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0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釋淨土群疑論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5 21:2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釋淨土群疑論
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大師所撰,
我還沒看完,
但當中有一段是【彌勒兜率淨土】與【彌陀西方淨土】之比較,
相當有趣,
謹提供參考:

問曰。
諸有學者咸知西方勝於兜率百千萬倍。然恐淨土是彼殊方。諸願生人恐難得往。是以古今盛德碩學高僧。咸謂難生。作兜率業。今既勸修淨土行。其義如何。斯疑最深。請除其惑。

釋曰。
此疑也誠深矣。古來盛德博通玄旨。探究內外。精閑大小。尚於此義猶自
躊躇。況僕下愚是非莫辨。豈能釋茲幽滯。辨之難易者哉。然尋諸聖典可以談其旨趣
矣。且如彌勒上生經明往生兜率之行。與觀經無量壽經稱讚淨土經等明修西方之業。
顯其同異。其義可知。然兜率與西方所修之行。有十五同八種異。一觀行同。二持戒
同。三十善同。四懺悔同。五造立形像有為功德同。六聖迎同。七稱念同。八禮拜同
。九迴向發願同。十讀誦經典同。十一往生同。十二見聖同。十三歸敬同。十四聞法
同。十五不退同。八種異者。一本願異。二光明異。三守護異。四舒舌異。五眾聖異
。六滅罪異。七重惡異。八教說異。一觀行同者。願生兜率者。上生經言。一一思惟
兜率陀天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願生西方者。觀經
言。寶地寶樹寶池佛菩薩等觀。一一觀察。亦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
名為邪觀。此即各隨所願。觀所生處天宮淨土依正莊嚴。此其同也。二持戒同者。上
生經言。應持佛禁戒。觀經言。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其同也。三十善
同者。上生經言。思惟十善。行十善道。觀經言。慈心不殺。修行十善。此其同也。
四懺悔同者。上生經言。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
淨。鼓音聲王經言。六時專念。五體投地等。此其同也。五造立形像有為功德同者。
上生經言。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無量壽經言。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
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花燒香。此其同也。六聖迎同者。上生經言。彌勒菩
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觀經言。阿彌陀佛放大光
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此其同也。七稱念同者。上生經言。若一念頃稱
彌勒名。觀經言。若一念頃稱彌陀名。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此其同也。八禮拜
同者。上生經言。禮拜係念。淨土論言。身業恭敬門。禮拜彌陀佛。此其同也。九迴
向願生同者。上生經言。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觀經言。以此功德迴向。願求
生極樂國。此其同也。十讀誦經典同者。上生經言。讀誦經典。觀經言。讀誦大乘方
等經典。此其同也。十一往生同者。上生經言。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
天。觀經言。如彈指頃。或言。如一念頃。或言。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
世界。此其同也。十二見聖同者。上生經言。值遇彌勒。觀經言。見佛色身眾相具足
。此其同也。十三歸敬同者。上生經言。頭面作禮。觀經言。即下金臺。禮佛合掌。
此其同也。十四聞法同者。上生經言。未舉頭頃便得聞法。觀經言。光明寶林演說妙
法。此其同也。十五不退同者。上生經言。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阿彌陀經言。眾生
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此其同也。云八異者。言本願者。往生兜率。彌勒本無誓願。往
生西方。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無願若自浮度水。有願若乘舟而遊。斯一異也。言光
明者。作兜率業。慈氏神光不來攝受。修西方業者。阿彌陀佛白毫毛孔圓光相好光明
等一切神光。皆照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光照如晝日之遊。無光似暗中來往。斯二異
也。言守護者。兜率業者。慈氏菩薩不來守護。西方業者。觀經言。無量壽佛化身無
數。與觀世音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稱讚淨土經言。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
