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山症

Home Home
引用 | 编辑 无尾
2006-06-05 10:35
楼主
推文 x0


相信『高山症』这一个名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多数人对它的认知大概就是在高海拔的环境氧气变的稀薄,所以在缺氧的情况下产生了高山症等相关症状出现;这样的观念也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不够完全。

如果仅仅只是空气因素,那只要给予充足的氧气不就解决了吗?(像海外远征队伍人手一支的氧气钢瓶,也能供给足够的氧气,但以台湾的海拔高度而言并不适合使用这种东西)为何高山症还是害死不少人?所以另有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大气压力」,这种外在环境对人体的全面影响是很难用设备去克服的(一般来说只有海外的大型远征队伍会携带一种名为「高压舱」的急救设备,但因太过笨重,且成本高昂,不适用于国内登山活动),例如可以想像一个人在没有穿太空衣等装备的情况下被丢到外太空去,他在窒息而死以前就会先因为体内压力过大爆体而亡(有点夸张,其实只有血管破裂、眼睛突出来、耳膜破裂、流鼻血等诸如此类之状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生活在平地的人已经长时间适应一大气压的压力,身体细胞内的渗透压力及体内对抗外界的平衡压力等都是以此为准,一旦外界压力改变的太快,而身体内相关的压力来不及改变(如人体体液平衡失调),就会无法适应进而形成高山症,例如「潜水夫病」就是和高山症原理相同的症状,只不过一个是短时间外界压力过大,另一个则是短时间外界压力变小,所以症状不一样,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每个人到了高海拔环境,因为压力改变,体内的病理机转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差别只在于有些人体质改变较快,所以症状不明显,至于来不及适应的人则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严重一点会形成所谓「急性高山症AMS」,这时候就要赶快把人往山下送,以免发展成「高海拔脑水种HACE」或「高海拔肺水种HAPE」等更危险的疾病,甚而危及病患的生命。

「急性高山症AMS」之症状为头痛(一定要有的症状)再加上以下其中部份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入睡困难,头昏眼花、无精打彩、全身虚弱等;如果在四天内爬升超过2,500m,并已产生前述症状,就很有可能是急性高山症,如在同一高度停留超过四天未产生任何症状,那就比较不会得到高山症。

高山症既然这么可怕,那如果碰上的话该怎么办呢?其实也没那么糟,重点在于要冷静以及正确的判断;相信每一位曾经带过登山队伍的领队向导们一定都能体会,今天如果我们是坐直升机直接到高海拔地区而产生上述症状,那肯定是AMS没错,直接处理就对了;问题是我们在登山的过程中,就算有人食欲不振,那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他太累了(或者沿路零食吃太多)所以不想吃饭,未必是AMS,晚上睡不着觉也有可能是扎营地点有问题,不是不够平坦就是歪歪斜斜的,更别说登山的人在大量体力消耗之后,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无精打彩,准此种种状况,实在很难让领导阶层做正确判断。

综上所述那不是都变成白讲了吗?倒也未必,其实有一个重点,那就是AMS必定伴随着头痛的症状发生,其他的症状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求人不如求己,平常多接触这一方面的常识,让自己在极端困顿的情况下可以判断自己是不是AMS,并向领队同伴们发出正确的讯息,毕竟自己的身体还是自己最清楚,不是吗?

至于身为领导干部们,则有更重大的责任,那就是协助队员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否为AMS,以尽早因应处理,须知得到高山症没什么好惊慌,但如果死于高山症那就相当不智了。

处理高山症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高度的控制」,症状不严重则停止上升高度,留待原处适应,如过于严重,那就必须立刻下降高度,往低海拔地方前进,切不可将患者单独留下。

目前有一种叫做『红景天』的药可以帮助适应高海拔环境(西藏地区有卖),应该可以发挥适当的帮助,但也不能说又这种药就一切ok,对付高山症最关键的地方仍在于高度的适应,所以说发生高山症的时候,三个处理原则就是:1.下降。2.下降。3.还是下降。



表情

献花 x1
引用 | 编辑 mo_mo
2006-06-07 18:18
1楼
  
虽然 我不是登山的喜爱者
在此谢谢大大的专业经验分享
获取到者知识 推推推

献花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