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84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出入世之間論道教倫理之要義
表情 出入世之間論道教倫理之要義 ..................
宗教倫理思想和道德學說既是宗教神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宗教修行實踐的指導,是宗教信徒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範和原則。因此宗教倫理思想比起宗教的其他神學理論,在教徒中有著更廣泛和深入的影響,對教徒的精神和社會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教倫理是以道教信仰為基礎的人倫準則和社會行為規範。道教以其“仙道貴生”的生命倫理、“尊道貴德”的社會倫理、“敬神感通”的神學倫理以及“道法自然”與“知和曰常”的生態倫理,涵蓋了人與個體(自我)生命、人與人、人與神、人與自然等多重道德關係,以其特有的方式,傳遞著社會系統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拓展了中國傳統倫理價值觀。

  一、“仙道貴生”——人與個體(自我)關係的生命倫理

  “貴已重生”,追求“長生成仙”,既是道教勸善成仙生命倫理的出發點,也是其目的。儘管“長生成仙”的內涵隨著道教的發展前後有所轉換,但它對“成仙不死”的追求卻矢志不移,道教徒總是嚮往自由逍遙、生命與大道合一的神仙生活,相信通過煉養,不僅精神生命可以昇華,生理生命亦可以脫胎換骨。因此,貴已重生,性命雙修是道教倫理的一大特點。

  道教對人類生命的本質有著自已獨特的認識。《道德經》第25章有“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說法,而道教早期經典《老子想爾注》裏卻把其中的“王”字代之以“生”字,把“生”與道、天、地並列為“域中四大”之一,足以體現道教重生的精神。生命乃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天地萬物從“道”那裏獲得的最大的德性,“德莫大於活。”另一部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上論天道,下論人道。其中重要內容就是人如何擺脫死亡,實現神仙長生。認為天地之性,萬千事物中,“人命最重”;天地之間,“壽最為善”,生命長久地存在本身就意味著最高的善。在《太平經》的眼光中,真正的智者是能夠延長自我生命的人,人的本性即是“樂生而惡死”。葛洪就不贊成用“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的一般性論斷來直接證明人必有死。他在《抱撲子。論仙》中說:“夫言始者必有終者多矣,混而齊之,非通理矣。謂夏必長,而薺麥枯焉;謂冬必凋,而竹柏茂焉;謂始必終,而天地無窮焉;謂龜鶴長存焉。”

  那麼,怎樣才能從死亡的劫難中獲得解救呢?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屬天地”,“神不出身,與道同久”。相信“修道於身,愛氣養神,延壽益年,其法如是,乃為真人”(《老子。河上公章句》)。生命無限延續直至永遠不死的關鍵就是要修道,祛除種種世俗名利和個人情欲,回歸到自然、純真的人類本性,實現“生道合一”,即個體的有限生命與自然大道的永恆生命相結合。否則,修身成仙的理想就無以立足。這樣,道教之生命倫理就與其社會倫理緊密聯繫了起來,所謂“性命雙修”不僅是形體生命修煉,而且指心性品德修煉。正所謂“長生之本,唯善為基”。

  道教的生命倫理觀,包含著人類對現實生命的摯愛和對生命奧秘的探求。道教丹鼎派相信通過服食自已煉製的神丹妙藥,生命就可以延續而長生不死。正如丹鼎派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樸子》中所說:“長生之道,不在祭祀鬼神也,不在導引與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也。知之不易,為之實難也。子能作之,可長存也。”1可見,道教堅信人類憑藉自已的努力,能夠實現自身生命不死的理想,由此而形成了相當系統的外丹學說。

  二、“尊道貴德”——人與人關係的社會倫理

  倫理是社會行為的價值依據。道教社會倫理是道教用以協調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同其他一些宗教一樣,道教倫理思想的實際功能也是指向社會的。一方面,道教承襲了道家的價值觀,以超脫凡俗而得道成仙為理想,另一方面,迫於儒學的影響和教徒的現實需要,要求信徒遵行用以維繫世俗社會秩序的倫理規範,凸顯其“神道設教”的社會控制本質。

