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處觀心無常
From:
http://www.baus.org/baus/newsletter/...mpermanent.html作者:
張貴人 (美國)
觀心(objects)
心摸不著、看不到、微細、變化快如電光,怎麼觀察呢?
當以「身念處」作為跳板,修習再修習、分解和抉擇,確定色法的變化及生滅,次第澄清色法,解開色法。
觀身念處有兩條路可走,第一:當色法變得極清淨之時,非色的名法也隨之明瞭;
第二:就身念處繼續走下去,也可見法性(true nature),即修習到「斷遍知」階段(十二緣起法「觸」處斷緣起的階段) 時,將超越觀念、破相續密集,此時色法如同分子破裂或變成色聚(particle),再觀其十八完色,如觀腹部呼吸的息變成粉碎和微振(crushing and tiny vibration)現象,最後將達到「身行安息」(cessation of body formation),內外器界撕空粉碎,証到人無我(空掉補特加羅)。
觀心無常過程
一、 內觀身念處
包括內觀色法的四大,直至成熟的色法生滅--色無常」任何內觀四界差別禪的修行方法,首先觀察分佈全身觸覺神經,所顯現的身的覺受(physical sensation),但不少人誤以為觀此身受即是觀受念處或是一種心的感受(mental feeling)。 不管它是1.以腹部呼吸當主要所緣(primary object),2.或是一吋的掃瞄全身,3.或是以正確安那般那念的由止轉觀,4.或是行禪時觀腳部的身受(physical sensation),雖然開始入門所選擇的主要目標不同,但到了能觀之心(noting mind) 能契入目標,也就是說能任運「觀」或「伺禪支」時,那么從全身的任何一點進去,不管用什么內觀法,所觀到的色法四大變化及生滅現象都是一樣的。 選擇所緣目標只是預先訓練猿馬之心安定下來,也就是「覺」或「尋禪支」的運用階段。
禪師提示除頭部以外把全身當成一個working domain,交錯、覺醒、靜動地,不要有上下左右內外的觀念,慢慢掃瞄、觀察,那個地方覺受最強,就switch到那個地方去。四大中最明顯的風大,於坐禪時會把身體挺住,讓全身輕如樹葉,身體那裡有酸痛或血液循環不好,風大自動往那邊去,像超音波按摩似的沖擊,酸痛將如冰塊溶化或溫熱電流般地消失。此時所觀到的色法生滅,諸如體內車水馬龍流動般的血液、腹部呼吸的各種型態變化、心臟張縮脈動,都是成為剎那振動、快速生滅的。 四大可以說是一種能量,四界差別(或稱一差別) 的生滅即是色法的實相。
二、 成就 剎那定---進入內觀 心念處
在止觀平衛、止觀同時發展的毗缽舍那道上---Vipassana track,隨著觀力的進步,定力也跟著相對提升,歷經喜、樂二禪支(形之於外為身喜--joy,形之於內,心中寧靜的喜悅為心樂-tranquility)。觀心念處時,就好像拿鏡子反映自己內心的花花世界,一節二個小時坐下來,非常消耗心力和精進力;精進力不足的話,雖然定力很強,卻也無法於一定點上直接契入(one-pointed vortex penetration) 真實法而入定。 為了達到五根、五力平衡,禪師鼓勵:「延長坐禪時間以加深定力,行禪時身心要更加放鬆以提升精進力和念力。」 (筆者體驗,在身心鬆軟時,快步行禪或爬山,並不感覺消耗體力,反而有一股前進、再前進的精進力油然生起)。 五根、五力平衡時,入剎那定就很順利了,粗的、細的色法觀得一清二楚,入定後名(心)法自然生起,無須強求,同時,色法也成對的跟著生起。此時,觀名(心)法,或繼績觀色法,任你選擇。
五根、五力---信、精進、正念、定、慧 的平衡關係,可用一個十字圓輪來說明,精進和定是相對的一組,禪師們特別強調要隨時隨地保持這一組的平衡,另一組是信和慧,這一組到最後自然而然會平衡,勿須強求;然而,十字圓輪中的軸心卻是由正念(mindfulness)來帶動的,它扮演著檢驗、提升、與平衡諸根力的功能,是最為重要的。在觀心念處階段,正念自會發展成直下當下的覺知,它是一種心境(mental state)、一種活生生的哲理(living philosophy)。 簡單的說,正念是有止有觀的綜合心識狀態,而不是一般倫理道德層面的慈善、正當的念頭;簡單的說,正念是一切時中皆保持著一顆受捨和包容心,直下契入色法、心法所展現的自然現象。
