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12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l3370623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鲜花 x1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防治中风 有新药了!
2005.11.17  中国时报

许立奇(台北荣民总医院神经血管科主治医师)




  现在治疗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抗血小板制剂中,阿斯匹灵会引起肠胃不适、备镇心会导致头痛、利血达会有致命危机,新一代抗小血板药物不仅可预防缺血性中风,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

  【案例】


  王先生,60岁,是位中风病患,他每次服药后胃就出现不舒服的状况,而王先生没有认知到这是阿斯匹灵的副作用,只是觉得服药让他的胃不舒服,此后他服药状况就断断续续,结果两年下来,连续发生了两次中风,脑血管严重梗塞,让他差点失去生命,现在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已经瘫痪在床了。

  动脉血栓引起血管阻塞的缺血性脑中风是目前台湾地区最常见的脑中风型态。缺血性脑中风可有数种亚型,主要可区分为动脉硬化脑梗塞及脑栓塞二种。

  脑梗塞指的是动脉本身粥状硬化,血管壁逐渐变厚,管腔逐渐狭窄,终至完全阻塞,以致其所灌流的脑细胞因缺血而坏死;而脑栓塞指的是血管被血中的血栓子塞住后,以致血流突然中断而产生缺血性坏死。前者包括脑内大小血管的动脉硬化病变,而后者主要为心脏疾病而来的血栓子。

  ★防脑中风 抗血小板制剂的优缺点

  目前国内医师主要是采用抗血小板制剂来预防缺血性脑中风,尤其是动脉硬化脑梗塞的发生,依照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机制不同,大致上可将药物分为二类:

  第一类为Aspirin(阿斯匹灵),主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的刺激,故在服用时要注意是否有溃疡或胃肠道出血、穿孔的情形;也可以合并长效的Dipyridamole(备镇心)使用,但是约有1/4的人会出现严重头痛副作用。

  第二为Thienopyridine类,又可分为二种:Ticlopidine(利血达),此种会产生严重的白血球数目降低或血小板数目降低的致命副作用,所以在开始用药的三个月内,需每二周检测一次全血球计数及血球分类,一旦发生以上的副作用便需停药。由于副作用较严重,目前已较少使用。

  ★健保给付新药 条件较严格

  另一种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Clopidogrel(保栓通)安全性高,较没有肠胃道不适的副作用,且不仅可以预防缺血性中风,也可降低发生心肌梗塞或是周边动脉血管疾病的危险。

  Clopidogre(保栓通)有效预防二次中风的比例高达32%,长期服用也不太会造成胃部负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副作用,对不适合使用阿斯匹灵的病患而言,是一大福音。但由于目前的健保给付规范较为严格,只有部分符合给付规范的病患可以使用Clopidogrel这类药物。


感言:
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应多花时间主动了解自己的治疗用药,并与您的主治医师谘询最适合自己的用药,才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再发生。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5-11-17 08:0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16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