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郭魚or福壽魚?

Home Home
引用 | 編輯 hcc0611
2006-04-13 08:21
樓主
推文 x0
吳郭魚or福壽魚?

到底是什麼魚?
在競技場上的目標魚種,你不能不知!
以下文章可以幫助你解惑!

引用水產試驗所 劉富光發表的 :吳郭魚養殖

本省養殖品種:

本省自光復初期至今,先後自國外引進六種吳郭魚,加上突變培育出來的紅色吳郭魚以及經雜交獲得的福壽魚、變性魚、單性魚等品系繁多,茲分別詳述如下:

(一)在來種吳郭魚(Oreochromismossambicus):

民國35年由吳振輝、郭啟彰兩氏自新加坡引進,原稱南洋鯽後為紀念二位先生引進之功,特取兩氏之姓而命名為吳郭魚。因係本省最早引進之吳郭魚,因而稱之為在來種亦稱土種吳郭魚。此種之形態為體延長而側扁、成魚頭部之背部外廓呈凹形,雄魚尤為顯著,唇發育良好,體呈暗棕色,繁殖期之體色呈黑色,背鰭外緣有紅色鑲邊,尾鰭亦有寬廣之紅色鑲邊,喉胸部暗黃褐色,腹鰭呈黑色,腹部暗棕色。
在來種吳郭魚繁殖力強,早產(日齡100天的魚即可成熟),成魚體型小,不耐寒(水溫12℃即有凍斃之慮),體色較黑,經濟效益低,目前已被淘汰。

(二)吉利種吳郭魚(Tilapiazillii):

民國52年由唐允安先生自非洲引進,體呈棕色而帶虹彩狀,口唇淺黃色,背、臀鰭及尾鰭為棕色而有黃斑,在背鰭及尾鰭常有細橘紅色邊緣,繁殖期之種魚體呈鮮豔之彩虹色,並在頭部有孔雀之斑點,且常有一淺綠色線條由下顎至鰓蓋後緣,卵巢綠色。此種雖較耐寒,但嗜食動物性浮游生物且鬥性強,肉質差,其成長遲緩又會影響其他混養魚類之生長,因無法推廣而被淘汰。

(三)尼羅種吳郭魚(Oreochromisniloticus):

民國55年由鄧火土及游祥平自日本引進,為吳郭魚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色黃棕色,體側有垂直條紋,頭部背部外廓略呈凹形,口小唇發育良好,眼呈紅色,喉胸部呈淺黃褐色亦有呈淡紅褐色者,背鰭及臀鰭之軟條有許多褐色條紋,尾鰭上有十條左右之黑色條紋。此種雌雄體型差異小,體色較淡,肥滿度高,呈橢圓型,側縱斑清晰,商品價值高,普受消費者喜愛。此外,雌雄性比很相近且耐寒、雜食性、成長快速、體型大,與歐利亞種吳郭魚,賀諾魯種吳郭魚雜交可育成單雄性魚苗,所以是目前普受養殖業者歡迎之魚種。

(四)歐利亞種吳郭魚(Oreochromisaureus):

民國63年由廖一久、曾文陽、黃丁郎等自以色列引進,體色呈暗棕色惟雄魚在成熟期則背部呈深紫色,下唇為白色,鰓蓋有暗紫斑,吻至眼間呈淺藍色,體側之側縱斑較尼羅種吳郭魚不明顯,又尾鰭之基部有銀白色之點狀線條分佈,尾鰭之條紋亦呈點狀併合。成長後雄雌體型差異大(雄大於雌),不但對低溫較耐寒且能生存於淡鹹水中(1.4至2.4%)、雜食性、繁殖力強,與雄性賀諾魯種吳郭魚或與雌性尼羅種吳郭魚雜交可育成單雄性魚苗,經濟效益高,目前普受魚苗業者所寵愛。

(五)賀諾魯種吳郭魚(Oreochromishornorum)

