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81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上頁  1   2   3   4  下頁 >>(共 4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或問。學人云何得離塵欲。得無障礙。菩薩曰。我將由小而推之大。由外而推之內。汝等當善解其義。有人於此。無故而奪汝一錢。動嗔恨否。答以一錢雖微。見奪則嗔。又無故而與汝一錢。生喜悅否。曰一錢雖微。見與則喜。有答以一錢甚微。與何足喜。奪無可嗔者。菩薩曰。汝能如是。心之清淨久矣。何至今日尚沉濁垢耶。汝等當知。學人洗心不密。見有見無。處處是著。念念皆貪。所以業識紛馳。無暫停止。即念一句阿彌陀佛。心想依然外遊。未能頃刻歸一。良由汝等於無量劫來。未甞發一時一日遠離塵欲之心。故此塵欲。亦從無始劫來。未甞一時一日肯離汝心。身纏心縛深入塵網。那得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故知欲斷貪著。先從一錢之與奪作棄捨觀。作非我有觀奪不起嗔。與不起悅。如是乃至百千萬錢乃至億億萬錢。乃至國城妻子。乃至身肉骨髓。乃至過現未來心意意識。乃至生死業報菩提涅槃。一切皆如此。一錢之與奪無異。自然習漏消亡。障緣永滅。漸履清淨。成就道品。汝等當依此修行。勿更自虞窒礙。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孟冬二日。為菩薩誕生之辰。眾設供稱壽。菩薩曰。汝等以何物壽我。皆曰。心以為供。菩薩曰。心是何物。可以持供。答曰。唯一至誠。本是無物。菩薩曰。既言無物。誰知至誠。能知誠者。定有處所。可得舉示。云何無物。答曰。實無所得。菩薩曰。汝言無得。為是暫無。為決定無。眾擬議未對。菩薩曰。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一涉纖疑。毫釐千里。當知汝等言誠言妄。說有道無。皆是起滅計較推詳卜度之心。以是祝我。均無所益。聽我妙偈。

 至真無二心  至真無量心  心非一切心

 一切性非心  除妄心不實  依真心強名

 真妄兩不立  南無釋迦尊  了心無處所

 方便福羣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時諸弟子咸再拜願更聞法要。菩薩曰。善哉善哉。汝等願更聞法要。當誠解我語。善答我問。諸弟子。譬如有人謂一人言。燕京帝王所都。富貴無比。是人聞言有志往否。咸曰願往。菩薩曰。汝不識路徑。當云何。咸曰有人指示。從之而行。菩薩曰不可。倘是人指以向南向東。若不明辨竟從其言。則燕都遠之又遠矣。眾曰。然則如何。菩薩曰。畢竟得一走過燕都之人。教是人曰。汝須向北而往。便可直達帝所。諸弟子。此人所指。有錯謬否。咸稽首曰。無謬。菩薩曰。又譬如有人。欲登萬仞之巔九層之頂。當如何教之。咸曰從卑至高。菩薩曰。然古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須是從第一級至第二級乃至最上一級。方為正說。若云一步便跨到最高處。為浪語矣。又譬如有人。天子將命以官。詔是人曰。汝願為宰相耶。小吏耶。是人云何上答。咸曰必願為宰相。菩薩曰。然。又譬如有人。在於岐路。不知所從。有憫之者。指曰。是邊極艱險。極曲折。不得便出頭。是邊極正大。極平坦。走去便得出頭。其人受指。於此兩邊當走何路。咸曰。走正大。走平坦。菩薩曰。善哉。善哉。爾等酬我所問。俱合正理。然爾等能明解我所喻否。咸再拜曰。唯垂開示。菩薩曰。善聽。爾等向來雖有求道之心。而不識修行之要。趨向無據。如人欲往燕都。而不知路徑者是。若遇邪師。教以邪法。如帝都在北。而反指以往東向南者是。則其人雖終日行。而茫無歸宿。何由覲至尊。何由成大道。今我所示彌陀淨土。帝都也。信願行三。勤加精進。終至往生。是從第一級至最上一級也。期登上品。是願為宰相。不願為小吏也。依此而修。是走正大而不行邪曲也。我即走過燕都之人也。若爾等不能深信。是捨帝都而趨邊地也。棄宰相之尊。而就小吏之賤也。背正大而求艱僻也。萬仞之山巔。九層之墖頂。非爾所及矣。可勝悲痛哉。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眾欲積田為修行計。菩薩曰。汝等欲矢志同學。久聚不散。謝絕世故。於衣食所從。不復為求人計。故發此議。以我觀之。念頭雖好。然畢竟是貪戀塵勞。非清淨法。何以故。街頭一飯。塚間一宿。先佛道範。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則汝諸人終無修行之日矣。又若言自無其貲。將出自募化。更為不可。佛一代教。無此二字。蓋自末世不識禮義。不懼因果。不知廉恥之徒所為。真修道人。生死念切。斷斷不作是想。然更有一言。汝諸人但執持正念。各各努力。是即不聚而聚。若身心散逸。事無常恒。是雖聚而實散。苟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

