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44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raxel 手机 会员卡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95 鲜花 x14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教学] 买相机要注意的事情
传统相机 VS. 数位相机 ...

不管是传统相机或是数位相机,相机是给人用的,随着科技的发达,于是创造出很聪明的傻瓜相机,随着后PC时代的起飞,很多传统也逐渐数位化,影像的摄影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有两种选择,到底该买传统135底片的相机还是数位相机呢?

【传统相机的简介】

传统相机分为单眼相机及双眼相机,单眼是给懂得摄影的专业人士使用,而双眼大部份只是傻瓜相机,对于一般消费大众来说,双眼相机只要懂的装底片、放电池、按快门就能把照片拍下来,至于所拍出来的品质好不好,就端看相机的品质来论定,因此传统傻瓜相机在使用上就比较简单,不管是老人小孩都可以很轻易上手!至于专业的单眼相机的部份,则需要懂得一些摄影的技巧,而这一部份不是二、三页就能说的明白的。

传统相机用的就是底片而已,因此在成本上,消费者要购买底片的费用,要洗成照片,又需要底片的冲费与相纸的费用,算一算每一卷负片所要花费的成本大约是300元上下,如果是正片,大约是250元上下。

【数位相机的简介】

数位相机也分为单眼及双眼,在操控上与传统相机差不多,但后置的处理比较麻烦,通常都是需要透过电脑。对于年轻一辈的人来说,不懂电脑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但想想,如果这一台数位相机是在阿公、阿婆的手上时,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所幸近几年来数位冲印进步,已经可以不需要懂得数位影像处理也能将相片输出。

数位相机用使用的是感光元件,将影像感光然后记录在储存媒体,而且储存媒体可以重覆使用,因此,数位相机的使用者在拍照片,只需要把数位相机及储存媒体一次购足就行,若需要冲成相片,目前市面上4×6大约是五到七元左右。相较于传统底片输出,每张相片的成本其实差不多。

【数位相较传统的优势】

数位相机相较于传统相机有很多优势,虽然一台普通的数位相机,动辄都要破万,再加上不便宜的记忆卡,买下去实在是非常的痛,而一台普通的傻瓜相机也才几仟元,感觉上,传统相机便宜很多;事实上,长期下来计算一下成本就知道其实传统相机很不划算。

购买数位相机能享受狂压快门的快感,拍不好也没有关系,反正不会痛,而且可以下马上检查,如果拍不好可以洗掉重拍,但是传统相机行吗?每按下一次快门,就花一次钱,而且到底有没有把相片拍好,也要等到相片冲出来才知道,如果这一张照片是在国外拍的,难不成要飞到国外再拍一次吗?此外,数位相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相片输出,但是传统相机还要先把底片洗出来,才能办别要洗那一张。

此外,如果要把照片分享给朋友,若一群人出游,那要洗多少张照片,然后再一个一个透过不同的方式如邮件寄送,这样又要花多少钱?但数位就不同了,有电子邮件可以透过email,而且是在很快的时间就能让对方收到,没有的话可以再洗成照片寄送。

【数位相较传统的劣势】

数位相机因为是数位,因此在电力上比较吃紧,所以相较于传统相机,在续航力的部分就比较差,好一点的几个小时就没有电了,差一点的,也许只有半个小时就用光电力。而数位相机还有像素的问题,像素越高当然画质也就越细致,而且也会镜头的好坏也会牵涉到成像品质的优劣,到底该怎么选购一台数位相机呢?

数位相机专业用语

初次购买数位相机总是有一大堆不懂的名词,而且购买时,到底要注意那些细节?请注意,相机是用来拍照的,不是用来炫耀的,相机的本质是把相片拍好,而不是强调有少功能,然后花了大笔的钱买了功能很好的相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用会或是用不到!

【CCD VS. CMOS】

初次购买数位相机总会遇到的是相机画数的问题,这是相机感光元件的大小,越来的当然感光的元素越多,当然成像就越细致,感光元件除了大小影响像素之外,使用的技术不同,也会影响到影像在色泽、对比与亮度,目前感光元件有CCD与CMOS两种,所谓的CCD就是Charged Coupled Device的缩写,中文称为「电荷耦合元件」,但是,数位相机上,还有另一项技术,就是CMOS,他是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缩写,中文称为「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CCD与CMOS这两种可说是不同的技术,大致上来说,CMOS的色泽、对比与亮度效果没有CCD来的好,不过,Canon推出的D30与D60使用的就是CMOS,不过在成像的效果上非常的不错!