三、 內觀心念處---超越觀念的「心無常」
上面提過,身念處包括內觀身體的覺受、四大變化、色法生滅、至成熟的「色無常」;隨著觀力、定力漸增,達到五根、五力平衡時,將入剎那定、進入內觀心念處或可繼續內觀身念處。
內觀心念處初階,眼皮與眼球之間自然呈現像看電視畫面那么清楚的心識活動,而以光和形狀展現出來。 光的展現:觀到五蓋等不善心時,猶如觀心的氣候一樣,當心逐漸清淨時,心澄澈明朗,其亮度強烈似探照燈在眼角照射,最後變成光點,以光速般地破眼激射出來,夜晚黑漆中更是明亮。定力有透視、放大、發光的能量得到了証明。 形狀的展現:有色法的運動速度和心法的運動速度兩種。 色法的較慢、較固定地上下掃描,而心法的極為快速又不斷地變化形狀,它可以從約150度的搖擺到360度的旋轉,速度愈快光度愈強,最後變成光點,迅速閃爍、振動生滅。 此時,色法的生滅從下半身往胸部擴展,而心法的生滅則從頭部往下移動,兩者結合一起時,變成心法剎那生滅在全身運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目標,皆是生滅無常、無歸依處,筆者初次嚐到心苦的苦諦,不禁落淚。
禪師提示:「不要執著於光和形狀,要注意觀色法的覺受變化(the change of sensation)和心法的運動變化(the change of movement)。」 筆者特別寫出來,也希望修習者不要執著它們。 到最後,色法、心法的實相都是生滅不已;再說,名法的剎那生滅那么快,又如何觀到其間的運動變化呢?筆者想到「五禪支」中的"one-pointed concentration"和只要切入任何一點,現象就會被定力放大,會被觀力解剖的經驗,於是選擇移動最清楚的一點作為焦點切入。果然有一大堆粒子聚集在一起,其顏色就如計時砂粒,接著粒子本身快速閃爍生滅,又像河流般地快速流動,光亮得連成一片。 Interview時,禪師微笑地再鼓勵:「再追下去,看看粒子如何閃爍生滅。」
粒子的生滅才是心法的實相--「心無常」。 之前所看到的光和形狀之各式各樣變化,都是由粒子的生滅變化而來的,也是隨各人經驗、想像、主觀的認知而顯現的。觀到各式各樣變化的光和形狀的心法,雖是直觀的內觀智,但還是帶有觀念性的;要超越觀念,看到真實法之內觀智,才是現觀。
大念處經 與 正念的內涵
《大念處經》 或稱「四念處」,是止禪和觀禪的結合,所以又稱為「毗缽舍那觀」(Vipassana);這是佛陀親自教導,又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地強調的止觀禪修法 (詳見《長部尼柯耶》第10經和《中部尼柯耶》第22經,以及《相應尼柯耶》)。 橫貫此經的「正念」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體証"有生有滅"緣起法的 正念(英文習慣用字是mindfulness),也就是如何了解心的「知遍知」(understanding of known);有生有滅的緣起法,因果相續,是本文所述的於「受」處斷十二緣起的"正念之心境"(the mental state of mindfulness)。
第二層次是,體証"即生即滅"之「三法印」的「法住智」(或內明,英文的習慣用字是clear comprehension),也就是調伏心的「審查遍知」(act of understanding);即生即滅之「三法印」須直觀而現觀地(reflection without thinking and reasoning) 行解於日常生活中,心自由自在,回歸本然。
第三層次是,聖者之流、出世間八正道之 正念(英文用字是independent),也就是解脫心的「斷遍知」(abandon of und! erstanding),也就是身、口、意「三行安息」(見《中部尼柯耶》第43&44經) 的「涅槃智」;「三行安息」的開展為行捨、不動行、無分別、無畏施的同義別名;此心境是"唯有作用,不再感果;法塵滾滾,行捨微笑"。
