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830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 上页  3   4   5   6  >>(共 6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孝闻说51】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身。师僧生我法身。三宝生我慧命。是故咸须孝顺。而欲修孝顺者。尤须念念与戒相应。如曾子云。无故而杀一虫蚁。非孝也。无故而折一草木。非孝也。世孝尚尔。况出世大孝乎。以要言之。真能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决不敢犯戒造恶。经言孝名为戒者。正欲人以戒为孝故也。夫世间孝。以朝夕色养为最小。以不辱身不玷亲为中。以喻亲于道为大。出世孝亦如是。勤心供养三宝。兴崇佛事。小孝也。脱离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沦溺。中孝也。发无上菩提心。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我父母。必欲度之令成佛道。此大孝也。舜尽世间大孝之道。玄德升闻于尧而为天子。今出家儿。尽出世大孝之道。玄德闻于法界。必成无上菩提明矣。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0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4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谦光说52】

  易曰。谦德之柄也。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此与当人不让于师之旨无殊。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平等。不应轻于一切。故示以谦。佛与自心平等。不应诿能于佛。故策以不让。不让故无卑劣慢。谦故无增上慢。及我慢邪慢。此谦之实义也。欲契此实义。应谛观现前一念心之自性。适言其有。觅不可得。适言其无。应用无尽。以为在内。周遍六虚。以为在外。觉满身际。以为即身。梦不俱寐。死不俱灭。以为离身。除却四大六根。毕竟便无形相。是知凡夫终日在妄之心性。即离过绝非之心性。不俟成佛而后离过绝非也。夫我心性本自离过绝非。何得让能于佛。一切众生心性亦罔不离过绝非。何得稍生忽慢。由不让故。上合十方诸佛。与佛如来同一慈力。由不轻故。下合十方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是谓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1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4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作法说53】

  破戒虽恶。覆藏尤恶。无过虽善。改过尤善。改过一涂。三世诸佛。证菩提之通津也。故五悔法门。凡夫迄等觉。无不藉为进趣方便。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正造罪时。实是大恶。不以为耻。向人发露。善中之善。反以为羞。甘于恶而苦于善。遂成恶中之恶。永无出期。颠倒愚痴。莫此为甚。众中忏悔。能使不犯者倍加警策。已犯者深生惭愧。或亦发心忏悔。学好者增长善根。讥笑者亦植远因。兼可消我夙罪。诫我未来。如来立法。决定不错。违佛语者。非佛弟子。矧造已能悔。即是勇猛丈夫。可敬可畏。勇改一念。成佛正因。非具真信心深善根。不能将此法门流通人世。凡能此者。皆当与勇施比丘同垂不朽。合掌而说偈曰。罪性本无生。何须复覆藏。覆藏罪成有。不覆罪乃空。嗟彼无惭人。藉口观实相。作法尚不能。岂达无生理。若实了无生。罪相即实相。罪既即实相。故无可覆藏。如因病求药。乃获得仙丹。轻身而飞举。胜无病凡庸。不舍作法忏。而入无生理。后后固具前。前前亦通后。慎终能如始。深达诸缘起。不欺于三宝。及护法天龙。将此真切心。自度复化他。回向安乐邦。是名大乘道。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2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5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辛卯除夕茶话54】

  诸方茶话。多说向上事。朽旭不然。与诸友说家常受用耳。佛制比丘行六和敬。所以僧伽名和合众。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遵此六和。乃名僧宝。其要只一慈心也。佛告比丘。汝等应当身业行慈。口业行慈。意业行慈。当知慈能关闭诸恶趣门。普生无量众善。慈心之人。瞋者见之欢喜。怖者见之安隐。忧者见之开释。苦者见之悦乐。乃至鸟兽见之不生毒害恐怖之心。试观魔亦现佛相好光明殊特。而令见者恍惚不安。以无慈心也。佛亦现明王相。忿怒威猛。而令见者拔罪生善。以有慈力也。朽旭生平。不曾为一人薙头。亦不曾为一人改名。凡同住者。十方彼此。法道为亲。情无适莫。但愿诸友。各修慈心三昧。不可随俗污。亦勿矫强立异。恪遵佛戒。痛革妄情。除得一分习气。是一分修行。融得一分偏私。是一分学问。朽旭德薄缘浅。誓不图热闹门庭。世谛流布。须各为大事。念报深恩。互相砥砺。力挽颓风。庶不辜同住一番。最后腊月三十到来。保有真实受用。不致如落汤螃蟹也。珍重。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3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5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为大冶55】

