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0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達人奇兵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天使獎
頭銜: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鮮花 x35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資訊交流][資訊] 動物界的魔法? 鴨子孵雞蛋 海豚救鯨魚 母獅養羚羊
更新日期:2008/03/15 09:19 ETtoday旅遊村賴芃縈編譯

有關於瓶鼻海豚適時出現搭救抹香鯨母子迷航擱淺意外,這件事情震驚野生動物保護界,這是一起「動物互助合作史」上,最令人讚嘆的一項紀錄。

就在當時已經花了一個半小時,極盡任何方法,希望幫助抹香鯨母子返回深海,卻無法成功的野生動物保護者,看見海豚「莫可」只花了幾分鐘的時間,就輕鬆把抹香鯨母子「勸」回大海。

瓶鼻海豚「莫可」,經常在紐西蘭馬希亞沙灘出沒,在當地小有名氣又不怕生,這次無私的行為,「義舉」成名。

動物行為研究學家表示,成年動物,除非給予利誘,否則很少會做這樣的事情。事實上,這樣的行為背後,存在著謊言的可能性,但是大家喜歡看到這樣的表面行為。就像是,小狗餵養小貓咪、貓和小老鼠成為好朋友;甚至我就聽說過,母獅子撫養了一隻小瞪羚孤兒。還有烏鴉餵養一隻小貓。

世界上有很多時候,可以用相當簡單的說明,便可解釋出其背後道理。這是動物學習過程,所謂的「印記原理」,這在動物行為,經常會發生,尤其在動物成長過程中。而這樣的行為,有時候是因為動物自己本身的錯亂。

舉例說明:曾經有莫斯科動物園的公熊貓要和倫敦動物園的母熊貓聯姻,兩隻熊貓相親後,公熊貓對母熊貓非常有興趣,頻頻示好,但母熊貓卻擺明沒興趣,即使公熊貓很努力,想要擁抱母熊貓,但是總是被拒絕。

這就是「印記原理」的影響,由於母熊貓從小被人類飼養長大,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熊貓,看到對象是毛茸茸,黑白粗糙的公熊貓時,內心是無法接受的。

還有狐狸吃掉了母雞,留下了雞蛋,結果鴨子孵化了這些雞蛋。當母鴨要教導小雞游泳時,小雞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許多科學家都再再說明,「跨物種合作行為」最終將導致滅亡。而海豚莫可的行為,動物行為學家的解釋是:瓶鼻海豚「莫可」很可能把擱淺的抹香鯨,以為牠們是海豚。


↓海豚英雄莫可,可愛模樣很討喜。


來源處: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5/17/vdmb.html
資料參考:英國每日郵報、美聯社



寬心待人 輕聲細語 做事細心 規規矩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8-03-17 11: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78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