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063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即心即佛——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
机锋无限:即心即佛——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
一天马祖升堂,对众徒说:“你们要自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
达摩大师不远万里从南天竺来中国,传最上乘的明心之法,目的就是要你们开悟。
达摩老祖外以法衣表信,内以《楞伽经》印心。为什么要以《楞伽经》印心?
这是怕你们这些人颠倒,不能自知此心即是佛,不明此心各自都有。
楞伽大经,千言万语,说个什么呢?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求法的人应无所求。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所谓的善并不足以追取,
所谓的恶也不足以舍弃,这都是偏执的一边之见。
无善无恶,不思⋯⋯善也不思恶就是净秽双遣,真俗不二。欲
界、色界、无色界本不实存,全由心生,心是万物的根本。
森森万象,品物流杂,都是一法所派出。凡是所见的现象,
都是心,见象就是见心。心不是空洞的,它因现象而展现。
你们说法论道,只须随事而变,事也好,理也罢,都要无所挂碍,
无所粘滞。修证菩提道果,也是如此。心所生的,就是色,
色就是空。知色是空,生即不生。若了此意,方可谓之随时流转。
穿衣吃饭,都是养育圣胎。任运随时,此外还有什么事?
”马祖又随口念了首偈子: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楞伽经》记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楞伽山顶向弟子大慧解说一切唯心、
万法唯识道理的经典。 讲经地在锡兰岛(今斯里兰卡)。 山名楞伽,
楞伽为一种宝贝的名称,又有不可到、不可入之义。 此山以楞伽命名,
一言其至室,一言其险绝难到。
佛在这里讲述大经,以表殊法。 禅宗初祖达摩菩提西来传法,
即以《楞伽经》为印心法宝。 大慧大士在本经中就曾向佛祖问过“宗通”和“说通”的问题。
佛祖说:宗通即是自悟所达的自证自觉实相,所谓的说通,
即从经典中学到的他人证悟的境界,也就是“教”。
所以禅宗虽倡扬“明心见性”的宗说,也重视经典之教,通宗和通教还是两翼并用的。
在达摩老祖以此经印心之前,中土即有《楞伽》译本,经达摩的提倡,
不仅禅宗,其他教派中也都十分重视这部佛学宝典。

六祖之前,禅宗以《楞伽经》印心。 经中有“佛语,心第一”的话,
所以禅宗被称为心宗。 在达摩度二祖、二祖度三祖时,都有“安心”的故事。
所谓的安心,即与注重《楞伽》有直接的关系。
“安心”是自初祖至四祖禅法的重要特征。 但随着时间发展,
楞伽经师们不免穿凿附会,支解经义,从四祖道信开始,
就改变单纯以《楞伽》印心的做法,也用《金刚经》、《法华经》、
《维摩诘经》等法典。 到六祖就开始正式用《金刚经》为印心的教典了。
禅法的纲领也由“安心”,变为“无住”,即用《金刚经》的“无所住而生其心”为入道的要诀,
方法更加切实具体。 所以禅宗虽从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宗通”,
即与“说通”相对的“教外别传”,它也是要用“教”,要用“说通”的。

马祖道一讲的这一席话中“佛语心为宗”,很明显即“佛语,心第一”的翻版。
但区别是,“佛语心为宗”确证的是六祖以来的“无住”法门。 换言之,
是在以《楞伽经》解《金刚》无住法。 由此也可以看出,
道一禅师也是一位研习佛典的人物。 马祖的这一席话,中心是一个“信”字,
信什么? 信自心,信自家佛性。 “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
是直说大义的用心良苦处。 在这里我们仍可看到六祖禅法朴素的遗风,
这也正是这位禅宗大师开宗立统的成功之处。
与后世禅师用棒用喝强横粗蛮相比,马祖的方法更加朴素,
他对信徒自信心的热切的鼓舞,要比堵截式的棒喝更能提高士气,
具有更普遍的推助力。 二祖曾作影响深远的《信心铭》,
马祖此处的苦口婆心,就是同一种古道热肠了。
来源:凤凰网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1-09 08:4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53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