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度假天堂~宿霧
關於菲律賓宿霧(Cebu)的故事,得從一張地圖開始。 靜謐的深夜,
指引航海旅人的星光在天空瑩瑩閃動,
宿霧市區Water Front飯店的侍者Arniel指著天花板的巨幅地圖,
向我娓娓道出宿霧的過往。早在16世紀,同樣的夜裡,
由百餘個島嶼組成的宿霧,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城,
位於菲律賓維薩亞斯(Visayas)群島中心,素有南方皇后市(Queen city of the South)之稱。
「宿霧」一名的由來,意指當細微的晨光從天空乍現,
總會伴隨渺如薄紗的雲霧,即便是現在,
在當地仍能感受到當年航海家與它相遇時的驚豔與感動。
翡翠島嶼的殖民歷史
許多人說,菲律賓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國家,它的文化特色就在於「沒有文化」,
這實在是因為菲律賓的殖民歷史,所塑造出的獨特文化性格。
16世紀以前,歐洲行至中國、阿拉伯的商旅,早與當地居民有熱絡的商務貿易往來。
所以,當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所率領的遠征船隊,在1521年首度登陸時,
就相當驚訝於此地的繁榮富庶,及自然景觀的豐饒美麗,
因而以當時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將此地命名為菲律賓島。
鑑於菲律賓位處重要的戰略地位,1571年時,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了殖民政府,
自此,這一串串散落在湛藍大洋的翡翠島嶼,開始了長達三百多年的殖民命運。
曾經,渴望獨立自由的菲律賓人在1896年發動革命,並於1898年宣佈獨立,
但短暫的共和之後,旋即被美國統治。二次大戰期間,日軍曾短暫佔領此地,
隨後被美軍收復。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終於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而數百年來的殖民光環,卻深深地影響當地居民,從看得見的生活環境,
到看不見的思想模式。
西班牙殖民風情
![](http://www.books.com.tw/magazine/item/worldgeo/pic06.jpg)
禮拜天早上,走進宿霧市區的聖嬰大教堂,
教堂內供奉了一尊據說是當年麥哲倫從西方帶來的幼年耶穌像。
男女老少,大排長龍,為的就是能有短短幾分鐘,向置於玻璃罩中的聖嬰告解。
教堂外立有「麥哲倫十字架」,相傳是為了紀念第一位信徒誕生而設立的巨型十字架,
早期人們相信只要服用削下的十字架屑即能治百病,十字架頂頭逼真的天花板壁畫,
就著天光,彷彿重現當年十字架立在這塊土地當時所帶來的光芒。
30年前的菲律賓,人民生活比台灣還富裕,但隨之而來的天災、人禍,
讓整個國家不復往日的光景,現在當地人謀生不易,
才會造成每年有大量的人口遠渡重洋出外工作。從既有的繁華到現今的落沒,
菲律賓人的驕傲與不解,在消褪的光環中掙扎。家家戶戶幾乎都供奉的聖嬰像,
就成了他們生命希望的唯一出口,而在祭壇旁微微風動的燭光,
像是要在未知的旅途中引路。
美國引進的制度及規範
在美國接管菲律賓的期間,曾引進民主制度、推廣義務教育、從事基礎建設等,
後續的影響仍能從當地人生活中看出端倪。
他們相當重視教育,大部分人幾乎都擁有大學學歷,而且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
雖然官方語言為菲語Tagalog,全國也因部族與區域的不同而有八十種以上的地方語言,
但英語的使用仍相當普遍;而民主制度的深植,不僅影響國家政體,當地人彼此間和善、
傾聽的溝通模式,亦充分流露出尊重、平和的精神。
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
![](http://www.books.com.tw/magazine/item/worldgeo/pic04.jpg)
宿霧附近的海域也是舉世聞名的潛水地點,
如Bantayan、Moalboal、Pescador、Badian Island等地都相當適合潛水,
觀賞美麗絕倫的珊瑚礁海景及魚群。搭乘當地著名的螃蟹船前往漁夫島,
沿途船家還會尋找幾顆生鮮海膽,沾著哇沙米與醬油,讓遊客當場嚐鮮,
算是一種相當特別的體驗。
除了海域奇景外,薄荷島尚有神秘的巧克力山丘陵及可愛逗趣的迷你眼鏡猴,
![](http://www.gogofun.com.tw/images/ceb_042.jpg)
牠的身型只有手掌大,尾巴比身體還長,兩顆圓滾滾的大眼睛相當惹人憐愛。
宿霧,在這個迷人的國度裡,數百年來,時間似乎沒有在此地留下太多刻痕,
異國殖民風融洽地並存,人民溫煦和善的性情及原始美麗的自然,
都值得人們再次依循當年麥哲倫的航徑,揭開宿霧神奇的面紗。
(責任編輯:魏瑩華)
宿霧~也是菲律賓的第二大都市.更是一個度假天堂
許多菲國有錢的名人.都在此蓋有別墅.或度假小屋
現每星期有二航班.由中正機場飛往宿霧的直飛航班
當地治安良好.國民所得高.
並有二個國際級的賭城.夜總會....娛樂設施.
是國人度假最佳的選擇之一.
搭飛機只要2小時20就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