  禅教律三。总非心外有法。是故分执之固谬也。合求之亦谬也。分执斗诤滋生。合求泛滥无统。皆由不知痛为生死。直趋菩提。所以图名不图实。图枝末不图根本耳。夫禅教律。皆名也。真能自觉觉他。乃其实也。机锋转语。偈颂拈提。禅之枝末也。透脱识情。禅根本也。消文衍义。章句名相。教之枝末也。观心入证。教根本也。着衣持。锡杖芒鞋。律之枝末也。断有漏法。律根本也。苟依禅透脱识情。何患不观心入证。断有漏法乎。苟依教观心入证。何患不断有漏法。透脱识情乎。苟依律断有漏法。何患不透脱识情。观心入证乎。不惟分无可分。亦且合无可合。分无可分。故古来大圣大贤。无不贯通三学者。合无可合。故古来真实知识。无不各专一门者。六祖南岳等。未尝为人授戒说经也。窥基长水等。未尝为人棒喝授戒也。道宣怀素等。未尝为人上堂讲经也。降自近代尊宿。亦有古风可仰。如寿昌禅师。深知教律之意。终不授戒说经。雪浪法师。深知禅律之意。终不提拈授戒。大会示权二律主。亦知禅教之意。终不谭宗说教。至紫柏大师。学淹三藏。果证无生。道高德厚。杲日丽天。乃一生绝不上堂。不讲经传戒。秖令人真参实究。深入经藏。誓持根本五戒而已。其视法门中事。何等尊重。岂似后人。茫无所知。肆无忌惮。敢于辄自上堂讲演传戒。如贱丈夫之登垄断。几何不以如来正法。为戏剧之具也。呜呼痛哉。江右大冶贤者。苦求一言。发明三学根源。予谓学人出门一步。先须痛绝眼前虚名小利。百年活计。必当置身千古圣贤之列。誓就现前一念识取三学真正血脉。仍向红炉烈焰中。千锤百炼。勿为跃冶之金。然后晦迹韬光。向古庙香炉安身立命。毕志不起一念浮动心。直俟绝后再苏。譬如冷灰豆爆。无秋毫意必固我。方可作陶凡铸圣大冶矣。大众珍重。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4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6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为父母普求拯拔启56】

  不肖智旭。生于万历己亥。是时严慈并年四十。止一子。抚育倍殷。旭年二十。先严捐馆。未展一日孝养。徒切终天痛憾。嗣闻佛法。稔知世孝非真。廿四舍母逃逝。本期克时取果。总报四恩。讵谓业重障深。久滞凡地。至廿八慈母复弃。而旭于出世大孝。反躬无似。倍婴罔极之悲。终坠忧虞之网。出家十夏。白业无成。扼腕扪心。可惭可惧。明岁六月一日。为先慈金大莲七周。十一月五日。为先严钟之凤十五周之期。自力既微。应乞恩于师友。法施为最。岂秘吝于庸愚。藉同体大悲。作无缘与拔。智旭傥此生解脱。誓处处同为影响。或今身沉沦。愿永永代受众苦。又自持灭定业真言二千万。金光明空品二千。梵网上卷一千。为我父母。专恳同仁。互为增上胜因。并入弥陀愿海。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5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6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吴兴智福优婆夷往生传57】

