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97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为什么佛陀要叫修行人放下再放下

图 1.

图 2.



 以前,有一个修行人,双手捧着一束鲜花,以最虔诚的心供养佛。
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来意,便问:
「你今天来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

修行人就讲: 「世尊,我只是个修道人,我什么都不求,我只是求道。」

佛陀就告诉他:
「好!你既然是来求道,那就放下吧!」
于是,修行人就把花放下,双手合十。

佛陀又告诉他:「再放下!」修行人觉得奇怪, 于是,把两手也放下,
佛陀又说:「还要放下!」此时修行人不解地说:
「世尊!花和手我都已放下,还有什么要放下的呢?」
佛陀说:「你有求的这念心也要『放下』。」

修行人,当下大彻大悟。
1、放下争论对错:有许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犯错的,
而是希望自己永远正确,殊不知,
这对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巨大风险,
也给我们或别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仔细想想,这真是的值得的吗?
因此,当你感觉自己急切投入到争论对错的时候,
请问一下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对自己真的是有利的吗?
我们的自我真的就那样大吗?

2、放下你的控制欲:要愿意放弃你对身边人、环境和事物的控制欲。
无论他们是你爱的人,还是你的工作伙伴,
或仅是街上一个陌生人,请允许他们遵循自己的状态,
这样你就能感受到更好。

3、放下责备:不要去责备别人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
也不要凭着你的感受去责怪别人。

4、放下你的自怨自艾心态:许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消极的,
不洁净的和反复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
不要相信任何消极的自怨自艾的想法。这样你会更好。

5、放下对自己有限的认识: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
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
现在,放下你对自己问题的思考,
对自己有限的认识不应该让你圈禁自己。张开翅膀,尽情飞翔吧!

6、放下抱怨的心态:停止你一贯对(人、环境、事物)
的抱怨吧!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使你不快乐,
没有环境能让你沮丧可怜。不是环境引发了你的这些感受,
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积极想法的能量不可低估。

7、放下批评:不要去轻易批评与你不同的人和事。
我们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又都是相同的,我们都希望快乐,
希望被人爱和理解。

8、放下虚荣心:停止去迎合和取悦别人,因为这是做不到的。
只有当你放下伪装,摘下自己的面具时,你才能接受和拥抱真实,
这时别人也才能被你吸引。

9、放下惰性:改变是好的,改变可以帮助你从A到B,
改变可以改进你和你周边人的生活。跟随你的运气,
拥抱改变吧,不要去抗拒它。

10、放下随意判断的心:不要给那些你不了解的人和事轻易下定义,
贴标签,尽管有时它们看起来很怪异不同,
尝试一点点打开你的心灵。记住,头脑在打开的时候才会工作,
高级的愚痴就是轻易拒绝那些你一点也不了解的事。

11、放下恐惧:恐惧只是一个幻觉,它并不真实存在,
只是你创造了它,它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只有一样东西令我们恐惧,
那就是恐惧本身。修改你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变好。

12、放下藉口:大多数时候,我们限制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总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藉口,
而不是改进我们的生活和努力成长。我们被它们障碍了,
被它们欺骗了,要知道99%的藉口都是虚假的。

13、放下过去:我知道这是很难的,尤其是过去十分美好,
而未来令人恐惧的时候。但是你不得不认真考虑现实,
因为现实才是你拥有的。过去虽然是你渴望的,
但那只是你的一个妄想。你必须回到现实认清这一点。
不要令自己迷惑,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毕竟人生是旅程,
而不是终点。为自己做好准备,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仅仅活在当下。

14、放下执着: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很难领悟,
但这依然不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通过花时间不断地锻炼一点点做到。
放下执着就是超然物外,放下一切,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放弃爱,
因为爱与执着是两回事,执着更多的来源于对失去的恐惧。
而爱是纯净的,宽容的,不自私的。当你爱的时候,
你不会恐惧失去。因此爱与执着不能共存。放下执着,
你将变得十分平和,宽容和安详。这时,你能够理解一切事物,
甚至包括你并未体验过的事。这种状态超越语言。

