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59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eeling7770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求助] 刑法 题目
公务员甲系安分守己的公务员,丙欲行贿甲,既打电话给甲之妻乙,以系一爱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8 23:27 |
春之柏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7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判例字号】25_上_2253
  现行刑法关于正犯、从犯之区别,本院所采见解,系以其主观之犯意及客观之犯行为标准,凡以自己犯罪之意思而参与犯罪,无论其所参与者是否犯罪构成要件之行为,皆为正犯,其以帮助他人犯罪之意思而参与犯罪,其所参与者,苟系犯罪构成要件之行为,亦为正犯,必以帮助他人犯罪之意思而参与犯罪,其所参与者又为犯罪构成要件以外之行为,始为从犯。

..............
题目是否改为,有人将会钱拿给甲?题旨没有甲违背,,,故
则公务员普通收贿罪,为公务员身分为构成要件.
一,甲之行为,为不可罚行为
  1客观上,甲收会钱,事实上该钱为贿款,客观上成立.
  2主观上,甲不知,无故意.
  故甲不成立犯罪.
二,乙之行为
  1客观上:乙不具公务员资格,不成立收贿罪主体.
  客观上构成要件不符.唯依刑法31I因身分或其他特定关系成立之罪,其共同实行、教唆或帮助者,虽无特定关系,仍以正犯或共犯论。但得减轻其刑。则乙可能成立121普通收贿罪即遂罪.但乙叫甲收会钱,仅乙为支配者,两人无共同实行,教唆,帮助之犯意联络.故乙不犯刑法121普通收贿罪.
  
  2乙叫甲收会款(实为贿款),甲也收了,是否成立共犯?
  依25台上2253,则甲乙间没有犯意联络,甲不可罚,亦不为共犯,仅乙知.故乙可能成立利用无可罚之人犯罪之间接正犯.
  依刑31I,乙拟制主体适格,又依25台上2253,乙为自己犯罪,虽乙未亲自实行,但有使甲实行,成立刑法121普通收贿罪间接正犯.(学理上)

以上,请大家指正.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00 (by 12191219) | 理由: 论述经过有点怪


刘开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好问则裕.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9 08:39 |
feeling7770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是课本上的经典考题QQ 老师说是 甲乙 均无罪..
适用25 2253判例 我怎么想也想不通甲乙 无罪呀...

谢谢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9 10:50 |
春之柏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7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甲因为不知,无故意,故不犯罪
乙因为没有主体适格,且是由甲实行:
1乙依25上2253,系以自己意思为犯罪惹起,原应论以正犯.唯其不具公务员身分,又无刑法31I之情形(有一个犯罪的甲),故不成立犯罪.
2唯如此,违反人民法感情,有间接正犯的讨论.
无身分犯,利用不知的具身分者,有无成立犯罪?若以刑法121法益保护,系以保障公务员的廉洁性,则乙当然不犯罪.
(是以构成要作的身分和法益立场去看)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00 (by 12191219) | 理由: 谢谢补充答覆


刘开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好问则裕.

献花 x2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9 11:32 |
春之柏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7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补充:
乙的部分:
1乙无主体适格,故学者多主张,不会成立正犯,也不会共犯.
2但实务及少数说,则认为法感情,不能有漏洞,利用他人为自己犯罪,乙成立间接正犯.
3若以25上2253的犯意犯行对映原则,则乙所知(对客观构成要件的知欲,和实行行为一致),乙知自己没有主体适格,不犯罪.
4若以刑法31I,则拟制共犯或拟制正犯,除了主体不符外,本题另外有甲乙间缺少共同犯意,所以无正犯甲,亦无间接正犯乙.另外,必须说的是乙以犯罪支配的优势者,若能成立,则为正犯,不是教唆犯.

以上,请指正.


刘开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好问则裕.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11 00:0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76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