大体说来,一般的数位相机所使用的都是CCD,而CCD又分为原色CCD与补色CCD两种。


【原色CCD VS.补色CCD】

原色CCD是以色光三种原色红绿蓝RGB为感光基础,优点是色彩调合准确还原度高、色彩较鲜及锐,对于后期数位影像处理在调色容易。不过在缺点上则是色阶较窄,其中黑白两色容易形成杂点。

补色CCD是以 CYMG 为感光基础,优点是色阶较宽色彩混合变化多及细致。缺点是色彩过于细致使影像表现较柔及不够鲜明,并且对于后期数位影像处理在调色不易,容易产生色散或偏色的问题。

至于原色CCD好还是补色CCD好,这是见人见志的问题,还要是看使用者的需求,两者都有不同优点,如果只是使用萤幕看相片,则使用原色CCD的数位相机应该是比较好的考量,因为一般萤幕是用色光RGB模式色彩表现;如果使用者常常需要将档案输出成照片或是从事印刷输出,那么使用补色CCD是比较适当。目前大部份原色CCD都是使用SONY Suprer HAD CCD,还有FujiFilm独家的SuperCCD,其中,FujiFilm是SuperCCD是以余四十五度角的方式拍排CCD上的感光元件,因此在像素上感觉会比较多,但实际像素并非如此,因此在购买FujiFilm的数位相机时,要注意一下实际CCD的像素,别被CCD的数字骗了。

此外,不同的CCD当然会有不同的色彩及画质的呈现,但是就算不同的厂牌使用相同的CCD,所呈现的也会不一样,这是因为各厂牌在相机内部韧体在影像处理的技术不同。

【数位相机的功能】

在购买数位相机的时候,除了像数会困扰消费者之外,众多的功能也是常常令人头痛,数位相机就是让影像透过镜头投摄到感光元件,感光时间的长短也就是曝光程度的多寡就会影响成像会不会太亮或是过暗;大部份的数位相机一定有全自动的功能,也就是说,使用者只要会按下快门就行,至于曝光的条件就看这一台数位相机当初设计者的设计。

有的相机会有光圈先决、快门先决与全手动的功能,而对于针对初学者设计的数位相机还有各种不同的情境模式,使用者只要依当时的环境选择适当的情境模式,就能很轻松的拍出不错的照片。一般来说,曝光的条件由光圈与快门两者的值共同决定进光亮。所谓的光圈先决就是由使用者设定光圈大小,让相机自动决定快门要设在那一个值才能正常曝光,而快门先决刚好相反,至于全手动则是让使用者可以自行决定光圈与快门的值。其实相机上的情境模式就是各种不同的光圈与快门的组合,相机的设计者依照不同的情境给予不同的值,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种的情境模式。

【白平衡】

另一种常常会困扰消费者的就是白平衡,由于数位相机不同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会针对周围的色温亮度自动平衡,因此不管周遭的色温为何都能自动修正,呈现正确的白色,读者可以戴上有颜色的墨镜试试看,一开始看白色的东西会变色,但过个几分钟,再看看白色,就能显现正确的白色,这就是人眼能自动白平衡,但数位相机就不同了,人眼构造的复杂不是数位相机能办的到的,因此在不同的光线下,正常的白色就不是白色,因此数位相机的设计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设计出不同白平衡,所有的数位相机都有自动白平衡的功能,好一点的数位相机可以手动白平衡,使用者在可以在当时的环境下透过一张白纸来调整白平衡。

【记忆卡】

另一个会困扰消费者的就是数位相机所使用的记忆卡,目前数位相机所使用的记忆卡有Compact Flash(简称CF)、Smart Media(简称SM)、Security Disk /Multi Media Card(分别简称SD与MMC,可共用)、Memory Stick(简称MS)、MicroDrive(简称微型硬体或是MD),这些记忆卡中,以CF最便宜,目前最大容量已经到1G,而且也最坚固,使用的数位相机较多,如Nikon、Canon、柯达等等。

SM是由FujiFilm主推的记忆卡,卡片比较薄,而且非常的脆弱,笔者认为SM在设计上先天不良,相容性的问题很多,目前最大只有到128mb,使用的相机有FujiFilm、Omlympus等,不过这些厂牌比较高阶的机种有的改为其他的记忆卡型式。

SD/MMC的大小一模一样,SD是由PANASONIC主推的记忆卡的储取速度较MMC快上许多,不过SD的价格不便宜,比起同样规格的Compact Flash,价格上需要花上两倍的价钱。而MS是由SONY主推的记忆卡,目前只有用在SONY所推出的数位相机上面;至于MD的大小为CF一样,不过较CF厚,能够使用MD的数位相机都是比较高阶的产品,而能支援MD的数位相机都能使用CF卡,目前MD的容量最大已经到1G,而1G的MD可是说目前在读取与储存的速度上算是最快的记忆体,不过MD毕竟也是一颗硬碟,会有启动的时间以及需要注意防震的问题,并且1G的MD也不便宜,平均1MB大约十块钱。

