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4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hiuje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誰說每天得喝8杯水?
誰說每天得喝8杯水?
邁入21世紀,新時代的營養觀念也有必要翻新。最新的研究建議,每天固定喝幾杯水、鈉的攝取量,以及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攝取比例,都有修正必要。

一、「每天至少喝8杯水」的建議並無必要:

美國獨立的科學機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的研究認為,一般健康人每天從飲料(如咖啡、汽水)、蔬果和其他流質食物,已攝取了足夠的水分,所以,大可不必費事計算喝了幾杯水,只要渴了再喝就可以。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營養科長杭極敏指出,其實,每個人每天所需的水分,因體型大小而有不同,原則上,可從每天所需的熱量,來判斷所需水分,1卡熱量代表1西西的水,因此,以一般人每天攝取熱量1500到1800大卡來看,國內建議每日喝水6到8杯(每杯約240西西),相當於1500到1800西西。

杭極敏強調,一般人每天從食物、飲料中,的確已攝取不少水分,並無必要非得喝下6到8杯水;且人體有自然機制,一旦缺水,就會口渴,只要口渴時記得喝水,就不擔心水分會缺乏。

對於國內外飲食指標,普遍建議喝水量,專家分析,其重點不在喝幾杯,而是在需要水分時,應多喝白開水,這是最健康、經濟的水分來源,少喝果汁、汽水等含糖量高的飲料,否則可能不利理想體重的控制,血脂肪也較易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雖無必要計算每天喝了多少水,但有疾病(如腎結石、腹瀉、發燒)、大量運動的人,體內調節水分的自然機制可能變差,或神智不清的人無法自行補充水分,還是應注意喝水量。水分充足,才能調節體溫、幫助消化、運送養分、預防便秘,使身體功能正常運作。

二、鈉的攝取量應降低三分之一:

美國醫學研究所指出,現行鈉的每日建議量為2400毫克,相當於滿滿一茶匙的鹽,但研究顯示,一般人由於大量外食及吃加工食品,每天攝取鈉已逾4000毫克,所以專家提議,把鈉的建議量降至1500毫克,上限不超出2300毫克,以避免血壓升高。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營養課長杭極敏表示,台灣並未訂定鈉的攝取建議量,但營養師多建議,每天吃鹽勿超過8到10公克;事實上,現代人的飲食口味愈來愈重,這代表食鹽的用量增多了,所以根本不必擔心鈉的攝取量會不足。

根據最近一次國民營養調查,台灣男性、女性的每日平均鈉攝取量分別為3800、3500毫克,青壯年人更常攝取超過4000毫克。且值得注意的是,據調查,國人的鹽、醬油攝取量較過去減少約一半,但其他調味料、醬料的攝取卻是過去的兩倍多。

杭極敏提醒,許多人以為,少吃鹽、醬油,就不怕鈉攝取過多,其實只對了一半;在各種調味料中(如辣椒醬、沙茶醬、甜辣醬等),多半也會摻加許多鹽,只是其鹹味被酸、甜、苦、辣等味道掩蓋過去,以致吃下了過多的鈉而不自知。

此外,許多加工食品、零食,為求可口,鈉含量也不低,像某些罐頭濃湯的鈉含量,一罐就相當於每日建議量的36%,某些洋芋片的鈉含量是每日建議量的15%。如果未來建議量降低,廠商勢必會面臨健康與風味的兩難抉擇,若非降低鹽用量、就得尋找新配方,才能留住消費者。

相對地,由於鹽和高血壓關係菲淺,而血壓升高,意味著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的風險也增加,所以,專家多半樂見鈉的每日建議量降低,但也提醒,高血壓與體重、運動、遺傳等因素也息息相關,可別以為少吃鈉,就一定確保血壓正常。

此外,也有專家認為,降低鈉攝取建議量,對健康固然有益,但鹽用得少,食物的味道就變淡,對於重口味的人,可能因食物不好吃,減少攝食,反導致營養不足,所以,根本之道仍須從小養成清淡的口味,自然就不為高鹽高鈉的調味所動。

三、醣類攝取宜增加,脂肪、蛋白質減少:

由艾特金醫師提倡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已導致許多人吃了過多脂肪,穀物、蔬菜卻明顯過少。美國明尼蘇達州一項調查便發現,當地人的脂肪和膽固醇攝取量逐年增加,每天所吃的膽固醇從5年前294毫克增至331毫克,而脂肪佔每日熱量比重,符合政府建議低於30%者,也只有29%的人。

少吃碳水化合物(即醣類),多吃脂肪、蛋白質,體內會有輕微酮中毒現象,使身體排出水分,雖可使某些人在短期內減少體重,降低膽固醇,但其長期作用仍待研究;且攝取太多脂肪與膽固醇,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根據國內最近一次國民營養調查,每日膽固醇平均攝取量,男性為344毫克,女性為264毫克,都未超出現行建議量400毫克,但專家多半建議,膽固醇少吃些,較有益健康。

至於脂肪攝取量,國內男性每日平均80克,女性約61克,佔總熱量的比重分別是33%、34%,換言之,國人三分之一的熱量來源是脂肪,明顯高出理想標準20%到30%;相對地,醣類理應是6成的熱量來源,但實際所佔比率卻僅5成左右。

專家認為,台灣和美國一樣,醣類攝取減少,脂肪、蛋白質卻不斷增加,與現代人怕胖,總把罪過推給米飯等主食應有關。其實,碳水化合物有單醣、多醣兩大類,精緻的單醣(如白糖)應少吃,但非精緻的多醣(如胚芽米、糙米),在體內則需較多代謝、轉換過程,不只提供熱量,也供應其他養分。

【2004/04/01 民生報】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04-01 18:1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85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