  菩薩又告眾曰。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不得乾淨耶。我有一法。汝但發箇遠離求度之願。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換卻奔走利名之心。便能即塵勞而覺路矣。

  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時達本於座下。忽戄然念數聲。菩薩曰。如是。如是。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3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諸弟子欲造像供養。請示法相。菩薩曰。諸弟子欲造相供養。積誠已久。合當顯示。但汝塵勞中。我妙明內。即今顯現。汝等不能見也。又我隨機感化。身相不一。今但從本起修。可畫作大比邱相。面如滿月形體豐偉。著袈裟坐蓮花上。左手置膝。右手作說法相。眉間放白毫光。光中有阿彌陀佛結跏趺坐。要須莊嚴相好。不得潦草。諸人聞已。皆拱立思維如是法相。菩薩乃言。諸弟子。人人有箇覺明妙行。不即不離。在汝諸人摸索不著處。時時出現即今明白。更不須設像供養。願見於他日也。

  查定宏因喪子。欲棄家為僧。菩薩曰。汝且莫妄想是事。是事汝做不得。汝但正心以治心。正身以治身。斷無益之事。絕無益之友。皈心大覺。願出迷途。挹彼洪波。滋我燥土。精求加被。驅諸障緣。汝向畏祈壽保身。當注力於此。勿多言也。定宏乃問奉教持金剛經。但諸字句有不同者。當從何本。得無差謬。菩薩曰。金剛般若波羅密七字。並無差謬。

  沈天宇有疾。設供求示。菩薩曰。汝今有疾。尚未即死。當息諸牽累。安心端坐。念身無常。念世無常。所有妄緣。一切放下。徐徐念一句阿彌陀佛。自然六塵不生。一心清淨。不唯愈汝今生之疾。即生死病根。亦從此拔出矣。汝今設供求示。不過望我有甚好方與汝。口訣傳汝。可愈汝疾。豈知。菩薩無是等虗偽之法。但此實實數言教汝而已。汝若信而行之。真一服上品還丹妙藥也。付汝一偈。

 病從己作  還由己除  攝心清淨  得常安樂

 堅久不變  同無量壽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4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示達本曰。汝欲究明心地。極為有志。但你一肚皮砂鉛水火。本來面目。真空真淨等話。實實塞卻。如何做得。你若要做。必須將此一絡索。拋向東洋大海始得。不然。枉卻□心。誤卻工夫矣。不如的的確確念一句阿彌陀佛。明心在是生。極樂在是。一舉而兩得。極是便宜也。

  無朽問。云何仰酬祖父。菩薩曰。世間所謂孝者。以何為上。曰。能敬養。能為善。以無忘先德。菩薩曰。此雖孝而有限。惟能發大願。修出世法。若道成果滿。豈但福及九祖。即歷劫冤親。俱蒙解脫。汝能專修淨土。是為大孝。

  定茂問。持呪云何明心。云何究竟。菩薩曰。心不離呪。呪不離心。是持之義。汝當於一切時觀此呪體。與我心體是一是二。若云二者。云何心能持呪。呪能顯心。若云一者。云何忘則呪無。憶則呪有。則知此呪與心。離諸名相。畢竟空寂。是名究竟。若但持而不究竟。即無玅解。平等大慧云何顯發。平等大慧不現。何由照生死之昏迷。達三界之實際乎。達本問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菩薩曰。汝一念佛。便云火發。何故汝終日向人說話。便沒一毫火起耶。當知此火。乃汝無量劫來。無明煩惱之所積聚。由汝今日信之不真。故念隨火起。火逐妄生。以燒汝法身慧命耳。昔牟尼世尊為大法故。於無量劫。捨身求道。所以得成無上寶王。今汝年力已衰。日夕勤行。猶嫌遲暮。尚乃戀著塵勞。希圖丹藥。以求延年益壽。汝不聞非非想天。尚有報盡。劫火洞燒。壞至三禪。況區區水火鉛汞假緣和合之法。而求其永無變滅耶。汝今聞我所言。當如夢初覺。如醉初醒。精修淨土。正念往生。彼世界之壽命。無窮無盡。成就法身。到一切智。非淺淺長生久視之術。可同日而論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5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查定宏問。持呪時。多生恐怖。求示方便。菩薩曰。誰來怖汝。誰是受怖者。由汝夙生習氣不淨。故從微想中忽現此相耳。汝但精誠誦持。自當除滅。得如意意順。善能護伏煩惱。而造入玄微。何恐怖之有。