购买数位相机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了上述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问自己的需求,说实在的,数位相机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但是贵的产品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因为很可能花了大笔的钱买了一堆用不到的功能。买相机要注意的是拍出来的色彩与画质、电池的蓄航力,其次是记忆卡用的规格,接下来是操控上的方便以及功能。

买相机注重的不是相机的外表,而是相机所呈现的色彩与画质,这才是相机真的意义,接下来要注意的是数位相机的蓄航力,有的相机用不到半个小时就没电了,这实在是令人很苦恼,目前好一点的数位相机多半使用专用充电锂电,好处是电池较有耐力,缺点是没电了买不到,平时就要再买一颗备用电池,而这专用充电锂电当然所费不赀。记忆卡当然是考量的因素之一,因为大部份的数位相机随机所附的记忆卡容量都很少,能拍到十张高解析的照片就要偷笑了,因此消费者通常还会额外购买记忆卡,这些可以是算在采购的成本之一喔!至于操控上的方便及功能,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笔者最喜欢的是Nikon CoolPix 5700或是Canon G2于LCD能做270的设计,让使用者不需蹲下或是趴在地上就能拍出各种不同的角度,至于功能,就要按照使用者的需求选择。

【初学者】

消费者如果是第一次购买数位相机、从来没有接触过摄影或是对于摄影的需求不大,目的只是要拍拍照片,但是不想学习摄影技巧,那一万元上下的数位相机是最适合不过的了,通常这一类的相机只有全自动以及各种不同的情境模式,而且操控非常的简单,在像素上也不会太高,不需要高深的学问,因此对于老人、小孩只要手指能动能按下快门就能拍出不错的相片。目前这一类的相机在像数上大约是两百万上下,主打的市场多半是学生族群,因此在外观设计上都非常的前卫,一般来说,两百万像素的相机,已经足够输出成4×6的相片了。

这里要附带一点,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把WebCam冠上数位相机的名义贩售,倒不是而这一类的产品不好,而是这一类的产品使用内建的记忆体,大多不能扩充,在像数上只有一百多万,好一点的使用CCD,有的则是使用CMOS,镜头也不是用的很好,因此拍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要在网路上透过电子邮件传送还可以接受,若是要洗成相机则得三思,此外这一类的相机没有LCD可以随拍随看,如果消费者对于拍照的需求不大,画质也不是很要求,这倒是可以列入考虑的机种。

【中阶的数位相机】

中阶的相机多半针对不满意初阶相机的功能的使用者,在价位方面大多两万元上下,像素大约是三百万或四百万之间,这一类的相机除了全手动的功能之外,还加入了光圈先决、快门先决与全手动,而在操控上也比较便利,在周边的支援上也比较多,使用者可以购买转接环转接广角镜、远摄镜或是滤光片等。虽然两百万像素的相机,已经足够输出成4×6的相片,但由三百万或四百万所拍摄的相片洗成4×6会比两百万像素的相机来的细致,当然,洗成8×10的照片也是很足够的了。中阶的数位相机很适合给有摄影有兴趣的使用者使用。毕竟,数位相机能记录当时拍照光圈、快门等等拍照的条件于档案内,可供使用者学习拍照的经验。

【高阶的数位相机】

高阶的数位相机,大多在三万元上下,像数大约是五百万,这一类的相机功能比中阶的相机更多,功能更强,可以说是电子式单眼相机该有的功能都一应俱全,只差不能换镜头以求得更好的光学解析,高阶的数位相机适合杂志平面输出使用,并且对于像数、画质、色彩有强烈需求者,而这一类相机的周边更多,让使用者有更多的选择条件。

【专业级数位相机】

专业级的数位相机就是数位单眼相机,使用者可以更换镜头以求得最好的画质、色彩与拍照效果,这一类的数位相机在像数上都超过六百万,在价格上便宜的有六、七万,贵一点的有到十多万,甚至于三、四十万都有,专业级的数位相机由于门槛较高,不是一般人负荷的起,除非是对摄影有强烈的兴趣。相信拥有传统单眼相机的使用者都会梦寐需要一台这样的相机。目前专业级数位相机有NIKON的D1、D1X、D1H及新推出的D100、Canon的1D、D60、D30、FujiFilm的S2 PRO,柯达的DSC760、460等等。


结语 ...

钱现在很难赚,要花在刀口上,常常看到朋友买了数位相机说的只是我的相机有多好多好的功能,但是看他拍出来的相片实在是不能看,那么多的功能根本没有用心在学,只会用全自动,那他实在没有必要花这么多的冤枉钱。数位相机采购没有什么要点,最重要的特点要把握到,那就是拍出来的画质、电池的蓄航力、操控上的方便以及功能是不是适合自己,别让人在背后叫自己凯子。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29 09:28 |
andyf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7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很棒的教学文章!!
入门者的良好参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29 10:2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39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