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001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陈兵 :
大圆满,一译大圆胜慧,梵语摩诃删底(mahasanti),
藏译竹箐(rdzogschen),为宁玛派特有的密法,
在该派九乘判教中为内密三乘中最高的“阿底(无上、极)瑜伽”,高踞全体佛法、
所有密法的顶尖。该部法据称源出本初佛原始法身普贤王如来,由之传五方五佛,
人间初祖据说即是大乘《维摩经》中的主角维摩诘居士,

学界一般认为真正可信的人间初传者为西元七至八世纪西印乌仗那国国王极喜金刚,经妙吉祥友、
吉祥狮子,由莲花生、无垢友等传行于西藏。大圆满法经典极多,多系挖掘“伏藏”而发现,
然有证据说明其中大部分确是从梵文原本译出,非藏人伪造,主经为《普成王续》。
从理论上集大圆满法大成者,为有“遍知法王”之称的隆钦饶绛巴(意译无垢光,1306-1363)。

  大圆满法具称“自性大圆满光明金刚藏无上乘”,以顿证心性光明(亦称自然智、金刚身)
为宗,全体为一基于中观见的真心现起论之心性论。所谓大圆满,是对心性光明、自然智的描述,
亦即“ 大圆满见”的概括。大圆满,谓心性光明圆满具足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无欠无余,
直指为吾人当下灵寂之知。《宗教流派镜史》释云:“现前离垢之智,明空赤露,为大圆满。
若释其字义,谓尽此现有世界、生死涅槃一切法,悉于此灵明空寂之内,圆满无缺,故名圆满。
较此更无再胜之解脱生死方便,故名为大。”


  空明赤露,法尊译为“空明觉了”,谓空寂明了的本来觉知之性,亦作“本明空性”,
谓本具明觉作用的空性。大圆满着述中常用“昭然”、“朗然”、“寂然”、“普遍”
等描述此心性,此心性即是如来藏、法界、菩提心等。隆钦饶绛巴《实相宝藏论》云:
“独自炯露,离诸戏论,本来清净之法性本体,遍尽自性,
名自然智或光明智、胜义谛、本脱法身、明性菩提心等。”

“谓心性、自性光明离一切戏论,是为法界:

自性任运,故名摩尼宝;是生死涅槃一切法生处,故名为藏。”

心性的性质,被总结为无实(空无自性)、广大(一作泰然,普遍一切)、

独一、任运(自然)四要,也是修学大圆满法、体证心性的四大要点,
被强调为“四大誓句”(四种最极秘密的戒条)。大圆满法源原始法身普贤王如来
阿达尔玛佛,一译吉祥普贤佛),被看作心性光明的表征,
此佛披发裸体,纹丝不挂,全身天青色,或怀抱佛母,
表心性光明自然、空明、赤裸炯露、悲空双运。

  心性所圆满具足者,一般说为佛的法、报、化三身:心体性空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
大悲周遍为化身。心性常被比喻为透明的水晶球和能按人的意愿出生一切的如意宝珠──摩尼宝。
《珍珠鬘续》描述心性说:“如是自心性,满愿如摩尼,足用如库藏,遍照如明镜,明净如晶球,
现众彩如锦,无收放如鹏,见力圆如狮,充满如大海,自然解如空,一切依如地,胜出一切境。” 

  大圆满分为心、界、要门三部,各部心性论又各有不同。心部经典藏译凡21部,
以说心性空寂清净为要,从体、相、用三方面观察心,其宗要概括于三句:

“心体本净,自性元成,大悲周遍。”


        意谓心性虽然空寂无相,而以灵明觉知为体,名为自然智,此智本自元成,
灵明不灭,能朗照一切,显现一切,轮回、涅槃一切显现,皆是此自然智之妙用,
皆依自性光明本具的五光三妙色而显现,自然智不是一切,能现一切,非空非有,本自空有圆融,
轮回生死而不减,成佛解脱亦不增。众生与佛,同具此性,迷此性则为众生,悟此性则成佛。
《普成经》云:“过去诸如来,皆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
现在及未来诸如来,亦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
这与禅宗“见性成佛”之旨最相符契。《宗教流派镜史》总结心部要义说:心即智,谓随见何境,
唯是自心,心性现起自然智慧,除此自然智外,再无余法。其导入此道之方便,多与大手印相同,
唯大手印是以心印境,心部者则是求契合能缘心明空本净之实相,(换言之,是求见本性空)。
事义不同,有大差别。”

