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9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tudent7855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古文][分享]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先声

  文学发展至南北朝,唯美之风极盛,时人写诗论文,只注重平 仄、音韵、偶句等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文学自身的文学价值。于是, 诗文在一片的靡丽的气息中,毫无生命力。当时的裴子野,即作「雕 虫论」一书,指称骈文为淫文破典。后又有苏绰,他位高权重,想要 以政治力量,提倡平实古直的古文,此举虽功败垂成,却为日后的古 文运动播下种子。

  此外,隋朝的李谔和王通,前者在朝,后者在野,他们都有推行 古文运动的理想,可惜这分理想,均因隋朝的国祚短暂而埋没。

  唐初文人作史书时,莫不在文学传、文苑传中排击六朝骈文的靡 丽气息,发挥明道宗经的文学理论,为日后的古文运动首开了风气。

  而陈子昂、张说、苏颋等人,及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之 士,皆对徒流于形式的文学风尚有所反省。到了柳冕,更主张文学与 儒学合而为一,以利推行教化。

  古文运动历经多人的鼓吹阐发,虽未成熟,实已离成熟的契机未 远。

〈二〉古文运动正式登场

  在文学运动中,理论可以指导作品;作品可以印证理论,二者互 为表里,缺一不可。在中唐的古文运动中,由于「理论」和「作品」 的健全,使古文运动蔚为一时风尚。

  韩愈所提倡的古文运动,在理论的架构上十分明确。在文学思想 方面,他驳斥佛、老二家的玄疏之论,而直承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孔孟之道,以无比魄力,欲扫除思想界空虚无根的意识形态 ,恢复中国故有的道统。在文学形式方面,他力斥华而无实的骈文, 提倡文从字顺的新散文。主张「宏中肆外」的文学风格。「宏中」, 是指文章内容应力求充实;「肆外」,是指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 使作者能自由驰骋笔力。

  韩愈不但在理论上有积极的建设,并且自己以不可一世的才气, 写下了许多平易流畅的新散文。此外,其弟子李习之,得韩文公之醇 厚,写起文章亦平易近人;皇甫湜得韩文公之奇崛,文章虽有险涩之 气,但亦能自出新语,不流于时尚之华媚。而一代文宗柳宗元,更以 其峻洁之笔,写下饱含生命感慨的永州八记,和充满批判意味的寓言 式散文,这种真思想、真感情的笔触,真正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精神。

  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虽然成果裴然,但如昙花一现,在古文 大家相继凋零之后,立即又被形式华美、音韵精工的四六骈文所淹没 。直至北宋时期,欧阳修登高一呼,拔擢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等人。此六人呼应中唐古文运动的精神,写出了质量俱优的文 作品,使文从字顺的散文,成为散文界中的主流。

柳宗元 其人其书

<一>.其人

  柳宗元,字子厚,自称「河东解人」,于唐代宗年间,出生于长 安京城。在北朝时期,「柳、薛、裴」三大姓是河东地方的望族,柳 氏在当地是着名的名门,声誉显赫。他曾在〈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 中提到:「柳族之分,在北为高。重于史氏,世相重侯」,一直到高 宗时期,武则天迫害王皇后,而王皇后即为柳家外孙女,受到政治事 件的诛连,柳氏门第大受打击,声势锐减。父亲柳镇,是当世颇受敬 重的文人,经由明经科及第,官拜殿中侍御史。母亲卢太夫人,亦为 名门望族之后,幼年即饱读诗书。柳家的威势,虽然因政治事件而大 受打击,但依旧以文教传家,造就了美好的读书环境。宗元自幼在环 境鼎盛的环境中受其薰染,自然别有一番气度。

  宗元的家庭教育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文教资源,但他的幼年时期, 并不全是安然无忧的。宗元生于安史之乱后十年,社会凋敝,流寇起 。大环境的动荡不安,促使了宗元心性的敏感和早熟。

  德宗贞元九年,宗元二十一岁,登进士第;又过三年,考取了博 学宏词科,从此踏入仕途,开始了他意气风发的一段岁月。他的第一 份职务,就是「集贤殿正字」,在宫廷中担任编篡校定图书的工作, 正式走上仕宦之途。此后约六七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央任官,并 积极投身于政治和文学活动中。他和当时古文运动的首脑人物─韩愈 ,具有相当不错的交情。

  德宗贞元十九年,柳宗元被拔擢为监察御史,结交了王叔文、韦 孰谊等人,他们面对朝廷乱纪、社会破败,都有力挽狂澜的决心,因 而志同道合,交情笃厚。王叔文是顺宗皇帝为太子时的侍读,怀抱淑 世的理想,极力想要革新政治,颇受太子赏识。日后顺宗皇帝登基后 ,担任户部侍郎,掌握了政治大权,因而援引柳宗元、吕温等人,一 起企划政治改革的新方针;朝中政治气象,顿时焕然一新。

  但因为改革步调太过急迫,影响朝中诸多大臣及宦官的利益,一 股反对声浪,已经波涛汹涌暗中形成;一股激烈的政治斗争,正无声 的拉起了它的序幕。当政治革新运动正如日中天的进行时,顺宗却因 为疾病缠身宣布退位,八个月的政治革新运动如昙花一现宣告破灭。