   陳定育為母疾致禱。問作何功德。可獲全愈。菩薩示偈曰。

 孝首萬德  孝貫三才  大哉孝行  人倫之師

 汝以好心  求愈母疾  汝當安適  念母痛楚

 汝食美味  念母減食  汝衣輕軟  念母膿血

 污其衣襟  露其胸脅  如是思維  夙夜靡處

 歸命大聖  精誠不二  力行眾善  仰答四恩

 願母福益  願母壽增  願母病愈  願母體康

 覺明菩薩  為汝依怙  苟如其言  無願不果

  定茂欲捨持呪而念佛請問。菩薩曰。汝欲捨持呪而念佛。一志專修。最妙。但汝未知法要。只可名為持齋好善之人。不得名念佛之人。何以故。欲泛大海必具大舟。欲馳千里。必擇良馬。故念佛人先須具大手段。割絕牽纏。打開塵網。直下即念是佛。即佛是心。乃至離即離非。頓入如來大光明藏。如是乃名正念念佛。得名為念佛人也。汝應善解此義。

  有年少僧四人進謁。菩薩曰。諸年少。眾生無始時來。因於恩愛。故成眷屬。而眷屬中父母於子。又為恩之至重。愛之至切。難割難捨。今爾等出家離俗。得為比邱。當知父母於爾。又有恩上之恩。非言所喻。故應趁此壯年盛力。勤辦道業。答父母最初割恩斷愛一片苦心。方不愧出家兩字。若復放逸懈怠。以致終身廢墜。是不孝中之不孝。為天地間極重罪人矣。當因吾語。猛生痛念。

  菩薩又示眾曰。諸善男子。人之一身。父母所生。父母所育。現前爾等種種營謀。種種受用。即使父母。不曾與得一錢也。還是父母生卻你身。故有今日。萬事身為大。身為本。從本而推。豈不是父母之恩。難言難盡。所以佛言。於父母邊出一高聲重語。尚獲罪無量。況今有甚於此者耶。若言父母或以不堪相加。不得不諍。則是視父母如路人矣。只可歡然順受。父母自有感悟之日。決不得爭箇你非我是。做逆天背倫之人。

  菩薩曰。諸弟子當知。十方諸佛是眾生心。十方眾生是諸佛心。是故憶佛念佛。則十方諸佛現汝心內。然亦非諸佛之入於爾心。亦非汝心出於諸佛。皆是覺妙本明不可思議。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6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曰。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其間不容絲髮。若汝等能綿密加工。使此心無些子空隙。方得幾分相應。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處。切宜慎之。又工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處。猶未是探成一片。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塗之廢。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又學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

  菩薩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爾等念佛。晝夜不能如一。亂想猶復問真。皆是用心不得力處。

  顧定成求教。菩薩曰。汝來此菴。欲依淨業。可知道云何得生極樂。答曰。念佛往生。菩薩曰。汝知云何念佛。即得往生。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菩薩曰。如何是一心不亂。定成不能對。菩薩曰。吾知汝第能言之。未必能如法行之也。汝諦聽我語。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虗妄流轉生死。汝今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定成再拜曰。濁世凡夫。心智淺劣。未能深達至理。更求詳示。菩薩曰。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猫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更欲上進。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汝今當具深信。慎毋學彼庸流。聞而不受。更莫學彼半真半假。半疑半信之徒。名雖受而無誠心奉行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7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抱持。恐有不淨。菩薩曰。汝謂不淨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則獲罪無量。莫計淨與不淨。只管念去可也。

   陳永壽問結局。菩薩示偈曰。

 節慾戒嗔  是保身法  收斂安靜  是作家法

 隨力婚嫁  是省事法  行善念佛  是出世法

 守此四法  結局通達

  顧善記問終身及行善之方。菩薩曰。汝若存正心。行正事。得箇正終身。你若存邪心。行邪事。還你箇邪終身。至於善之一字。隨時隨地可行。大事小事皆是。又兼戒殺放生。隨力捨貧施苦。持念阿彌陀佛。回向極樂。日日不間。如是三年不改。方許你好心行善四字。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8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示無朽曰。大抵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俱宜西向。則機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止供一佛一經。一爐一卓。一牀一椅。不得放一多餘物件。庭中亦掃除潔淨。使經行無礙。要使此心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并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可以趨向淨業。蓋汝生時撇得乾淨。拋得乾淨。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大限到來。洒洒落落。不作兒女子顧戀身家子孫之態。豈不是大丈夫舉動。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正為此一大關目也。至於修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虗棄一時。汝今晨起。即誦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回向。念一心歸命文。以此文言簡而意備也。此為一時之課。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漸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聲。更於回向時禮佛百拜。亦可分作四時。此為每日常課。餘工不必計數。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又持名之法。必要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華。登不退地。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向導。報佛深恩。汝若於我所說。一一遵依。方不負覺明菩薩示汝正道。令汝出家。方不負三昧和尚為汝剃度。授汝大戒。此非小小因緣。汝莫自生輕慢。慎之。慎之。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9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3 01:29 |

<< 上頁  1   2   3   4  下頁 >>(共 4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01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