  界部之界,音译“陇”,意为自在。此部法宗依的经典主要有《等虚空界续》、

《秘密宝续》等,重在说一切法皆是心性的妙用,皆不出普贤(佛果)境界,界、觉无别,
佛所证得的一切智慧、德相、净土、方便等,皆本来具足于众生心性中。
《空明经》云:“心自性本具:五身及五慧, 五部及五光,五气及五智。”
《珍珠鬘续》中也有同样的说法。五身,指佛的五种报身;五慧, 指佛的分别慧、
摄慧、遍慧、能动慧、解脱慧;五部,指佛部等五部密法;五光,指五大之五色光;
五气,指持命气等五种气;五智,指妙观察智等五种佛智;或加佛地自性大悲等五大悲。
界部特重光明,说普贤境界乃光明所自显,光明有色相可睹,本自元成,非假造作,
当心离烦恼垢染时,本性光明中本具的佛身、净土、曼荼罗等胜妙景象会自然显现。

要门部一作口诀部、心要部、教授部,所宗依的经典主要有《心性离勤勇广大虚空根本续》
等25部。与心部重在心性之本空本净、界部重在心性之光明相比,要门部明空双融,说轮回、
涅槃一切法皆是本无生灭的心性光明自然智所自显,以这种见地为要,不取不舍,不空不执,
于灵明智性中现证法性境界,如燃艾炙于穴位,中病灶要害,使之立愈。要门部又分阿底、界底、
仰底三层,以仰底为最高,称“大圆满心中心(心髓)”。其正行有彻却、妥噶二门,
彻却一译澈切,意译“立断”,重修心性体空而证法身;妥噶意译“顿超”,

重修光明以转化肉身,或言彻却修性,妥噶修命。
心部局于心,仍执意识度量;界部执有法性境,仍流于意识度量;

要门部则顿超意识度量,令心性自显,最为圆满。

  要门部心性论殊胜、特别之处,略有四点:

  第一,要门部真妄一如,即妄即真,说妄念即是法身、真心。莲花生偈云:

“若识心念即法性,法界性中余无修,可知证解方便轨,唯以念为法身故。”

 
       隆钦饶绛巴《大圆满心性自解脱道次第藏义导引》云:“认辨于此当下识刹那之上,
复次外内情器、世间及涅槃一切诸法,悉为自心升现之理,一如夜梦;此心体性空、
自性昭然、性相灿然而升现,如明镜中所现映像,于其所现之一切辨识其不可得故,
即离有无等一切戏论边见,此即是当下迁流之种种心无所颠倒之法性。
” 谓以现觉无别、轮回涅槃无别之见,就当下一念顿体其空明不二的本性,为彻却修习之要。
《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也说:“汝现前一念,即是本心。……

观照此住心无有无、无方所,不分别色空,亦无是非之见;……非由缚而解放,
本来解放;非妄想光明,本来光明;非妄想狂慧,本来智慧;非口说之见与定,
乃无见无定无可说法性心,本无定法,亦无定处,无入定无出定。
如是之定,自性无分别;自心光明而无光明之相;心量普遍,亦非妄想驰散之普遍;本来自在,
本来清净,如此真心,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刹那未离,特众生不自认知耳。”
  这与大手印的“俱生和合”可谓一致。

  第二,要门部不仅说六识皆是心性光明,而且说烦恼也是心性光明,本来解脱。

《云海论》云:“三毒五门六识诸境界,随显本来解脱住本元。”
与父母二续说烦恼即菩提系从转烦恼为菩提的角度不同,
要门部说烦恼当体为空明无别的心性光明,本来解脱,不劳转断。

  第三,要门部说真心虽然本空、普遍,而现前在肉体中有其住处。《九部中能破经》云:
“真心住肉光宝宫中,本来清净,非有非空,三身宫殿圆满自在,悲光显现。”肉光宝宫,
指肉团心,即心脏处中脉内。此肉团心光明,在妥噶中称“肉团心光”,一译“本心自在光”,
为法界本具六种光之一。真心虽住肉团心,而本无自性。

  第四,要门部心色一如,不仅说本心具五大五光三妙色,而且说真心之光明为有相的物理光。
在妥噶修持中,离执自证真心时,可由连接心、眼的“白柔脉”

