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1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AX-wang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別小看靜脈曲張 
資料來源:OHAYO專屬記者

根據統計,在教師當中,有高達91%患著輕重不一的靜脈曲張問題;但是,現今在台灣,約有25%~40%的女性、20%的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近年來,因都會男女生活型態的改變,更有節節上升的趨勢,達到每三人就有一人患有靜脈疾病。

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兼任主治醫師王志軒指出,當我們站立的時候,下肢的靜脈必須擔負起將血液運送回心臟的工作,但是「水往低處流」是受地心引力影響的自然原理,這時血液要如何才能往高處流回心臟呢?人體真的是非常奧妙,它自動生成了兩個機制,一是讓靜脈血管靠週遭肌肉組織的協助,當肌肉收縮時,就會壓迫血管,擠壓靜脈的血液往心臟流動;二是依靠靜脈裡的瓣膜,一開一關,交替地讓血液往心臟的方向通過,而在關上的時候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但是,如果這時靜脈的瓣膜關閉不緊,就無法順利地將血液往上推動,血液就會發生倒流現象,靜脈負擔過大時就會使得血管擴張,導致靜脈血管膨脹及扭曲,這種現象就稱為靜脈曲張。所以,身體越下端的靜脈負擔越重,這就是為什麼靜脈曲張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在小腿,但是大腿及手臂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另外,女性荷爾蒙的變化,也是導致靜脈曲張形成的重要因素,如青春期、懷孕、停經及使用避孕藥等。因此,女性罹患靜脈曲張的機率比男性高,根據統計,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婦女患有程度不一的靜脈曲張。

王志軒指出,絕大部分的婦女都是在懷孕期間發現有靜脈曲張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懷孕的自然生理變化,引起女性荷爾蒙的增加,以及血液量的增加,而造成靜脈的擴張。另外,日漸成長的胎兒,不但體積增大,重量增加,也會使得下肢靜脈壓力過大。但是,由懷孕所引起的靜脈曲張,通常會在產後三個月內消失。不過,隨著懷孕次數的增加,靜脈曲張的症狀也會一次比一次加重,若是沒有謹慎處理,甚至不會再復原。

在此最須鄭重加以提醒的,就是需要久坐久站的工作者,因為這群人就是造成靜脈曲張罹患數字節節上升的主要根源。長久站立,會使得下肢靜脈瓣膜的壓力過大,而無法順利將血液推回心臟,使得下肢靜脈因血液過多而擴張;長時間維持坐姿,不讓下肢舒展運動,肌肉就無法擠壓血管,順利幫助靜脈送回血液,也會造成靜脈曲張。因此,幾乎全天候工作的都會男女,真的要慎重正視腿部的健康,長時間呈現站姿或坐姿,對下肢靜脈的正常運作絕對是一大威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8-05 00:3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48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