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6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机壳&电源] 「平价机壳首选,值得”木”名而来」MONTECH 君主科技 XR Wood 机壳开箱



【前言】


一提到以木头为元素加到里面去应用的机壳,你是不是也跟诗人一样,最先想到的是那个来自北欧瑞典的品牌呢?在去年逛 ComputeX 电脑展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有不少品牌开始也以木头为元素融合到机壳之中,让冰冷的金属机壳多了几分手工的温度~

去年君主科技所推出的 XR 机壳虽然也有加进一点点关于木头的元素,但毕竟只是木纹印刷,其极高的 CP 值才是真正大受好评的关键,不仅改善了不少关于 Sky Two 的痛点,在机壳的相容性上也是可以尽情塞下多数旗舰级零组件没有问题!

只不过毕竟还是身为双面玻璃的海景房,即便是在实际测试结果不影响大局,但是对于追求极致散热性能的玩家眼中仍然有一丝顾虑,再加上打算放在桌下使用的人,XR 就不见得适合了,而这些需求原厂都听见了,进而以 XR 为基础打造了这款 XR Wood,喜欢传统型机壳的话可别错过了~


▲诗人感觉 XR 和 XR Wood 的定位很像是 Sky Two 和 Sky Two GX 的型态一样,都是在先推出海景房之后再次推出前方冲孔网板的版本,所以重点都在其前面板的设计如何~


▲这一次的开箱与往常不同,我特别选了个黑色的款式,一方面觉得黑色调跟木头比较搭配,另一方面我并不想当个白”木” XD


▲确认过眼神,内部的主要架构设计跟 XR 不能够说是相同,只能说是一模一样!只不过玻璃的部分直接延伸到底而不是从分舱平台到顶


▲上面用雷射刻纹精雕出 MONTECH 的 Logo,温润的光泽感让它在装饰中独具吸引力,增添整体质感~


▲上面用雷射刻纹精雕出 MONTECH 的 Logo,温润的光泽感让它在装饰中独具吸引力,增添整体质感~


▲底下这片是空白的,感觉似乎未来可以考虑做点客制化,上面如果可以雕刻上俺的名字是不是挺好,你觉得呢~


▲前面板的设计很妙,主体的网格与两侧的弯折为钢板,上下两侧嵌入木板后再用塑胶板固定,板材厚度达 1mm,给人一种相当厚实的份量,拿来刨丝瓜感觉有戏~


▲前面板的滤网是黏贴在侧板上,如果是住在无尘室中或是想追求进风效率可以不用没关系,但多数人我想都更希望贴上对吧~


▲或许不及更致密的尼龙滤网,但也算是个相当细目的磁吸式滤网了~


▲密密麻麻交叉的网格似乎与 XR的 X 相互呼应着,滤网贴上去之后的效果长这样,如果你不是特别在意外观,非常勤俭清洗滤网的话,也可以考虑贴在外面有同样效果~


▲前面板标配了三个 12 公分的灯光风扇,安装在机壳的外侧,有 14 公分的锁点可以自行做替换,风扇型号是 XR-X121600-BF,嘿嘿你猜得没错,最高转速达 1600 RPM


▲后方预先安装了一个相同型号的 12 公分风扇,也是可以支援 14 公分风扇,不过锁点是固定无法上下微调,给的七槽 PCIe 档板均为可重复式,整体基本跟 XR 一样没变


▲底部也基本跟 XR 一样,四角脚垫均黏有橡胶止滑垫,电源位采用大面积的磁吸式防尘滤网,为了防止运输时跑位还贴了固定胶带,硬碟架的位置靠手转螺丝固定,可以前后调整或是拆除


▲机壳 I/O 位置设置在右侧靠前的顶部,配置也跟 XR 一样,主流标准的 2A1C,开机、重开机键都没少,唯独没有灯光切换键,这也代表了这咖机壳没有附控制器


▲顶部依然是大面积的磁吸式防尘滤网,可安装两个 14 或是三个 12 公分风扇,也就意味着能安装 360 或 280 水冷,锁点位置不是居中,而是偏移往玻璃侧板靠拢


▲右侧钢板同样保留着大面积网孔,内侧也有额外附一层磁吸式防尘滤网,对应位置可以安装风扇来进风~


▲打开侧板后看背后结构布局,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预先整理好线材,给了两个魔鬼毡来协助理线,相关配件塞在左下角的硬碟架中


▲配件内容物跟 XR 也是如出一辙,螺丝配件除了一次性包装外又再额外用夹链袋多包了一层,额外多给了两条魔鬼毡,若不习惯也有束带可以使用,拭镜布同样保留着,还给了两个备用卡扣与少见的蜂鸣器


▲下方的硬碟架可以安装两个 HDD 或 SSD + HDD,虽然给了两个可以调整的档位,但实际上没什么必要,后续再提到~


▲除此之外,在主板背后还有一个 SSD 安装位,对于目前多数主流都采用板载上的 M.2 SSD 来说,平价机壳上的硬碟位置并不是那么重要


▲没有附赠风扇灯光控制器,如果想要额外加装风扇的话建议补个 HUB 会比较好,不过照背后结构来看,可能得牺牲一下 SSD 安装位


▲机壳 I/O 的前置 F_PANEL 有做整合,只要对好防呆孔直接插上即可,不用一根一组的插上给予好评!USB 3.0 与 Type-C 线材均采用柔软好整理的扁线设计


▲预装的四个灯光风扇在线材接口上都采用了子母串接的菊花链设计,如果对于出厂就已经先装好的线材感到凌乱且困惑的话,可以先拆掉在自己处理也无妨~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对风扇控制欲较为强烈的话,可以每个风扇接口都插在主机板上分别控制,只一起控制串接的灯光部分就好~