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十往生經。佛遣二十五菩薩。常守護行人。有護若多人共遊不
畏強賊所逼。無護以孤遊嶮徑必為暴客所侵。斯三異也。言舒舌者。上生兜率。無十
方諸佛舒舌證。勸西方極樂。有十方種覺舒舌證誠。如兜率易往。淨土難生。十方世
尊何須證勸。斯四異也。言眾聖者。兜率之業無有眾聖守護。發願願生西方。即有花
聚菩薩山海慧菩薩發弘誓願。若有一眾生生西方不盡。我若先去不取正覺。斯五異也
。言滅罪者。上生經言。稱念彌勒。但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觀經言。稱南無阿彌陀
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斯六異也。言重惡者。上生經言。若善男子善
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觀經言。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斯
即造五逆罪。不生兜率。然得往生西方淨土。斯七異也。言教說者。言兜率易生西方
難往。此乃凡夫之輩斟酌佛經。窮之聖典。竟無經說。縱使道窮四果。尚昧衣珠。位
階十地。猶昏羅穀。況凡夫學侶正習未亡。見修兩惑何時暫捨。縱尋聖教。同諸模象
。豈得依之楷定為司南之語哉。然無量壽經自有誠教言。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此即佛教。顯然。斯八異也。上來同文十五。猶不可說於
難生。況異有八門。而乃說言難往。請諸學者尋理及教。鑒其難易二門。可永除其惑
矣。理窮聖教。於一法門。或讚或毀。皆是勸入道之方便。捨堅執之愚惑。今為此意
。請審詳之。
表情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5 21:30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問曰。
念佛言。少習學不難。臨命終人時極迅速。又加苦惱。不能多修戒定慧等
甚深佛法。未終之者於長時中更無苦以逼迫神慮。何意不觀空無相願。修眾道品廣學
一切甚深法門。而多勸眾生唯行念佛。有何義耶。

  釋曰。
行者一生修淨土業。非獨偏勸唯行念佛。然修行之者根有利鈍。學有淺深
。故經分定散兩門。人成九品差別。利根心靜之者。教修有相無相之觀平等甚深法門
。若鈍根散亂之徒。唯行三福三輩之業。匪唯偏勸念佛。亦修種種法門。如其不能廣
行。念佛亦生淨土。又念佛法門或深或淺。通定通散。大根少行咸得修行。定即始於
凡夫終乎十地。行念佛三昧甚深微妙。華嚴.涅槃.文殊.般若.大集.賢護.觀佛
三昧咸共稱讚不可思議。如善財童子。於功德雲比丘所請修菩薩之行。功德雲比丘唯
教念佛三昧之法。此即甚深之法也。散即一切眾生若行若坐。一切時處皆得念佛。不
妨諸務。乃至命終亦成其行。又修諸行往生西方。雖有聖言經文說少。念佛得往生。
其教極多。略申三五曉諸迷者。一如阿彌陀經。唯說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六方恒河
沙諸佛舒舌。共證念佛行者並得往生。觀經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三處經文
。咸陳唯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又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無量壽經又言。上中下輩
行有淺深。皆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得生極樂。又四十八弘誓願。於念佛門別發一願
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又般舟三昧大集賢護等經。教諸眾生七日七夜一心
專念阿彌陀佛得見佛。已請問佛言。眾生行何法得生淨土。阿彌陀佛報言。欲生我國
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即生我國。又鼓音聲陀羅尼經。亦教眾生十日十夜念阿彌陀佛。
得生佛國。又華嚴經說。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見彼臨終勸念佛。又示
尊像令瞻敬。又占察經說。若欲往生十方佛國。當念彼國佛之名號。即得往生。如是
等無量大乘經文。多說念佛得生淨土。今勸念佛。非是遮餘所修妙行。只是念佛之者
。多經勸讚。若行若坐。乃至命終皆得行斯念佛之行。將為穩便。故勸行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6 23:03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問曰。彌勒所問經說修十種念方得往生。一於一切眾生常起慈心。二於一切眾生
不毀其行。若有毀者終不往生。三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不殘害心。四發護法心不惜身
命。五於一切法不生非謗。六於忍辱中生決定心深心。清淨不貪利養。七發一切種智
心。日日常念無有休廢。八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憍慢心謙下言說。九於世談話不
生味著心。近於覺道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十不生憒鬧散亂之心。正念觀佛除去諸想
。准此經文十念自別。如何乃以十聲稱阿彌陀佛而得往生。豈不錯矣。