民國70年由黃丁郎自哥斯大黎加引進,體型與在來種吳郭魚相同,惟口唇之發育則較為良好,成熟期雄魚體色呈黑色,體側與尾鰭全無側縱斑與黑色斑紋,背鰭與尾鰭全有紅色之鑲邊,雌魚體色較淡無明顯側縱斑及尾鰭之黑色斑紋,惟腹部呈淺黃色。賀諾魯種吳郭魚繁殖力與在來種吳郭魚一樣強,自3月開始至11月止,早產(自仔魚至成熟最小體型約需100天左右),成魚體型小,不耐寒(水溫在13℃即有凍斃之慮),成長速率緩慢,但與雌性在來種、尼羅種、歐利亞種等吳郭魚雜交皆可獲得完全雄性魚苗,目前正極力繁殖推廣中。

(六)黑邊吳郭魚(Tilapiarendalli):

民國70年由廖一久博士自南非引進,經初步試驗結果,此種魚與吉利吳郭魚生態習性相似,成長慢且體型不大,因此,恐不適於本省推廣。

(七)紅色吳郭魚(Redtilapia):

為在來種吳郭魚突變種、體型小、體呈淡黃褐色、偶鰭淡橘紅色、奇鰭淡黃色且有黃褐色之斑點、魚體出現許多黑色斑點亦有呈帶狀分佈,鞏脈黃色,雄魚發情時顏色較雌魚為濃,背鰭起點至側線間有5列鱗片,臀鰭起點至側線間有12列。與尼羅種吳郭魚雜交後育成子代,體型雖較原突變種為大,達到消費者需求,但體色混雜之黑色斑點仍然存在未能完全根除,另以體色完全淡黃褐色而無黑色小斑點之親代種魚產出之仔魚尚有10至30%完全黑色仔魚出現,且體色黃褐色者亦混雜黑色斑點。水試所近年來已著手進行品種改良,目前已能控制生產完全紅色系列之單雄性紅色吳郭魚。

(八)福壽魚(O.niloticus(♂)×O.mossambicus(♀)):

民國58年以雄性尼羅種吳郭魚與雌性在來種吳郭魚雜交育成之子代稱為正雜交吳郭魚,反之以雌性尼羅種吳郭魚與雄性在來種吳郭魚雜交育成之子代稱為反雜交吳郭魚,其正、反雜交者均稱為改良種吳郭魚,後由故鄧火土所長改命名為福壽魚。正雜交吳郭魚的形態、習性與親代尼羅種吳郭魚極相似,反雜交吳郭魚則與在來種吳郭魚略似。因吳郭魚雜交係以雄魚為主,而在一般業者觀點上均將反雜交吳郭魚視為在來種吳郭魚,不但未繼續繁殖且相繼淘汰,另一方面,因正雜交吳郭魚與尼羅種吳郭魚極相似,在形態上難以分別,通常業者均將二種混合養殖,而導致品種雜亂。況且,吳郭魚極易雜交,如任其自行繁殖而未做選種保留,則容易自行退化還原。福壽魚之產卵週期雖較在來種吳郭魚晚,但較尼羅種吳郭魚為早,通常自仔魚至成熟最小體型約需105至120天左右,再加上其多產之特性(每尾母魚每年可生產4-7次,每次產卵500-1,500粒),往往導致收成時約有70%未達上市體型之小型魚,不但浪費飼料,且降低個體商品價值,而徒增養殖成本。

(九)單性魚(O.aureus(♂)×O.niloticus(♀)):

由於吳郭魚養殖有早產及多產二大缺失,且雄魚比雌魚成長快、體型大。因此,民國64年以雄性歐利亞種吳郭魚與雌性尼羅種吳郭魚雜交育成之子代全為雄性魚苗,故稱為單性魚。惜因本省之尼羅種吳郭魚純度有問題,僅少部份種魚能產生單性魚。在單性魚未能大量繁殖推廣前,為根除雌魚產卵之困擾,始利用生殖突起(孔)之差異而以人工挑選雄魚,達到單(雄)性養殖目的。民國71年再利用雄性賀諾魯吳郭魚與雌性尼羅種、歐利亞種、在來種等吳郭魚分別進行雜交,結果均能獲得完全單雄性魚苗,徹底解決單性魚供需之問題,目前正大量繁殖推廣中。