  如《道德經》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教吸收了道家思想,強調奉道守戒者要“尊道貴德”。道教徒畢生通道、修道、行道,以道為最高信仰;德同與道,是道的體現,崇德就是尊道,以尊道貴德為其倫理精神的核心。

  道教從《太平經》開始,就確定了“內以至壽,外以至理”的養生與積善並重的原則。救人濟世之善行不僅重要,甚至是修煉成仙的首要條件。葛洪說:“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抱撲子。對俗》)這個原則不斷被後世所強調。北宋張伯端《悟真篇》所言:“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願。”

  在社會倫理方面,道教試圖融攝儒家的倫理綱常,將在世俗社會普遍盛行的行善積德作為修道成仙的基本條件,認為只有在世俗社會中“功行滿足”,才能獲成仙之果。宣稱神仙不僅須在內丹修煉上成功,而且須在世間廣積功德,方可修成正果。《老子想而注》就明確指出:“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太上老君經律》也特別強調遵守道戒的重要性:“人生雖有壽萬年者,若不持戒律,與老樹朽石何異?甯一日持戒為道德之人而死,補天宮,屍解升仙。世人死有重罪,無益鬼神,鬼神受罪耳。——從古至今,誰能長存者?唯道德可久耳!”道教神仙理想的倫理本質躍然紙上。南宋以後興起的淨明道,其教義中最突出的內容,就是強調修道必須忠君孝親、正心誠意,以至被稱為“淨明忠孝道”。

  儘管修道的最終目標在於成仙,然而成仙絕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晉真人語錄》亦雲:“若要真行,須要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為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清初全真龍門派中興之功臣王常月強調先盡人道,方可論仙道,完全把入世的儒家倫理與出世的道家信仰結合起來,把修道德與求神仙放在幾乎同等重要的地位,足見其救人與救世理想的高度統一。推動了道教社會倫理的世俗化,使道教倫理精神得以昇華。

  與其他宗教體系一樣,道教倫理極為重視約束教徒行為的戒律,許多道書中都有針對現實人倫關係而設的戒條,如唐代正一派《要修科儀戒律鈔》中的“老君百八十戒”、張萬福所編《三洞眾戒文》中提出“學道求真,莫不先持齋戒。——戒者,戒諸惡行,防眾行之最。若不持戒,道無由得。”並規定在俗男女應受“無上十戒”。內容大多針對世俗行為而設,包括戒殺、戒盜、戒酒、戒邪念、慎言、助人為樂等,更適合世俗男女接受和修持,表明了當時道教社會倫理影響的廣泛。

  三、“敬神感通”——人與神關係的神學倫理

  神學倫理是指宗教用以處理人與神關係的行為規範。道教神學倫理強調人對神所應持的態度和行為,注重的是人怎樣服從神的權威,通過履行對神的愛戴、敬奉、祈求等義務以求獲得幫助和利益。而神的責任則是獎賞奉道行善者或懲罰犯戒者。

  如何溝通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是各宗教必須解決的問題。人是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的主體,神則是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的物件。一般說來,神職人員和各種宗教禮儀是溝通人與神之間關係的媒介。在道教神學倫理中,人與神之間聯繫的媒介——齋戒、道符等方式是問題的關鍵,在人與神關係中具有獨特的倫理功能。奉齋持戒,是各種宗教中的普遍現象,其目的就是通過以神靈為理想參照,以自我控制為途徑的內在修行,滌除不潔意識,達到從肉體到靈魂的徹底淨化。道教以修齋為學道之首,以齋來約束自已的身、口、心三業,為祈禳、拔苦、謝罪之用。特別重視齋戒在信仰生活中的意義,並賦予齋戒以十分獨特的倫理價值。道教徒認為在清苦的持齋過程中會產生“冥通”效應,感受到經過精勤修悟之後“遂致感通”的狀態,經歷了某種與神相通的個人宗教體驗。在這種體驗中,信仰者獲得了某種“與道感通”、得神保佑的神秘感受,於是更加堅執苦節,以期早日得道升仙。一旦達到這種狀態,齋戒便真正具有了宗教倫理的意義。南朝道教思想家陸修靜對齋戒的道德功能極為推崇,認為“道以齋戒為立德之根本、尋真之門戶”,特作《洞玄靈寶五感文》以“統序眾齋”。