15、放下别人的看法: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太多的人在为别人生活,
而不是自己。他们总是根据别人的观点去生活,
包括别人认为好的。他们忽视内在的声音,内心的呼唤。
他们总是忙着取悦别人,为别人的期望生活,
而忘记控制自己的生活,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最终,他们忘记了自己。
请记住,你拥有自己的人生,这是一项权利,它是属于你的,
你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而活。
尤其注意不要让他人的意见左右你的道路。
有的人以为放下就是不管不顾,或者就是随随便便。
其实不然,不管不顾是放弃;随随便便是马虎客。
真正的放下,不是应付了事,而是用心做事。
做事包括工作、生活、学习、修行等等。
在做事过程中不做与事情本身无关的事情,
比如边做事边胡思乱想,边做事边觅心觅性,边做事边计较,
边做事边情绪化,边做事边妄想我在做事,等等,
这些统统要放下。那么做完事呢?你尽心尽责做完事了,
剩下的只能是结果,不管是好是坏,已经告一阶段了。
你对好的总结经验,对坏的吸收教训,然后全部从心上放下,
好的不留恋再三,坏的不难过忧愁,都不要执着了,
因为你已经努力过了。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
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
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
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网路文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U8kUo9UOs.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12-27 13:42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2-27 13:35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慧律法师: 众生见相,圣人见体
极小就是一个颗粒微尘。
同大,大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小到一个颗粒微尘的空性,
跟大到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性,是同一个空。
所以,小跟大,在见性的人看是一样的,
心性里面没有小跟大。
所以,人类妄自分别小、大。
这个是大、这个是小,人类给它一个名词。
所以,圣人见体,众生见相,
圣人见到体,那么,体就无量、无边、无尽、
无可言说、无可思议、无有边表。为什么?
因为它不立一个相,没有相,虚空没有相。
所以,虚空小跟大是一样的,
小小的虚空,一点点;大的虚空;
小的虚空是无相,大的虚空也是无相。
在这里,小跟大是融入空性。
极小的空性,因为小也是缘起性空;极大也是缘起性空,
就缘起的相有大、小,就体性来讲是不可得,
不可得里面没有大小。
所以,极微小的颗粒微尘的空性,跟大的三千大千世界,还是空,
这个时候,把平等心性功夫拿出来的时候,
就忘绝了境界,因为凡所有缘起,都是假相,
一悟即入如来地。

因此你修学佛道要训练,要训练放下。
如果你有佛道、佛学的基础,有见性的功夫,
记得!
你所到之处,别人会叽哩呱呱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你到公司、你是个老师,老师本身里面,
就有内在很多的看法不同, 你跳出这个是非圈。
你到任何一个团体,他们都没有办法,
离开是非、大小、恩怨,没有办法!
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
所以,这个世间人,他所过的这个日子就是惩罚,
因为对生命没有了解,生命对他来讲就是一种惩罚,
因为每天活得快活不下去了,
没有钱烦恼,有钱烦恼;
还没有结婚前烦恼,结婚后更烦恼;
没事业、没钱烦恼,事业更大也烦恼,
唉!真不知道怎么过日子?
没有钱的时候,人家瞧不起,连便当买不起;
有钱的时候怕被绑票,还活得真辛苦!
所以说:这个境界,它是缘起的假相,
我们能够放下它的时候,
这些境界统统融入如来藏性,叫做忘绝境界。
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诸相,其实就是空相。为什么?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果见到种种的相,当体即空,就见到如如不动的心性。
所以,忘绝这个缘起如幻的假的境界。

本性当中,大就是小,
极大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空,就等同小。
意思就是说:大跟小,在见性的人的看法是一样的。
不见边表,「边」就是边缘,一个界限;表」就是表相。
边表就是我们所讲的范畴,一个范围、一个范畴
「边」就是边缘;「表」就是表相。
所以,开悟见性,他那个心跟佛一样。有无量无边的慈悲。
为什么我们八十八佛要这样念: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为什么统统要加一个「大」?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为什么?
这个字就是这样念:绝对的慈,因为「慈」就是与乐。
给众生快乐、喜悦,没有任何的条件;
拔一切众生的苦,没有任何的条件,
因为佛就是证入绝对的境界,
绝对的慈、绝对的悲、绝对的喜。
这种喜不是靠物质享受、
不是依靠某一种条件来快乐的,
不是依靠金钱;不是依靠名利;
不是依靠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他无所依。
但是,他这个喜悦是绝对的喜悦,
因为没有能所,融入一切物我,都是一体的东西。
每一种东西,任何的现象界,
在大悟人的心境来讲,统统是本心,统统是本来面目。
因此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个「舍」是什么意思?
这个舍是很难很难做到的,这个舍包括身命;
布施所有的金钱、做功德,不让人家知道,
我布施多少,没有人知道他做,
这个就是真正契入佛的心性。
做了很大的功德,完全不让人家知道,
也不想出名,这个符合佛义,这个功德更大!
世间人要积阴德,积阴德,
所以,行善不欲人知。
这个舍是包括身命的,所以,这个很难做到!
但愁无道,不愁无庙,随遇而安,
这个就是我们沙门的本份事,淡泊名利,
安住我们的本份事,有福报就自然来;
没有福报,我们就随缘,三餐过得去就很好了!
所以,万法皆性空,空性无大小。
因此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极微尘的空性,跟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性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忘掉一切的缘起的假相,
极大三千大千世界跟小如微尘,在开悟的人看是相同的,
因为开悟的人是不会有界限,
或者是去卡在一个边,或者是表相,不见边表。
开悟的人,心性是没有范畴的,是容天容地,容一切万法。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12-28 12:45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12-27 14:1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26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