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贝嘛别炸莲华金刚《金刚经》了义偈
有为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为偈「一切无为法如虚亦如空如如心不动万法在其中」
无常偈「诸行无常观受是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最后将《金刚经》修持心要简撮为八字:
1、制心 2、住心 3、澄心 4、摄心
即说偈曰: ‘
制心一境,住心观性,澄心外照,摄心内证。’
《金刚经》四句偈,系指本经内任何四句偈,甚至修通一句,
便可以立地成佛。兹将各要偈,开列如下:(参详《金刚果论》)
(一)无相四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二)离见分四句: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三)假观两偈:
(甲)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生清净四句: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不应住喜、怒、哀、乐、 爱、恶、欲生心,
不应住过、现、未来一切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空观四句: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六)离识成佛八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此‘ 如来’作‘本性’解)。应观法界性,即诸佛法身,法性非识境,故彼不能了
(七)八不四句:见本讲义。
(八)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九)离一切和合相,即成正觉。
( 十)若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十一)佛在本心,众生自度,施不住相,其福无量。
(十二)于未来世,闻说是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三)若有此经,当得作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四)如是我闻,不可思议功德,当勤精进,应生无所住心。
(十五)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十六)觉性本圆明,销矿成金,不废修行方便;实相离言说,依文解义,自应如理 思维 。
(十七)专念一句弥陀,感应道交,顿悟本无心外佛;返闻闻自性,根尘迥脱,当阳 迳取髻中珠。
(十八)心佛众生,似异实一;因缘万法,是幻非真。
外觉以澄心,以修惺,内觉以住心,而修静,直觉以摄心,而修寂,合为大圆觉,
依此修持,安住甚深三摩地,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自性平等而住,不生不灭,谓之究竟涅盘。
一心三观,以金刚经为例而作说明﹕
1. 一心净信----始觉。
2. 不应住六尘----六欲生心----假观----外觉。
3. 不应住非六尘----七情生心----空观----内觉。
4.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中观----直觉。
教人从「制心一境,住心观性,澄心外照,摄心内证」作工夫。
1. 制心一境----始觉一心。
密义经云﹕「其在禅定不着内外,亦无中间,是曰一心」---- 止。
2. 住心观性----内觉----空观。离一切相,静心内观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五蕴归空性,
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寂静如虚空,妄念不起,泯识归性,第七识清净。
总结《金刚经》真谛: 偈曰:‘佛在本心,众生自度,修不着相,其福无量’ 。
我们华藏旧派红教宁玛巴派传承,是以《心经》、《金刚经》、《圆觉经》为中心,
用《心经》来自度,以《金刚经》之方法来度他,如此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为圆觉。
如是发菩提心: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
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尽于虚空一切众生」 --- 即是广大心。 --- 空门。
「我皆令入究竟圆觉」--- 这是第一心。 --- 非空非有门。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 -------- 是常心。 --- 亦空亦有门。
「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除我、人、众生、寿者相,是不颠倒心。 ----- 有门。
所以《圆觉经》与《金刚经》一样,都是以四个心为主。
大众要知道,很多法师都是不懂的。
修法不修心 万劫不成佛
事实上,常寂光土不在别处,就在现前,只要把末那识撇掉,就能立时显现。
必须依《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之方法去修行:
一定要止息妄念,坚守六根自性,以不生不灭心去念佛,
如此净念不断,才能功德圆满,究竟成佛。
我们成佛之后,以自性为主人,把八识当作仆人以为用,就能普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