  优婆夷智福。姑苏卢氏子。适新安程季清。季清笃信佛法。流寓吴兴。力营福业。卢尽内政以助之。弗倦。好惠施。无私积。心言皆直。谨身节用。不喜御珍饰奇服。不恚詈给侍人。茹素。持珠日课佛名二三万。视世间法如嚼蜡。壬申年。三十九。婴笃疾。急请古德法师受归戒。谘净土法要。乃一意西驰。遇痛苦。惟勤称佛号。季清为读华严大经。至遍参知识处。一一解说。亦一一领会。复策之曰。百劫千生。在此一时。努力直往。勿犹豫也。于是励声呼佛者半月。见二高僧次第来。转加精勤。彻夜猛念。厥母欲泣。厥女慰。俱遣之云。无乱我心。次日辰时。亲见化佛莲华。遂觉精神恬适。目色鲜明。急索香水沐浴。西向叉手。连声念佛。吉祥而逝。则十一月初八日正午时也。日暮。遍身冷。顶门犹热。赞曰。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奚望西生。莲华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勇矣智福。女中之英。快逢胜友。皆由宿因。一日一夜。净念功殷。华台接引。眼识分明。子母恩爱。枯木寒冰。吉祥善逝。长辞苦轮。我悲含识。缠使所婴。恋此幻世。旷劫迷真。谬图出要。罔知胜津。计取空果。违妙净因。谁能正信。阔步高登。我今随喜。愿共群灵。顿除疑网。证入(幺/丨)门。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6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7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妙圆尊者往生传(并赞)58】

  尊者妙圆。讳如会。燕都谭氏子。世袭万户侯。幼茹素。三十九岁出家。誓行头陀。胁不着席。前后共然六指。烧顶炼臂无算。初至南方。唯事苦行。牛头住持。激以究理。大为感发。一心念佛。遂得豁忘身世。而不自称悟。见一切缁素。不作寒温语。单己独行。不畜余长。夏弃冬衣。冬尽舍夏。天下名山。历览殆遍。心慈而色厉。凡开示人。必猛厉恳切。不顺庸情。丙戌。晤尊者于石城之隈。次同住济生庵。盘桓数日。公喜予朴实。予敬公戒德禅定。每行坐必推让之。戊子秋。过淮安清江浦。众见其仪容不凡。留供养。未几。以一衲赠万德庵主人。且嘱之曰。吾不久将去。特一事相托。主人曰。和尚方来。何遽言去。答曰。西方去耳。可以遗身付江流中。普与鱼虫结净土缘。主人辞不敢。尊者曰。若然。荼毗后。以骨和面粉为我结缘何如。主人曰可。因命办大烛好香。众莫测其意。至十月十九夜。四鼓。忽呼主人曰。为我大开各门。烧香点烛。主人点烛竟。寂然坐逝。四方皆闻异香。争来礼拜供养。遵命荼毗。作饵乐与江中。世寿七十有一。僧腊三十二年。尊者曩在水草庵。谓刘道澄曰。一心念佛。专求上品上生。便是向上第一义谛。汝辈若不肯信。试看我将来。得生净土。便当信也。噫。今果然矣。赞曰。净土横超。圆顿稀有。佛祖赞扬。异音同口。生盲罔知。犹将别扣。妄拟融通。终成尘垢。唯我妙公。作狮子吼。一句弥陀。博施约守。末后光明。机缘非偶。稽首同归。誓弗敢后。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7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7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新安程季清传(并赞)59】