  当顺宗皇帝病逝后,宦官及旧有势力大臣,开始进行反扑。结果 ,造成了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八司马事件」。是年,柳宗元三十三岁 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即今湖南零陵,在当时是个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宗元带着六七十岁的老母和一家大小,经千里跋涉,终于来到永州 。来到永州,无任何住所,只有寄宿在龙兴寺,这座古寺荒烟漫草, 情境颇是凄凉。柳宗元前往永州赴任,名义上是至永州担任官职,实 际上却是贬谪带罪之身。朝廷当时正如火如荼的对王叔文党进行清算 斗争,柳宗元即使已身贬永州司马,却亦时时要当心身家性命的安危 ,使得他在精神上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

  宗元的母亲因长途跋涉,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加上永州地多瘴疠 之气,并且医药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使得老母的身体无法得到适度的 安养,到永州才半年,老母就撒手归西了。老母西归,无疑的对宗元 精神上又是重重的一击。他对自己因政治失利,而连累老母困死他乡 ,充满了无限愧疚自责之情。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使得宗元的精神郁 卒困顿,致使健康也大受影响。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曾提到身子虚弱 ,五脏六腑时常仿佛小火交攻,令他疼痛难熬。

  在仕途乖蹇的岁月中,柳宗元也曾嘱托友人向朝廷表明自己想要 入朝施展抱负的情志,无奈在秋后算帐浓厚的政治气氛中,朋友纷纷 走避,再一次把柳宗元推向绝望的深渊。

  柳宗元引领盼望回长安的机会,但在数度援引无望的情况之下, 他开始收敛外放的思绪,寄情于山水,写出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 。

  柳宗元原本以为这辈子注定要老死于永州;不料,元和十年,也 就是他到永州的第十年,突然接到回京城的诏书。他回到京城,想要 有一番作为,却遭到政党的围剿,使得他再度被外放。这一次,被贬 放到比永州更荒凉的柳州,他的心再度由沸腾瞬间冻结。

  柳州虽然比永州更加偏远,但此次担任的是「州刺史」;是有实 权的官职,因此他在柳州施行德政、推行教化,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文 化及生活水准,使柳州的人民感念不已。后柳宗元因积劳成疾,元和 十四年,在柳州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死后,柳州各地的人民为了追悼其德业,于是在罗池一带 建立了一座庙纪念他。因为柳宗元的原籍是在河东,因此后人又称他 为「柳河东」;又因为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十分显着,因此后人又称 他为「柳柳州」。

<二>.其书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大家,他的作品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定名为《 柳子厚集》,其作品中共计约为六百多篇作品中,约略可分为以下几 大类:

「山水游记」作品
   柳宗元困顿于永州,却在永州留下了清丽隽秀的诸多游记作品 。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 》总称为「永州八记」。此八记,分开来每一篇各有其意境与特色 ,串组在一起,又仿佛一幅优美有情的卷轴山水画。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承袭了《水经注》山水游记笔法细致 精工的传统,但又在笔触中抒发了个人的记遇和感怀,使得山水游 记呈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寓言式散文」作品
「寓言」在我国发迹甚早,但大多附属于长篇文章中,作为文 章的例证;或记载于史书中,作为游说君王的故事。此类寓言故事 ,大都只是勾勒故事的梗概,对于人物造型、情节安排及语言艺术 均不甚讲求。
柳宗元以高度驾御文字的能力,铺写寓言式散文,故事中的结 构更紧凑、人物更鲜活、说理更深刻,文章的语言在高度炼达中透 显出艺术性。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如《蝜蝂记》《临江之糜》《黔之 驴》等。
「传记式散文」作品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是贵族的舞台,史家认为「历史」是由贵 族所主导,所支配,因此惟有贵族才有资格被写入历史,登上历史 的宝座;而平民只是台下的观众,曲终人散,不留痕迹。司马迁破 除了这种以贵族为尊的思想,认为在广大的历史脉流中,平民亦汇 聚为强大的力量,推演着历史前进,因此,邀请平民也一起登上历 史舞台,使历史不再只是贵族的天下。「史记」列传中包含各类小 人物,更是他这种思想具体落实的结果。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秉持了「史记」的优良传统,藉社会中的 小人物,抒发了广大民众的心声,柳宗元笔下的人物不一定是出将 入相的贵卿,也不一定是名门贵族,只要是这个人物在时代中具有 特殊意义,就可以进入柳宗元的篇章中来,如:童区寄传,区寄是 一个牧童,他勇敢得杀死了两名大盗,柳宗元一方面表扬了寄区的 勇敢,一方面也藉此揭露了乱世中盗寇流,人民身家性命朝不保夕 的社会现象。此外<种树郭汇驰传>、<段太尉逸事传>等亦属此类作 品之佳作。
「说理式散文」作品
柳宗元饱读史书,对历史事件人物往往有深刻的体会和批评, 因此在创作说理类散文时,他往往可以举出大量的历史材料,作为 正反两面的例证,来强化文章的论点。
此外,柳宗元的说理性文章,结构严谨,笔力强劲,论理而不 落俗套,具有极佳的说服力。〈六逆论〉、〈驳复仇议〉、〈封建 论〉皆属此类文章之佳作。
柳宗元 山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是山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赏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列于永州八记之首,本文写于永贞政变之后第 四年,也就是柳宗元流放于永州之后的第四年 。