  道教符籙派以符為通神的媒介。符雖各異,但其通神、招靈、保命、劾鬼的功能卻是一樣的。法師畫符時,有各種禁忌,須齋戒、正心、潔身,去除邪念,以便神來入於身。可見,符在終極意義上乃是神靈之德能的化身,是修道者得之於神靈的一種強大的神秘佑助力量的載體。

  四、“道法自然”——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倫理

  道教生態倫理是道教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道教十分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出了自已精闢的見解。可以概括為“道法自然”、“生而不有”的生態原則,“知和曰常”的生態智慧以及與之相應的環保實踐。

  道教教祖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類要以地為法則,重視其安身立命的地球;地要以天為法則,尊重宇宙的變易;天則以道為法則,遵循客觀規律。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製它們。人面對自然所要做的就是“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利用自然要適度,有利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道德經》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這是處理人與自然之間道德關係的又一原則,也體現了極高的生態智慧。引導人們重視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統一性,維護它的和諧之美,這樣人與自然才能長久共存。道教繼承並發展了“知和曰常”的生態智慧,以陰陽交和作為產生生命萬物的前提,認為只有和諧才有生機。認為自然與生命一樣是個大系統,必須從各個方面、採取各種方法加以養護才能旺盛、和諧甚至永恆。以此為原則,《黃帝陰符經》根據陰陽五行奇正變化,闡明“天人合發萬變定基”之理,謂“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道教經典《抱撲子》還區分了對待自然的兩種本質不同的態度:一是役用萬物,一是效法自然。認為對人與自然關係瞭解淺薄的人,就役使萬物,希圖讓自然物完全隸屬於自已;而深知人與自然關係奧秘的人,不僅能善待自然,還能從自然之中悟出人類長生久視的道理。濫用自然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甚至毀滅。《太平經》還提出了以保護物種多寡為富足的倫理價值觀念。其中有聖人“以教天下之人,助天生物,助地養形”,普天之下,世間萬物都一齊生長才算富足;對一個國君來說,能使萬物齊備才是真正的富國。這可以說是道教認識生態環境的獨特的視角。

  道家倫理思想中具有維護“生命物種平等”的理念。《太平經》上說:“風雨為其時節,萬物為其好茂,百姓為其無言,鳥獸為其安靜,是其效也。故治樂欲安同者,審其署置。夫天生萬物,各有才能,又實各有所宜,猶龍升於天,魚游於淵,此之謂之”。在道家看來,動植物都有存在的獨特價值。對動植物的保護,不僅僅是出於一種善良的關愛,而是關係著天地生育,萬物共存的根本大計,要求學道者尊重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至少有二十二戒詳細規範了人應當尊重生命、善待萬物、不傷自然眾生的戒律。並確立了以“生”與“養”為道之本性的基本原則。《太平經》說:“道者,天也,陽也,主生;德者地也,陰也,主養”。“一物不生,一道閉不通;一物不養,一德不修治;一德不成,一仁不行,欲自知有道德與仁否,觀物可自知矣。”因此,道教徒總是選擇那些自然條件優越的名山作為自己修身養性的宗教聖地,特別注重宮觀所在地的環境保護,所謂神仙境界,除了超凡脫俗的快樂之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並且道教還要求教徒遵守草木昆蟲猶不可傷的教規,與周圍動植物生活在和諧的氛圍之中。如湖北的武當山、四川的青城山等,至今古樹參天、鳥飛蟲鳴、環境幽雅,成為人們觀光旅遊的勝地。

  重溫道家倫理思想,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對待生命,當自愛樂生;對待他人,當助人為樂;對待社會,當濟物救世;對待自然,當關愛有加。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當然,我們也不可一相情願地誇大宗教倫理的作用,以為宗教倫理就可“補偏救弊”,但道教教義中所包含的“人類的普遍的文化”,會越來越受到矚目,並得到前所未有的發揚。畢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200 (by 是泰)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10-21 23: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34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