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20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eyond1024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 用怀疑的心读历史
有时还真感谢陈寿,不管是一手史料不足,或是本身史才有限,总之留下不清不楚,漏洞很多待补的三国正史,偏偏这段历史又如此迷人,后代子孙穷经(不一定皓首)考史,写出一篇又一篇的翻案或考证文章,在网路贴文,在学术论文。

  历史这东西真麻烦,真的会变成假的,假的会变成真;黑的会变成白的,白的会变成黑;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会变成好。如果历史本身的记载错了,就得靠专家学者考证,找出真相;可是有时候白纸黑字并没错,而是后人解读错了,以讹传讹,一路错下去。这个部分,每一位读历史的人都可以发现里面的玄机,藉着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一路追索,寻找真相。

  又要说秦始皇了。我们对秦始皇的认识,主要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记载秦始皇坑了四百六十余人,史记用的都是「术士」。从头到尾并未出现「坑儒」。原来,秦始皇极度缺乏安全感,他希望辛苦建立的大秦帝国绵延不绝,也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他沈迷于神秘主义,一大票号称精通神仙方术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术士或方士,受到宠信,他们入海,寻找仙岛,拜访神仙,求取不死之药。这些方士,凭一张嘴,长年下来,不死仙药求不到,蓬莱仙山找不着,怕皇帝怪罪,怕骗术被揭穿,就私下诽谤秦始皇,并且相继逃亡。秦始皇怒不可遏,派御史审讯查办。受牵连的方士互相告发,到最后黑名单共四百六十余人,全部被活埋。

  这件事发生在秦始皇焚书的第二年,「焚书坑儒」成为秦始皇遗臭万年的罪名。

  把「坑儒」跟秦始皇套在一起的,是西汉昭帝始元六年,秦始皇去世后一百多年反对儒家的御史大夫桑弘羊,他在盐铁财经大辩论时脱口而出的。(见《盐铁论》)

  到此已经很明白,秦始皇坑杀的是方术之士。但为什么变成坑儒呢?因为秦到西汉,方士和儒生身分经常合而为一,儒家的主流派其实是黄老派。从秦朝到西汉,儒生的定位,和后人印象中的儒家学派知识份子,有颇大的距离。

  所以,秦始皇坑儒,说对也不对,说不对也对。所要认清的是,秦始皇杀害的,并不是整天吟诗诵经的文人雅士,不是整天关在书房研读孔孟学说的知识份子,而是口诵孔子学说,编造神仙方术的一群人,这些方士不是不识字的草包。我们不能骂说,秦始皇把天下读书人都抓来杀掉,这样以讹传讹,是不对的。

  翻开《史记》,心里有所怀疑,检查更多的资料,我们就不会人云亦云,以为秦始皇时代的知识份子都死光了。很多历史,其实不用太多的学问,我们稍用点心,就会发觉有问题。

  例如,读到中国近代史国共内战这一部分,依照课本和许多文宣教材,咦,国军这么英勇,治军这么严明,怎么国民党政府会把中国大陆这么一大块土地丢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台湾等小岛,查一下课本,喔,都是一个叫做马歇尔的美国人害的,他不该调停,让共产党有喘息而反败为胜的机会。就这么简单吗?

  好比美伊战争,两边报出来的新闻许多完全不同。这不是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和美国CNN两者观感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报导的事实相反,但真相只有一个,美军攻进巴格达没有,海珊跑了没有,只有一个答案,美伊双方有一边不断在说谎。现在的新闻,就是以后的历史,变成史料后要翻案就难了。可见历史有多少不合理、或者做假、或者错误的地方。

  我们如果只读《韩非子》、《庄子》,会读到书里有一个很笨的人,叫做孔丘,也就是孔子;如果我们只读亚森罗苹系列,会读到书里有一个很笨的人,叫做福尔摩斯。但是读《论语》、《孟子》,孔子多伟大;读《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福尔摩斯多厉害。书不多读是不行的,但还得用怀疑的精神读历史。

  怀疑是必要的,这世间无奇不有。你以为不可能的,偏偏可能是事实。前阵子看到一则国际新闻,说一九三九年五月十四日母亲节当天,秘鲁有一名五岁,名叫琳娜的女孩,腹部肿了起来,家人以为是肿瘤,不料一个多月后,产下男孩,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妈妈。如今琳娜已六十八岁,由于秘鲁政府食言,当年说要给她补助的承诺跳票,琳娜把事情说了出来,这故事再度受到世人注意。

  琳娜出生于安地斯山村落,家中有九个小孩。她两岁半就有月经,四岁八个月时怀孕,迷信的村民认为有蛇在她体内,父亲被怀疑乱伦而一度入狱。没有人知道她怎么怀孕的,七个月又廿一天后,剖腹生产,生下的男婴,取名为吉拉多,他在一九七九年四十岁时过世。琳娜的故事记载在医学教科书上,经美国妇产科学院证实确有其事,不是道听涂说,不是神怪传说。只能说这世间怪事太多,何况历史几千年下来,太多奇奇怪怪的事。「多闻阙疑」是很有学问的一句话。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1-07 01:0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64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