(十)變性魚(Sex-reversalfish):

民國69年以甲、乙基畢固酮混合飼料內投飼仔魚,結果均能促使雜交種、尼羅種、歐利亞種等吳郭魚達到變性效果,且其成長亦較未投飼者增加27.4%。但仔魚期無法判別雌雄,雖投與雄性賀爾蒙後,其外部生殖突起約有50%會隨之改變,惟內部性腺亦有11.5%雌雄同體者,此種中性魚到成熟最小體型時亦會有繁殖能力。此外,在投飼期間如管理不當,極易形成索餌不均,造成體型大小的差異,影響變性效果,因而至今尚未達到商業化經營。
引用水產試驗所 劉富光發表的 :吳郭魚養殖

獻花 x2
引用 | 編輯 JK-LIN
2006-04-13 21:25
1樓
  
對魚真的沒研究,沒想到吳郭魚有這麼多種!
對我而言,吃就只有一種,就是"吃魚"這種~

獻花 x1
引用 | 編輯 sang
2006-04-13 21:42
2樓
  
尼羅種吳郭魚,歐利亞種吳郭魚,紅色吳郭魚(雜交)為目前市場最為普通,吳郭魚也是台灣外銷最多的魚種之一,具豐富的蛋白質.當然吳郭魚因為體型也較大所以博魚時力量也較大.

獻花 x0
引用 | 編輯 陳石
2006-04-16 17:14
3樓
  
下面是引用sang於2006-04-13 21:42發表的 :
尼羅種吳郭魚,歐利亞種吳郭魚,紅色吳郭魚(雜交)為目前市場最為普通,吳郭魚也是台灣外銷最多的魚種之一,具豐富的蛋白質.當然吳郭魚因為體型也較大所以博魚時力量也較大.
之前在內湖大卑湖練習路亞
以旋轉亮片釣到斤級的紅尼羅魚
那時才知道紅尼羅魚應該是福壽魚之中最兇的

獻花 x1
引用 | 編輯 西瓜tw
2006-04-16 21:45
4樓
  
宜蘭的野生吳郭魚好吃有彈性,油質更是香,那種冷泉水溝吳郭魚大部份是三尾一斤,長不大.
宜蘭田野的許多大水溝就很多了,尤其養鴨人家周邊更是量多.
一般水溝的有些很瘦,營養不良,頭大身體小.養鴨周邊的,營養好,肥嘟嘟肉多,我們都用紅尾、黃尾區分品種,夜釣比較大尾.
約一年沒去釣遊了,懷念呢!

獻花 x1
引用 | 編輯 陳石
2006-04-19 00:25
5樓
  
下面是引用西瓜tw於2006-04-16 21:45發表的 :
宜蘭的野生吳郭魚好吃有彈性,油質更是香,那種冷泉水溝吳郭魚大部份是三尾一斤,長不大.
宜蘭田野的許多大水溝就很多了,尤其養鴨人家周邊更是量多.
一般水溝的有些很瘦,營養不良,頭大身體小.養鴨周邊的,營養好,肥嘟嘟肉多,我們都用紅尾、黃尾區分品種,夜釣比較大尾.
約一年沒去釣遊了,懷念呢!
以前常常跟朋友去福隆的出水口(溪流)
往上約三四公里
垂釣鹹水福壽魚
這種魚力氣比淡水福壽魚拉力強好幾倍
拉的手竿吱吱叫
有時幸運還會遇到虱目魚
不過
用福壽魚的釣組拉到虱目魚
最後幾乎斷線收場
用粗一點的釣組
常常吃餌龜毛
反而不好釣

獻花 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