外显为佛果三身境界及如孔雀翎尾、珍珠链串等种种光明。
《六百四十万偈自现经》云:“此光有四种:一、如孔雀翎眼形之圆空光;

二、定慧无二之法性光;三、自然智慧光;四、远通水光。此四种光,一切有情皆具备之。

”远通水光,指肉眼处所潜在的一种能见三身境界的光明。
妥噶法中以显现如虹霓或如孔雀翎翠色之“明点空光”及如金刚练线等光为“现见法性显现”。
《金珠经》云:“非妄之真心,于大乐门(头顶)现。”指出光明显现的处所。
妥噶法又说内心所显光明与外界所现五方佛及界清净光体性是一,当心本来具有的光明、
妙色及胜妙佛果境界全部显现,亦离能现所现之执时,方是心性光明的全体,称“法性穷尽显现”。

  关于心性,大圆满总结有三个双运或无别:一觉空无别,谓心体虽空而觉性不灭,
觉性亦当体是空。二明空无别,谓心体虽空而昭然明朗,惺惺不昧,明即是空。三现空无别,
谓心体虽空而能显现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境相,所现的一切本性空寂。
这三无别是一种本然如是的实相,又是一种本来具有的自然智。

  从本来圆满、不假造作的见地出发,大圆满证悟心性,以直体本来圆满,放松、自然、宽坦、
无作为要点,不背尘合觉、离妄觅真,忌作意对治,不起心立意以意识分别去融通本来无别的觉空、

明空、现空,唯以大圆满见直体心性本来圆满,俾令心性本具的三身五智等清净功德自然显现。

《大圆满心性自解脱道次第藏义导引》说:“于当下识之本身,不加整治造作,宽坦自然而置,
起任何念,均不作破立,于此之上,以凡常自理赤裸裸松缓而住,住于体性见解脱、自性知解脱、
性相自解脱,即为心之自性。”即重修有相光明、报身的界部、妥噶,也忌着相造作,
唯以宽松任运安住本元为光明自显之要。大圆满的心性论,在理论上与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义可以说各有千秋,在实践上确越超诸宗,可谓造佛学心性论的峰巅。

注释:①《宗教流派镜史》刘立千译本页34
   ②隆钦饶绛巴《实相宝藏论释》
   ③《大圆满心性自解脱道次第藏》

陈兵 :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196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研究员、博导,
兼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着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佛教气功百问》、《道教气功百问》、《道教之道》、《佛教格言》、《新编佛教词典》、
《生与死》、《重读释迦牟尼》、《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着),参编《中国道教史》、
《道藏提要》、《道教手册》、《诸子百家大词典》等。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
《法音》、《内明》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从事佛教心理学的研究,
带有佛教专业的博士、硕士生二十多人。 

 
相关论述
01.禅,密宗及大圆满
越尘集越尘集 二麻子 越尘居士专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4f06d0100jl7i.html




大圆满观偈:
无修无证无证者,无取无舍任运住
真实体性真实观,所显悉为本体性
法性自性互含摄,明体真常无生佛
瑜伽者于此认得,即是本来大觉王。

黄念祖上师开示:
根本智,也称为「法身见」。知一切法本明,就是无生明体。知道一切法是本明,
就是你本来妙明的真心,就是本来无生的明体。
我们大圆满法里头「真实体性真实观,所显悉为本体性」。

一切法所见就是本体性的法身见。「法性自性互含摄,明体真常无生佛」,都是本来明体,
这就是法身见。一切都是法身,明体真常无生佛,所以对待就没有了。
所见一切皆法身,所显悉为本体性,就是法身见,依这个修就成正觉。不用其他的对治,
不用转舍转得,不用八不等观察门,直接了当,比前面又简洁了。
八不观察-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这要懂很多很多道理才行。
现在直接了当,一切皆是法身,皆是本来明体,妙明真心。
就是所见一切皆法身,就不是转舍转得,把烦恼一点一点转成菩提。烦恼也是法身,
菩提也是法身,一切都是法身,没有两样。
所以顿、渐,就在「见」上决定。这就是法身见,
一切法都是俱生智慧,一切都是妙明真心,都是明体,都是法身。
法身是人人具有的,所以完全恢复我们的法身是最高的成就。
法尔如是,本来就是佛,不等你修才是。法尔、天然、自然,就是如此,一切法本来清净。
所以大圆满见就是一切本来清净,《心经》说的「不垢不净」,没有垢净之别,何以故?
它本来清净,本来就离开生死涅盘,离开取舍等等垢染,也就没有缚,没有东西给它捆住;
既然没有东西捆住,也就没有什么解脱;没有解脱,也没有什么叫修。本来就是佛,
也没有什么现在才证的,所以是无修无证。 「任运而住」,任着自然就这么而住。
「于自生自显之上,即修即行即果」,这些话虽然少,可以说是文字般若,多少反应大圆满见,
从这里我们多少可以体会一些,这是直观解脱法的殊胜之处。