▲电源安装位距离硬碟架实际测量约有 28 公分的空间,扣除掉模组接口与一些藏线空间的话,想要安装到超长的 23 公分电源也完全没有问题~


▲黑色款的机壳在左侧透玻璃上有做了一些熏黑处理,不过白色款我猜应该是全透度的,内外两侧均贴有保护膜可以撕除,实际量测厚度为轻薄的 3mm


▲在主机板右侧仍然保留了 XR 的两个 12 公分风扇位,因此主机板大小也受限在了 ATX,更大的 E-ATX 装了之后会把侧边穿线孔给遮住难以走线


▲后方的主机板安装槽位没有做内缩,后方的风扇厚度多少会去占据到主机板 IO 护罩的 LOGO 或是灯光效果,不过平价机壳嘛,这点小细节倒不是很多人在意的地方~


▲分舱平台上有为显卡供电保留了走线孔,在所有的走线孔只有主机板右侧的穿线孔有附橡胶理线圈,虽然其他的没有,但位置都不算是太明显~


▲机壳内侧靠近前面板的空间并没有特别额外挖大孔,仅仅只有保留约 32mm 的风扇空间,所以刚刚才说硬碟架的调整档位没有太大意义,虽然勉强算是还能安装水冷,但就得拆掉外侧的风扇来做个替换!


▲水冷目前主流的安装位置还是在顶部,在挑高部分并不是太多,主要还是仰赖上方锁孔的偏移来避开主机板 VRM 散热盔甲,但对于某些特定记忆体散热片造型较为突出的话可能也会有影响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8 度,湿度 50% 左右
开箱主角:MONTECH XR Wood 黑色
散热器:MONTECH HyperFlow Silent 360 黑色
处理器:AMD Ryzen 7 7700
主机板: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散热膏:Arctic MX-4
记忆体:KLEVV CRAS V RGB DDR5-7600 C36 16Gx2
显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80 Founders Edition
电源供应器:ROG STRIX 1000W Platinum 白金牌



▲背后的理线空间大约是 25mm,再加上侧板的一些弹性空间大概后约 30mm,对于较软的压纹线材没什么问题,在整线上比较需要捆紧下方的线材,不过该位置没有理线桥可以固定,所以在整理线材的部分需要多找找自己的问题!


▲组装好的成果还不错,只不过主板右边看起来会有一点点空,分舱平台上可以安装风扇,不过以先前的散热测试经验来说没什么必要,安装上方的水冷之前一定要记得先插好线呀!不然这类的紧凑方式会很难再补接


▲有一段时间没有组黑色主机了,木头搭配黑色调在感受上还是比较协调一些,不知道这样的外观设计大家会给几分呢~


▲后方的风扇虽然会略为遮挡住主机板 IO 护罩上的灯光效果,不过实际上还算是可以接受~


▲分舱平台上的显卡供电走线开孔刚好跟公版卡的斜向设计蛮搭配的!


▲将机壳风扇控制在 1200 rpm、水冷风扇维持在 1500 rpm、显卡风扇固定在 50%,此时噪音只有 43 分贝左右,进行 3D Mark Steel Nomad 压力测试来模拟游戏情境


▲测试结果出炉,在游戏场景中 CPU 负载并不高,温度仅不到 60 度相当凉快,RTX 5080 公版温度差不多在 75 度左右跟裸测时差不多,整体散热跟预期的一样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相比起带有灯光风扇的版本,无光风扇会不会其实更加适合搭配这款 Wood 机壳呢!看了 Mr Matt Lee 的影片后觉得他跟猫扇真的很搭,推荐给大家~


▲老规矩,依照惯例,每次机壳的开箱,诗人都会再次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相关规格给大家参考,记得点赞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收货」!



「总结」


XR Wood 虽然是个木头版本,但其实「木质」元素在整体机壳的占比中并不大,了不起就是个点缀作用,但诗人感觉原厂设计还在一个试水温的阶段,毕竟来自美国的木头算上关税后还是挺贵的!加工成本上的负担较大,再加上木头能玩的那些设计已经有其他厂商做出来了,容易背上抄袭的锅!

承袭着原先 XR 的优良基础下,强化前面板通透设计并添加了天然胡桃木材元素,在冷冰冰的金属质感中调和了一些自然的温暖气息与艺术风格,让传统机壳更加耐看一些,体积相比起 XR 虽然略大了一些,不过基本上也只是多了一点点前面板安装风扇的空间罢了,可以当作差不多的大小,在各零件的相容性上也基本没变,想装什么就装什么,没有太多限制!

由于更改了前面板的通风设计,比起 XR 海景房,Wood 版本会更加适合安装塔散来使用,对于平价的机壳搭配风冷散热器的组合真是嘎嘎绝配!不用再有海景房较适合水冷的思维,这款 XR Wood 风水皆宜~

价格部分也仍然保留了 XR 的优势,虽然略贵了三百块,但一样还是「两千有找!」成本还是有压制了一下,多了一个风扇、多一个前面板设计、多了两片木头与雕刻,再考虑到通货膨胀,掐指一算真的颇有诚意,少喝几杯饮料就有了,说得过去啦~

令人感动的是君主还是很坚持采用更主流的 4-Pin PWM 风扇,不会像其他厂商为了一昧的压低成本而改用 3-Pin DC 甚至是 SATA 定速风扇,这方面诗人真的愿意给个瑞斯拜!哪怕没有附上 HUB,也还有串接线可以用


以上就是我对【「平价机壳首选,值得 ”木”名而来」
MONTECH 君主科技 XR Wood 机壳】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4-07 12:2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078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