順此,筆者以個人體驗記下修習正念的三個要領:
1. 身鬆:尤其在觀心的階段,更要放鬆,猶如入睡前那種輕鬆又清醒的狀態。坐禪時,身體鬆到像一片葉子浮在水面的那種輕細的動態平衡;而行禪時,雙腳仿如行雲流水般柔軟成片的與身受(physical sensation)融合在一起。 2. 心軟:,當心清淨時,能觀的心是一種澄澈(clarity)、柔(flexible) 且軟(soft) 的心識狀態。進入觀心、啟開內心世界時,首先觀到心的氣候 (觀, 就像在看無聲電視一樣的清清楚楚);完全清淨的心仿如晴空萬里,而昏沈的心則像烏雲遮日,掉舉的心則像煙雨濛濛,貪婪的心則像磁石般的吸著,慎惡的心則像熱灼般的熾烈。由此,讀者當不難相信,能如實內觀到五蓋的特相而能拔除掉它們的話,心識狀態就可從有情的欲界,晉升到禪界天的色界,再由修習四無色定而晉升到無色界---即心識可以不依色法而存在,擁有所謂的神通力了。
3. 直下的覺知:即純粹(bare)的觀察,其意義很深的! 禪師的口頭語是:"Treat all the objects equally (對一切法塵滾滾的現象保持捨心), as friends (包容心)。" 禪師的這句口頭語含蘊著「四不」的訓練! 1. 不期待(no expectation),其有三層含意:a.有執取才會產生預期之心,b.心滑溜溜,要抓抓不到,反讓心變得僵硬;c.心變化無窮,以自我觀念、經驗來囿限它,反而是障礙、無法見到實相;2.不以自我為中心(impersonal),「我見」是根本煩惱所在,是一種邪見,讓自已當個觀眾反而自在;3.不判別(no judgement);不抱怨(no complain),3與4兩者是「我慢」的煩惱,實相法是絕對的,並不存於好與坯、高潮與低潮的相對觀念裡,如無判別之心,以捨心、包容心對待,又何來抱怨?
如以不同的名相來說明正念的心境(mental state),可以是「放下、再取」。 然而真正要放下的是執取和我見等根本煩惱,而非財產、生命等物質。放下之後再取,才能顯出積極的「八正道」的「正業」(right action)。
念頭過程 與 十二緣起
剎那定在觀心念處的初階,便能很清楚地看到微細的念頭不斷,像絲蜘、暗流一樣。 禪師說:「這有什么不好呢?看看它們如何生起啊! 痛來時觀它如何消失,念頭來時觀它如何生起; treat all the objects as friends, knowing the processes of the thoughts。」可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2500多年前,就有沙門以佛陀教導的止觀當儀器,體証了「心的經驗科學」(Empirical Science of Mind) 而寫下至高實相法之《舍利弗毗曇》衍生的《阿毗達摩義論》,其「心的動態分析」中的「心路歷程」就是在描述念頭如何生起 (a thought process)。 當六根與外境接觸,生起六根識的「觸」開始,六根感覺神經以微振生滅方式傳遞信號,這即是《阿毗達摩義論》裡所說的「無因異熟心識」;大腦(意根) 接收到信號後,經由個人的經驗、觀念等而認知(decoding)信號,這就是「有因異熟心識」---造業感果,而產生念頭,完成一個心念的過程。
《中部尼柯耶》第一經「根本法門經」(The Root of All Things),正是在描述「心路歷程」中的「有因異熟心識」的認知過程(a perception process)。 由於我見(邪見)觀念的形成,而傾向以自我為中心,向外畫圈圈、分別心、佔有欲等,然後產生我慢和執取。 所以,我見、我慢和執取三個不善心,是人類的三個根本煩惱。
