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99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uckhuck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原創]孔子的教育思想-性近習遠、德性教育
性相近、習相遠

  作為教育學說,「性近習遠」,正是孔子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也是「有教無類」的基礎。正如論語中所說的:

   子曰:「性相近,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就這句話的解釋,就是人的本性,本來就是相當接近的,由於環境的習染不同,而就逐漸相遠了。所以「性相近,習相遠也。」是「有教無類」的理論根據。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明確的指出人的本性之所以相遠,是因為後天環境影響而成的。所以,人在智力、性格和道德、能力上,之所以會有某此差異,也是後天的教育,或者是家庭、社會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所以孔子才會告誡弟子「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家語》) ,孔子這個思想應該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近代科學證明,人們思想上的差異性,從根本上說來,是由後天的社會原因形成的。人腦的原始差異性是很小的,對人的思想意識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成長過程中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是都是證明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正確性,也給了「有教無類」一個科學上的理論基礎。

  教育的任務,既在養成理想的人格,繼之而起的,便為教育的效能問題。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有一些人是在教育上無能為力的,天賦以定,再如何教育也是枉然,但是從環境主義上來說,教育的效能至大,可以改變一切。許多學者採用折衷主義,孔子亦然。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貨)
這句話反過來說,只要不是「上知」和「下愚」的人,都是可以「移」的。那不是「上知」和「下愚」,就是中智的人,所以中智的人是可以移的。就「移」字來說,可解釋為「移於善」或「移於惡」。這句話的解釋,不能解釋為「上知」和「下愚」移於善或移於惡不可能,只能解釋為「上知」和「下愚」移於善或移於惡不容易。所以,「上知」移於惡是不容易的,「下愚」移於善也是不容易的。唯有「中智」的人,易移於善,又易移於惡。所以,孔子並非性善說,也並非性惡說,孔子的人性觀,是可善可惡的。

  所以結合上述所引孔子的此二句話,我們知道「性相近」是指「中智」的人來說,並非指「上知」與「下愚」的人來說,因為此二種人是不移的,不能說是「相近」。「相近」並非指「相同」,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可以移的地方或程度就不一樣了。有些人可以「大移」,有些人只能「小移」。「習相遠」,只一旦與環境接觸,受其影響,便會開始移動,有人移善,有人移惡,或是移得多,移得少的差別。其主要的功罪,還是來自後天「習」的影響。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的中心思想,所以「上知」和「下愚」的人都必須教導,只是影響比較小而已。而「中智」的人,移善移惡的決定權,在於「習」。就是接受後天環境的薰陶。包括現代所說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一切影響人格的教育。所以,就一般人來說,教育不但有效,而且還是十分大的。

德性教育

  孔子教育的目的,首在發展學生的優良天性,形成其完美的人格,使適於處世。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四教的第一字「文」指詩書,第二字「行」謂孝悌順禮,就是說一舉一動要當於禮。,第三四字「忠」與「信」則屬於義,「忠」字從「中」從「心」,指人內省自己的心,具不自欺之義。「信」字從「人」從「信」,指人覆行其對人的諾言,寓有不欺罔的意思。所以,孔子認為做人第一,做學問是第二,從下文可知: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

也就是文行忠信四教的解說。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養,其次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德育第一,智育第二,這兩者的關系是非常明確的。換句話說,如果你要學習文化知識,精通學問之道,也只有從做人的體會、人生的經驗入手,才能夠學有所成,學以致用,而不會成為讀死書的書呆子。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第四回)的道理所在。從此可知,孔子十分重視德性教育。
  
孔子教人的時候,還非常強調改過的重要性,他自己也說自己也有許多的過錯,但是不要怕改過。他非常讚揚顏回不貳過。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孔子說到顏回好學時,並沒有說他文學如何了得,歷史如何如何了得,語言如何了得,而是說他「不遷怒,不貳過」,既不遷怒於人,又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這在我們看來,完全是品德問題,而不是什麼好不好學的問題。這又一次說明,在聖人門下,學習決不僅僅是指書本知識、文化知識.而是包括“德育”的內容在內的,所謂「進德修業」,在儒學裏,都是屬於「學」的範疇。所以孔子非常重視改過,這也是德性教育的一種。

  孔子的教育目標,主要在培養君子。足以代表培養君子教學綱要的,是孔子自己所說的: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論語.雍也》。

孔子論成德而言,博文只是手段,它對成德有輔助的功用,但不是最重要的工夫,最重要的工夫,是「約之以禮」,與「克己復禮」的意思相同,「禮」是修身切要的工夫,是仁的實踐。顏回回想他追隨孔子時曾說: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

這段話不但是孔子教學綱要的一次重要的印證,也說明這個綱要不是紙上談兵,是可以收到具體成效的。所以顏回能達到「三月不違仁」的境界,必然就靠著這種「博約並進,禮文兼修」鍥而不捨的工夫 。

引用:
姚式川《論語體認》,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頁254-255。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初版,頁277。
《孔子研究集》: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四十九年九月一日初版,頁396。
韋政通《孔子》,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初版,頁229。
[huckhuck]
動作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2-22 19: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246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