这些都要从根上去提升它,还有人说:「我缠缚的很厉害,求求师父?」师父说「谁捆你了?」
缚就是捆,谁捆你了?捆你的人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叫出缚。无缚嘛,本来没有捆你的人。
既然没有捆,没有缚,也就没有什么叫解脱了。既然没有缚,没有解脱,也就没有什么叫做修了。
「无修无证」,这是大圆满见,是最高的见解,到了宝塔尖了。
「于自生自显之上,即修即行即果」,一切都是自生自显的,在自生自显之上而修,
不是在自己之外搞个什么的。修就是行,行就是果,这是同时的。
因果同时这是《法华经》的道理,《妙法莲华经》讲多重莲华,所以也叫《莲华经》,
不是西方世界莲花多,才叫《妙法莲华经》。
花多果也多的,只有莲花,多少莲花瓣就有多少莲子。

莲花另外一个意思是「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在烦恼之中不为烦恼所染。
更殊胜的意思是「花果同时」,花果同时出现,正是大圆满的意思,「即修即行即果」,
花一开小莲蓬就出来了。 像桃花、杏花不都是要等到花瓣掉了,才出果子。莲花一开花,
果子就在了。不但不等花开,在花中就有含苞未放的小莲幼在里头。因果是同时的,不是种了因,
以后再慢慢得果,因出现了,果就出现,「即修即行即果」,行就是果。
「大圆满者,诸法起时,刹那圆满。」这个圆满是刹那间都圆满,在大圆满里是这样,
华严也是一样。一真一切真,一位一切位,一地一切地,刹那都圆满。一处真了,一切都真了;
你证到一个位,一切位都证到了。

不可思议,超情离见。一切都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一就是多,一就是一切,
念了一个咒就具足念一切咒的功德,礼了一尊佛,就是礼拜了一切佛。
刹那都圆满,一切都圆满,因果都同时。

所以净土法门念佛时即是见佛时,见佛即是成佛时。不是某年某月,我才成功,
这就不是大圆满见了,先要这么信。你拜佛时就是成佛时。莲师马王法的观想,有一段观想礼拜,
观想我给十方诸佛顶礼,这是超情离见,同时十方诸佛也给我顶礼,不是只有我这样,
十方诸佛也这样,这就平等了,所以才说「生佛两泯即是佛,才相对待便成魔」。这是根本,
大家要好好去体会。

「中观见」的特点是不落边,所以才叫做「中」。
你要是一切皆空,就着空了,若认为一切都是实有,就着有了。
空有「不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不落空也不落有,
不落空边,也不落色边,这就是「中」了。
 
我们的自心自性不在这八不里头。我们的心本来无生,无生所以无灭,无所从来也无所去,
不是一也不是异。怎么不是一? 个个佛都有自己的佛土,也有自己的名号,
将来我们成佛也有自己的名号,也有自己的佛土,所以它不是一,
但是我们的法身跟一切佛没有两样,所以不是异。

我们在妄心阶段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不断不常,所以我们不说灵魂。
人死了,灵魂老是这样,就是常见。人死如灯灭,就是断见。我们阿赖耶识不落断常,
「非断非常,相似相续」,这八个字在阿赖耶识很要紧。

阿赖耶识是相似,这一生与前一生是相似的,这个时间跟下个时间也是相似的,
这个东西不是固定不变的,接续着,所以不断不常。

「中观见」不用转舍转得,不用舍掉什么,这个见解已经很正确。「俱生知见」
就是法身,所见一切皆法身,直接了当,相当于禅宗。当然禅宗的证悟也能通达大圆满见。

祖师诺那活佛也开示:大密宗的境界,即是金刚经的境界。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0-06-16 01:35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4 09:5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4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