剎那為佛法的最小計時單位。心法一次閃爍,即一個剎那,或一個當下,卻包含了生、住、滅的過程。 一個剎那約有0.015秒的暫留時間,剎那剎那地相續因果關係,就是《阿毗達摩論》裡的「廾四發趣法」的展現,也就是一組法產生另一組法(moment to moment);幾個剎那相續構成一組色法或心法的現象過程(the process of phenomena),一組過程產生另一組過程(process to process)。 這些過程相續之間構成的因果關係就是十二緣起法的自然法則,比如,17個剎那形成一個念頭(心法/thought);念頭之後,生起另一組剎那生滅的色法,如一舉一動的身的覺受(physical sensation)。
這些念頭和一舉一動的因果關係便是十二緣起法,它是活生生的! 《清淨道論》與《阿毗達摩論》描述十二緣起法和廾四發趣法的身心現象,把佛法講活了。這因果相續之間的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意指這一個剎那的滅,變成下一個剎那的生,這中間沒有一個實有的東西存在,所以也無作者、無受者的無我相了;因此,心路動態分析中的離路,即兩世之間生與死的關係,沒有一個所謂的中陰身或心識停留存在著。
身與心的關係 有二層意義:除了上段提及的身心緣起法外,另一層意義卻很少被指示出來;即內觀禪修習途徑上,心清淨(定)自然會帶動內身清淨(慧地)以及外身清淨(戒);具體的說,在內觀禪密集修習中,止、觀同時平衡發展的身心狀態,會自然地帶入日常生活中,而且是戒、定、慧三者同時進階的 (step by step at the same time),不須要先建立定後才修慧,也就是英文所形容的clear comprehension or automatic reflection,這比起正念的第一層意義mindfulness範疇更深廣。例如,身法方面所觀到的四大變化、生滅法、入定前舉步沈重、帶磁性的覺受,或心法方面所觀到的光和形狀,均或多或少 (筆者的經驗約是70%) 會呈現在日常生活中。 筆者體驗其原因有二:1. 一切都是心在作主,身也就跟進; 2.法相、法性本來如此,心專注(有止)、心夠細(有觀)的話,自然會現起。Interview時,曾向禪師求証,禪師平白的回答:「沒錯啊,欲界有情眾生被蓋障所覆,所以就觀不到自然現象。」
結語
〈七車經〉的第三清淨--見清淨,即為內觀智慧禪之十六觀智的第一觀智--身心辦別智;也就是如實體証 能觀的心與所觀的目標--色法、心法,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成對的、剎那不停的生滅,身與心相依不相載。第四清淨的度疑清淨,即為第二觀智--緣起法,也就是如實體証生生滅滅、因果相續流變。 透過身清淨與心清淨而了知身心關係之觀智,能直下的與日常生活結合一起,便成就「法住智(緣起法性常住心中)」,也就是內明(clear comprehension)之意。 如此,佛法才算真正落實與運用於日常生活上。 禪師說:「法,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煩惱,而不是拿來爭辯的。」
佛陀的教法與外道不同之處,就在於四念處(毗缽舍那) 的止觀平衡。 四念處的正念,除了是五根、五力平衡運轉的軸心外,也是七覺支、八正道的檢驗器(sensor),是成就七覺支、八正道的主要管道。所以佛陀在《大念處經》開宗明義地說:「這是唯一的道路 (The Only Way)。」 佛陀臨入滅時,斬釘截鐵地告訴最後一個來求法、皈依的外道:「唯我沙門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 (見《長部尼柯耶》遊行經) 。」 因為其他法門有止無觀,或止觀不平衡故。 這清淨、美妙的「阿含道」---解脫聖者之道,佛陀與他的直承聖弟子們都已走過、體証了,後人何須再復雜的探討、爭議其究竟不究竟呢?難道我們比佛陀和聖弟子們更絕頂、更有智慧嗎?
《清淨道論》序論開宗明義: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定)與慧(觀),有勤智比丘 *,彼當解此結(煩惱)。願與佛弟子們共勉之。( * 見輪回而生畏懼者稱為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