  季清居士。新安程小溪第三子也。名文济。法名通慧。读书西天目。偶谒高峰大师塔。不觉痛哭。翦臂肉寸许奉供。遂矢志参究。礼雪峤禅宿为师。逼拶既久。渐有入处。既游太学。因长兄嗜堪舆术习之。遍为丛席经营。自比司马头陀。至博山。无异禅师甚敬爱之。临别步送五里。居士谓末世禅流。不达教理。建六年讲社于莲居。请十法主轮次登座。又以修行要门。须达法相。延自平法主至丈室。为菰城善信再演成唯识论。拨冗谛听。晓夜究心。深得慈恩纲要。每读华严大典。及发菩提心论等。辄声泪俱下。自号十愿居士。凡放生济狱。礼忏弘法。无不以身先倡。鼓舞成之。京兆钱元冲丧子。居士相与大兴福业。几至三十万金。京兆卒。居士亦丧子。猛感无常。乃闭户谢客。专修丈六佛观。始懵懵。既隐隐渐现佛身。明对心目。唯色黎黯。重加苦切。凝想不已。忽空中有声教曰。若欲见金色身者。须于佛身先作红想。依教想之。果获闭目开目。咸得了了。佛身光明映室四壁。室中什物。皆成金色。出定视世间人。如死灰矣。一日正趺坐。佛观现前。家人排户作声。忽惊出定。乃不复见佛。因悟佛从想生。本无来去。而亦不舍观门。但涉事既繁。功遂渐减。每以为恨。庚寅春。谓予曰。迩来始悟生西要诀。须是放得娑婆下耳。予甚然之。盖居士虽修佛身观。犹思后身作帝王弘法。或作天神护世。每遭予痛斥也。辛卯秋。婴腹疾。即嘱后事。屏杂缘。绘接引圣像以助观力。至九月初二日。吉祥而逝。居士生于万历戊子。阅世六十四年。先后举十一子。仅存二。谓予曰。生平每梦行军征伐。执旗挥众。当是夙世杀业太重。故所举多不育耳。元配卢氏。法名智福。先登乐土云。居士捐世。长女哀慕不已。至一七。梦居士曰。吾已向吴门四十里外。作大丛席护伽蓝神矣。方外史曰。季清早岁参禅。复精唯识。归心净业。如此。而以风水名家。卒为护伽蓝神。未登地菩萨。不能尽伏现行烦恼。世故有不足季清者。乃其大菩提心种。岂可得而掩哉。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8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8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莲居庵新法师往生传60】

  法师讳大真。号新伊。武林东城周氏子也。父某。母刘氏。师在繦褓。即能合掌称南无佛陀。逮就外傅。不伍群儿。聚沙画地为佛塔。或趺坐观鼻。九岁。父母议聘叶氏女。师泣辞。诣莲居绍师受归戒。遂依座下。绍师督课甚严。师根性稍钝。屡受恶辣钳锤。坚无懈退。年十五。薙发为沙弥。二十入云栖。受具戒。是夕梦着僧伽梨。登高座演般若。征其实得无作戒也。是故与师同时宏戒演法者虽多。而童真入道。必推师为第一。服习绍师所演教法。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夜以继日。慈恩台岳宗旨。每多游刃。而心益虚。志益勇。无论先贤着述。即生在师后。如惺谷寿之禅。归一筹及管正见之教。不肖旭之律。璧如镐之儒。师皆取诸人以为善。如大海不拒众流也。师父母春秋高。先后礼绍师出家。异庐而居。父名方舟沙门。母名顺修庵主。师就养无方。数十年如一日。与绍师同称至孝。有古陈尊宿风。故护法者。额其室曰睦堂焉。绍师去世。师治后事毕。感违缘。飘然远举。桐庐觉源法师延之。往依焉。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无复人世间想。既易寒暑。檀护书币迎归。重主莲居。力宏绍师之道。着唯识合响。兼授金刚宝戒。复建大悲坛。严课事理二忏。而教观始并举矣。年七十一。遍嘱及门士。传持教观。自择窣堵波地。新秋示微疾。自恣后三日。趺坐凭几。再申遗教。并集居士弟子。嘱以护持正法。越七日。沐浴更衣。就寝复起。命取座置榻前。跏趺其上。手持数珠。与众同称弥陀佛号。顷之。声息俱寂。鼻垂玉筋过尺许。逾时顶相犹热。是为庚寅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时。法腊五十有三。先是优婆塞周氏。梦天乐迎师西逝。急偕戚属数人。来受归戒。庵主道声。预以元日。梦师坐莲台上。师之往生净土。夫何疑哉。赞曰。昔佛以正法眼藏。付大迦叶。迦叶于佛灭后。首集千阿罗汉。结集三藏。故知传佛心印者。必须三学并宏。性相兼彻。即如达磨以棱伽印心。六祖必登坛受具。余可知也。至于华严大集宝积法华诸大乘经。无不弘赞净土。马鸣龙树诸大祖师。无不神栖极乐。岂止莲宗十祖而已。师祖云栖。父绍觉。教以澡神。律以涤爱。勤修五悔。遍学三宗。无怪乎印坏文成。如入三昧也。彼鼠唧鸟空。惯为大言以欺佛者。闻师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9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1:18 |

<< 上页  3   4   5   6  >>(共 6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692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