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x1
|
[分享] 有無相生
第二章 有無相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就是美,惡就是惡,善就是善,不善就是不善, 那麼,老子為什麼提出美惡善不善的轉換呢? 原來美惡善不善是主觀的感受,感受過了頭就會轉換, 這就是老子對天下事的睿智觀察。 「天下皆知」就代表了這個觀感的透支, 天下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網羅,裡面容受了過多的紛擾、人類的情緒, 一種觀點的過度擴散必然牽引更多觀點的紛紛而起, 從而在一個私心擾攘的作用情勢中, 終將吞噬這個本來的觀念。 這個存在發展的規律便是後文中的「反者道之動」之法式, 這個規律法式的背後根本理由是人類的心理現象, 也可以說是人性的實然使然,是人性的騷動決定了事變的發展, 決定了社會意識。我們觀念中的好的事務, 在我們的觀念中誕生了,但是這個好的事務、好的價值, 好的形象卻是人類私心中的共同趣向, 它本來只在於我們的感受認知中愉悅地發生著, 但是假如我們的人性中有一個擴展的欲求的話, 假如我們讓這個「在我的價值形象」凸顯於天下人之眼前中的話, 那麼那些「欲佔為己有」或「因欲求不得而製造破壞」 的諸多擾攘便都來了, 此時我們心中的那個美好的歡愉可能成了恐怖的夢?, 又有何「好」可言!我們的主觀帶出他人的反感, 他人的反感吞噬我們的主觀,我們的主觀走向反面, 造成我們不樂意的結局,這便是「反者道之動」的律則。 便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http://l.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www.hkshp.org%2Fduh%2Fla202.htm&h=oAQHkhiuB&enc=AZMNLKnxC87isvE9iS5_bgmA_oKPB5KGq_uBYdANNub5Aq...FKdrWHOwFDQLQ0k8SCKnlRiIOlRK-lwGmfkDm_hhHfEgxMSbmNZlsj1HYOaTPw&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