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82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c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記憶的形成與磨滅
記憶的形成與磨滅
科學家正努力尋找大腦壓抑與形成記憶的生物機制
撰文╱蔡宙(Charles Choi)
翻譯/涂可欣

埋葬記憶:大腦有一套生物機制來壓抑記憶。

普恩蛋白(prion)是狂牛症、致死性失眠症和許多疾病的元兇,它們具有變換成第二種形狀的能力,而且還會迫使其他蛋白質跟著變形。然而最近一項針對細胞質聚腺酸要素結合蛋白質(CPEB)的研究顯示,這種能力並不一定會造成細胞失常。CPEB的任務是當記憶形成時,協助神經突觸部位其他蛋白質的製造。發表於2003年12月26日《細胞》期刊上的研究顯示,CPEB可轉換成另一種結構,而且在改變形狀後仍具備原有的功能,同時它也有重塑其他蛋白質形狀的能力。CPEB這種類似普恩蛋白的特性,可能有助於將記憶長期根植於腦中,因為處在普恩狀態的蛋白質一般都較耐久。

另外,「自願性壓抑長期記憶」自佛洛伊德提出以來,便一直備受爭議。刊登於2004年1月9日《科學》期刊的一項實驗則顯示,生物活動可能可加強這種記憶的壓抑。此項實驗中,受試者必須先記住像「考驗/蟑螂」這些沒有關聯的成對單字,然後當他們再次看到每組字的頭一個單字時,研究者會請他們不要去回想另一個字。成功抑制而「遺忘」第二個單字的受試者,其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的活動較為活躍,類似該腦區下令停止身體動作時的模式。與此同時,負責記憶形成的海馬(hippocampus)的活動則降低,顯示前額葉皮質控制了它的活動。

【本文出自Scientific American2004年3月號】

來自 http://www.sciam.com.tw/news/ne...cNo=426&CL=15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8-11 06: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48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