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正義
討海人
|
分享:
x0
|
[小品] 四千四百萬字的能量
昆布 (20050124)
閱讀《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確是個壯舉,我的意思不是查閱,而是英文說的from cover to cover,從頭到尾、從A到Z,32巨冊,3萬3000頁,4400萬字的知識庫藏完全讀完。這位先生叫做A. J.Jacobs,讀完了之後,他寫了一本書記述他的旅程,書名叫《知道一切》(The Know-It-All: One Man’s Humble Quest to Become theSmartest Person in the World),後面那句副標題雖然不免有吹噓之意,但仍是個了不起的壯舉,至少我從來沒有征服這種大書的渴望。
當然作這種事,必得具備一點「愚公精神」,而且得預備接受挫折。老婆勸他別浪費時間,朋友認為他瘋了。但他倒是有個知音,就是他老爹,因為他父親也曾發過宏願,企圖征服大英百科,但走沒多久就倒閉曠野,到了Borneo就已陣亡,所以他對兒子的雄心鼓勵有加。Jacobs先生也不負爹地的期望,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使命。
別人問他讀的是哪種版本,在網上進行?或是印刷成冊的版本?他使用的版本是2002年的版本,他強調閱讀使他重新發現了精裝厚版書的質量,愛上翻閱書頁的聲響、書籍散發的氣味,還有書本座落膝上的感受。
這位老兄白天在《老爺》雜誌(Esquire)擔任編輯,我想他其餘的時間大概都花在閱讀上,因為他說他每日花6小時伏案讀書,如果沒辦到,就會心神不寧,這種現象正是讀書上癮而無法自拔。
我們也能想像,他在漫長旅途中的發現,各等奇花異草,艱深抽象的知識,古怪的現象(美國作家霍桑晚年的時候,對64這個數字身陷執迷,無論到了哪裡他都會寫在紙頭上),無法想像的場面(Thomas Jefferson年輕時每天花15小時讀書,3小時練提琴,其餘6小時吃飯睡覺),琳瑯滿目,目不暇給。日光之下各類的學問知識,都從眼下穿梭而過,都在他腦海中浮沈、閃爍、飄盪、沈澱。經過此番壯遊,他也可稱得上是個小「博」士了。
他自道這趟旅程花費不高,大約是美金1500元(一套百科全書的價錢),對他健康略有些微影響,讓他近視加深,重配一副眼鏡。買套大英百科全書今天來說毫不稀奇,花錢事小,但能全程經過,一輩子都值得紀念。作者讀完整套書,距他兒子誕生還有兩個月,所以留給他兒子作傳家之寶,也算價值連城。
為了證實他的企圖和功力,閱讀的過程中,他參加過不少智力測驗比賽,顯示他攻讀的能量。其實最寶貴的部分,如作者所言,就是閱讀本身的價值。我們今天擁有的自由與開放,是前所未有的良機。禁書的年代才消逝沒多久,今天我們幾乎什麼書都能讀,只要有時間,有閱讀的能量,就能自由地讀,快樂地讀,天馬行空地讀,或者沈重深刻地閱讀。閱讀的快樂遠非金錢能夠衡量。作者提到一個關於閱讀的故事,一件讓他快樂的事:有些讀者在初次讀到蒙田的散文時,竟然覺得暈眩,因著陶醉帶來的昏眩。這證明了蒙田思想的感染力,也證明了閱讀的能量。雖然他讀大英百科並不曾昏眩,但他卻能體會蒙田讀者的感受。
於此我想起一個基督徒的見證,以往他不怎麼在意聖經,即使讀也是敷衍了事。但有天他作了個夢,夢境中他打開聖經,竟然發現裡頭一片空白。所有聖經的字句全部消失。他感到無限驚惶,對以往的態度深感懊悔。他驚醒過來,趕快衝到書桌前翻閱聖經,還好所有的文字都還存在。從那次之後,他讀經的態度就有劇烈翻轉。作者提到聖經中吃書卷的事,表明那是個很好的象徵,也許好的讀者都是吃書人。這也難怪愛書人常以蠹魚、書蟲為名號,彼此推崇調侃。
本書的寫作方式,仿效大英百科的排列方式,從A-AK(一種古代的東方音樂)到Zywiec(一座位於波蘭南方的小城,以釀酒聞名),逐條陳述,當然只是選擇性的陳列。每個項目都記述了他旅程的發現和心得,既是回憶錄,也是他閱讀的紀錄與思索,可說是趣味與知識兼備。作者的幽默感常能溢出字句,跳出書頁。如果真有人立志要征服大英百科,能先參考Jacob先生的過程,必能獲取寶貴經驗,減少陣亡機率。即使沒有雄心攻克這座城池,能把這本書通讀一遍,也算掌握了大英百科的輪廓神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