  釋曰。往生西方行門非一。或有三福。或十六觀。或九品往生。所業各別俱悉得
往生。淨土受生。彌勒所問經。自陳十種往生之法而亦得生。觀經自說下品下生臨命
終時稱佛十念而得往生。各是聖教。互說往生淨土法門。皆成淨業。何因將彼為是。
斥此言非。但自不解經。亦乃惑諸學者。譬如入流九品。縣尉後宮。或能精熟一經。
或為進士之學。或為流外勳品。或為七色出身。或作十年品子。皆得入流。悉為丞尉
。豈限一業作文林郎業。往生亦復如是。非唯一行生彼西方。故定散兩門備在觀經之
說。三輩修福出自無量壽經。唯念佛名。蓋是阿彌陀教。或持大乘妙典。或復孝養二
親。世出世之善根。定非定之二業。只作兩持身口二善俱生淨土。豈局一門。子須廣
讀眾經開生正信。何得唯觀一經。即作司南之論。將餘聖教並非往生之因。何其惑也
。又修因有萬輩。得果有多階。不可限以一因果無異類者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6 23:04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問曰。既言淨土無女人。如何鼓音聲王陀羅尼經。說阿彌陀佛其國號曰清泰。聖
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於中充滿剎利之種。父名月上轉輪聖王。其母名曰殊勝妙
顏。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無垢稱。智慧弟子名曰攬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魔王名
曰無勝。提婆達多名曰寂意。若無女人如何有母耶。
  釋曰。今為三釋。一釋云。佛有受用身變化身。觀經說者。是受用身。鼓音聲王
經說者。是變化身也。又受用身中化分段生死諸位菩薩。現胎生身有父母等。化變易
位現化生身便無父母。二釋云。此父母城邑等並是諸功德法。如維摩經說。智度菩薩
母。方便以為父等。亦以諸功德作種種人名。說種種法。如文殊師利於覺城東遇善財
童子。此覺城東還是功德名也。此亦如是。以諸功德為父母等名也。言國清泰者。此
顯如來最清淨法界也。性淨曰清。體寬稱泰。萬德依止故言國也。其城縱廣十千由旬
者。此顯如來大圓鏡智也。其智具含十智。能有十力。因十度成故名十千由旬也。於
中充滿剎利種者。剎利種王種也。鏡智之中有於法王恒沙功德諸法種子。故言充滿剎
利種也。父名月上者。此金剛三昧也。夫月以破闇為能。三昧除惑為用也。轉輪聖王
者。夫金輪王尊諸粟散。金剛喻定勝餘三昧也。殊勝妙顏者。夫一身之中顏面第一。
六度之內般若稱尊。般若殊勝為大師之母也。子名月明者。佛喻於日。光明第一菩薩
功德名之曰子。次稱月明也。奉事弟子名無垢稱者。此顯如來平等性智。常觀鏡智名
為奉事。不與惑俱號無垢稱。智慧弟子名攬光者。此顯如來妙觀察智。一切諸法無不
明了。故曰攬光。神足弟子名大化者。此顯如來成所作智。起身語意種種變現。故名
神足。此三智也居鏡智之後名弟。從鏡智而生曰子也。魔王名無勝者。此顯如來大悲
功德也。佛以大悲憐愍含識。常在生死拔苦有情。魔樂生死。故曰魔王。此大悲超二
乘之悲上。故名無勝也。提婆達多名曰寂意者。煩惱喧動惱亂行人喻於調達。如來觀
諸煩惱即是涅槃。故提婆達多名為寂也。此乃約諸功德。以立父母等名。非是淨土之
中阿彌陀佛別有胎生父母也。三釋云。如悲華經等說。諸佛成道於淨穢土。所現成道
種種不同。或有菩薩。於彼國生修菩薩行。即於彼國成等正覺。世界不變。名號與劫
亦無有異。或有菩薩。於彼國土生。即於彼國成等正覺。世界不變。名號與劫更別立
稱。或有菩薩。於彼國生修菩薩行。即於彼國成等正覺。當成佛時世界即變勝前世界
。名號與劫悉皆改轉。如觀音授記經中具說。或有菩薩。於此世界生已。往他世界成
等正覺。具如悲華經說。此並菩薩因中發願不同。故有如是差別。又如諸經中。或有
菩薩。童子出家成等正覺。或有菩薩。納妻生子。棄捨五欲成等正覺。或有此世界生
於中成道。有他世界生他世界成道。如法華經說。如龍女。於此娑婆世界畜生道生。
後往南方無垢世界。捨彼女身即成男子。成等正覺。又花光如來是於胎生。於淨土中
成等正覺。故經言。佛為王子時棄國捨世榮。於最末後身出家成佛道。以此准知。花
光佛於他世界受於胎生。於淨土中成等正覺。若非胎生。寧為王子。棄國捨世榮也。
今阿彌陀佛亦爾。於清泰國受彼胎生。於極樂國成等正覺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8 22:5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問曰。如舍利弗大目連等。所得五通不越三千大千世界。如何生彼凡夫。即能下
至見聞神通等。超過百千萬億諸佛世界。以此准知。往生淨土者。皆是大根大行菩薩
往生。非是凡夫所能生也。
  釋曰。此義不定。不可以穢土聖人所得五通勝於淨土凡夫類也。只如北欝單越定
報千年。何妨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劫得有中夭之者。豈以天業報長。不許有中夭之
壽。淨土亦爾。雖是凡夫。以受生業勝。或淨土報強乘佛本願。或託聖威靈。或資生
緣好。或獲大乘妙定。緣此得通。勝此方聖。何所怪也。又五趣中陰將求受生。所得
業通超二乘修得神通。何妨淨土眾生得通勝於此聖也。故經說言。聲聞獨覺無漏善根
。不如初心始業菩薩有漏善根。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08 23:0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823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