  柳宗元进入仕途之后 ,一心以发扬圣道为己任。 于是他激浊扬清 力图改革,想要肃清当时污烟瘴气的朝廷风气。无奈天不从人愿,保守 党士力不断反扑,并且铲除异己不遗于力,在保守势力再度抬头之后, 即格除新党领袖王叔文等人,并流放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至偏远地 方担任司马一职。

  柳宗元贬谪永州之后,在中央的势力被连根拔除,昔日的政治理想 完全破灭,其心情困顿抑郁不言而喻。再加上永州地处偏荒,气候湿润 ,蛮人蛮语沟通不便,这些因素全使得他的心志更加消沉,于是,落寞 的灵魂,只好寄情于山水之中,求得一时的快慰。

  本文可分为三大段落,在布局上由实笔而虚笔,由写景到写意,艺 术技巧浑然天成 。

  第一段「自于为僇人……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在文中先 点出了「恒惴栗」的心情,而下文他又极力铺写他是如此心醉于山水之 美。前者「恐惧」,后者「欣喜」,这两者情绪同时撞击他的心灵,使 漂荡的灵魂成现极度的不稳定感,一个终日恍恍不安的人,能尽兴于山 水之乐吗?─当然不能。因此第一段是以反笔入手,以昔日之未始游, 带出了今日「始得」的涵意。

  第二段「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四望如一」。本段最主要是写游西 山的经过,而对西山景色的描写,更是有其佳胜之处。本段由,「始指 异之」的始字开展,由正面点出了「始得」的真意。柳宗元刹那间发现 了西山的奇特,于是开始一连串的登山活动,他们一行人「过湘江,缘 染溪,斫榛莽,焚茅筏」一直攀登到高山顶端才停止。而登上高山后他 看到了「凡数州之土壤,皆在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 垤若穴」、「尺寸千里,攒簇累积,莫得遁隐」,这一段文字,不正面 言西山之高,而由反衬的方式,描写西山高山的优势。接下来,放眼望 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不管任何角度望去,西山的特 立高耸都给人一种超然拔卓的感受,于是本段末下了一个西山「不与培 塿为类」的结论。此一结论一方面写实的描绘了西山的情景,但一方面 他也暗喻了他的卓然独立、不随俗沉沦的心境。

  第三段「悠诱乎与灏气俱……于是始乎游」。本段是述写他游西山 后精神的感受。由于西山景色是如此妙不可言,因此柳宗元登上西山后 ,体验了一种新的人生意境。昔日游山,山是山,我是我,主客二体强 烈对峙,因而未能净滤「恒惴栗」的心情;而今物我合一,柳宗元的心 境融入了悠忽缥缈的山水中,放下政场失意的困顿抑郁之情,而到达了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情境。于是他「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让自己纵情于山水之中。就作者而言,由「恒惴栗」到「心凝形释,与 万物冥合」,这一连串心路历程的转化,同时也代表了精神境界的提升 。于是,他从消沉中解脱出来,寻找新的生命契机,寻找人生新的出路 。

  本篇游记布局巧妙,以「未始」入笔,以「始游」收笔紧扣题意发 挥。在写景状物上,语言清丽、譬喻精当,能自出杼机而不落俗套。而 情景相融,物我两忘的化境,读来更是美不胜收。



「寓言类散文」作品赏析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佑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赏析     
  在唐宋八大家中,柳宗元擅长以「寓言」的方式,透过其他动物 的形象,揭示人生的大道理。「蝜蝂传」即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就结构上来看,全文虽不满两百个字,共分两段;第一段写蝜蝂 ,第二段写「人」,但两者发生相互对照的作用,形成强烈讽喻的效 果。

  文中的对照,可分为四个部分来说──

第一部分:
作者写蝜蝂「行遇物,辄持取」,而人类中的嗜取者,亦 有「遇货不避,以厚其室」的特征。
第二部分:
蝜蝂背物时「背愈重,虽困剧不止」,到最后终于落得「 踬仆不能起」的下场,而人类中的嗜取者,因不知节制欲 求,到最后也是落到「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的局 面。
第三部分:
蝂蝜身处危急之时,「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 持取如故」,而人类中的嗜取者亦是如此,因贪得无厌而 生活遭逢变数,但有峰回路转的机会,使自身免于困顿之 境时,却又「持取如故」,无法根治老毛病。
第四部分:
蝜蝂「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无止境的贪念, 最后,终于使自己步上绝路。而人类中的嗜取者「日思高 其位,大其录,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和蝜蝂同样自 取灭亡,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
  文中末尾提到:贪得无厌的人,「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 ,而智则小虫也」。人一向以「万物之灵」的名号自豪,而柳宗元却 认为嗜取者的智慧只不过像小虫一样罢了,可谓极尽讽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01-09 11: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28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