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的進展,進入廿一世紀後,往往不再是實驗室裡偶然的意外,反而是經過設計的導引推動,政府與大公司更常常會採取比賽的方式,設定目標,激發創意。
這些比賽,大家耳熟能詳的是日本的機器人踢足球,以及澳洲太陽能賽車,然而國際上最令人矚目的三種花大錢的熱門競賽,就是機器人車競跑、火箭機、以及天梯,一旦在比賽中贏得勝利,利潤豐厚的合約隨之而至,科技的突破因而達成。
繼以「安薩里X獎」千萬美元獎金促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完全由民間出資的次軌道載人太空飛行後,航太工程師暨富豪企業家戴曼迪斯,再次扮演民間航太科技研發推手,成立「火箭競速聯盟」(Rocket Racing League),藉由舉辦火箭推進飛行器競速大賽,號召各年齡層志同道合人士投入新型飛機與太空船的設計研製。
火箭競速聯盟首波重頭戲九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登場,由曾任「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指揮官的席爾福斯駕駛「X─競速機」(X-Racer)第一架原型機帶頭示範,風馳電掣疾駛於地面上一千五百公尺由人造衛星界定的三度空間賽道。
明年開賽 獎金逾百萬美元
X─競速機是依據安薩里X獎得獎團隊靈魂人物魯坦研發的「EZ─火箭」打造而成。這型競速機總共將推出四架,預定於明年投入首度試辦的競速大賽。贏得美國全國巡迴賽冠軍的參賽者,將可拿下超過百萬美元的獎金。
火箭推進飛行器競速大賽的構想,難免令人聯想到科幻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中極速飛梭競賽的場景,而火箭競速聯盟的構想尤其別開生面,提供地面電腦玩家透過遙測裝置,與天際的駕駛員進行網路虛擬實境即時競賽。
極速可達約五百公里的X─競速機藉助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導航,使不致偏離三維空間的賽道,並確保各與賽機不會相互擦撞。
衛星導航 三維空間內競速
參賽的競速機如一級方程式賽車(F1)般交錯排列於起跑排位位置區域,而環形賽道每個坡度陡升的彎道,都是考驗駕駛操控技巧的決勝負關鍵。
「X─競速機」原型機順利完成了示範,但也有參賽的競速機出現狀況,例如「追星者工業公司」的「邱吉爾MK3」火箭引擎發生了故障,而「阿瑪迪洛航太公司」的垂直起降火箭動力載具,則在空中滯飛數秒鐘後開始下降,最後翻倒在地。雖然競速機馳騁於一千五百公尺上空,但因每架賽機都會拖曳約六公尺的尾燄,因此地面的觀眾可以清楚觀看賽事的進程。
讀者不難想像這宛如一群噴吐烈燄的飛龍遨翔天際競速的情景。不過X─競速機並無法像飛龍那樣自在的長程飛翔。礙於火箭所能裝填的燃料只夠推進機體數分鐘的時間,競速機在賽事期間必須經常重新裝填燃料。
航太科技 助娛樂版圖拓展
在比賽進行間,賽事主辦單位將動用熱氣球載送攝影人員追逐參賽機群,從各個迥異於地面的觀賽視角,獵取與賽機群最具動感與速度感的畫面,提供給現場以及電視和電腦前的觀眾。
戴曼迪斯表示,這項將航太新科技與競賽精神相結合的作法,不但能拓展娛樂事業的版圖,同時也有助於持續激勵大眾自安薩里X獎頒發以來對於航太領域的興趣。
而火箭競速聯盟共同發起人懷特羅表示,當下的賽車活動已擁有數百萬的車迷觀眾,火箭競速大賽料將使類似活動幡然改觀。
2005.10.11 中國時報 (陳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