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27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筱玟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大師獎
頭銜: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淨空法師講課, 孔明神數解籤
推文 x44 鮮花 x8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狗狗][保健] 犬傳染性肝炎( 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or ICH )
資料來源:http://www.your-vet.com/hea...ectious.htm

犬傳染性肝炎(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or ICH),這20年來又被稱為Canine adenovirus type 1(CAV-1)。本病病原是犬「腺狀病毒第一型」(Canine Adenovirus Type 1)所引致,會造成動物體內多種系統功能障礙,且最常攻擊肝臟而引發肝炎。這種急性熱型傳染病,對狐狸及狗具有親和性,犬隻會經由接觸那些被患犬尿液沾污的物體而感染此病毒,而本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齡及各個品種的犬隻。傳染性犬肝炎與人類的肝炎無關。

這種病毒性肝炎主要症狀發生於肝臟和引起全身性循環障礙,症狀為
-------發燒、厭食、精神不濟、
-------病情較重者,則除了上述外,還有腹痛以及扁桃腺腫大、嘔吐、下痢。
--------更甚者,於病發後,12-24小時之內死亡,復原的犬隻,會因為抗體抗源免疫物的沉積而出現混濁,也就是俗稱的「藍眼症」(blue eye)。

本病毒可經口傳染及接觸傳染兩種,病犬的糞便、嘔吐物、尿中同時排出。最易感染幼犬及年老的狗,病犬死亡率高,病毒經由口、鼻、接觸感染,須注意犬舍、食器、飼養用具及衣服之衛生消毒。預防之道為注射疫苗、預防疫苗通常是以犬腺病毒第二型疫苗來預防。應每年注射活毒疫苗一次。

壹、病原體

一、 本病由犬腺狀病毒第一型(CanineAdeno-virusTypel)所引致,會感染很多臟器,最常攻擊肝臟而引發肝炎。此病毒的另一血清型(CAVType2)會引發呼吸道感染。CAV-1是濾過性病毒,此病毒能直接或間接經由器皿及衣服傅染。會傳染給別人的病原體種類很多,如寄生蟲、原蟲、立克次氏體、黴菌、細菌、濾過性病毒、普立翁(PRION)等。這些病原體絕大多數都可經由適當的烹飪(煮熟),就可消滅其感染能力而不生病,其中濾過性病毒是一種微生物。體型極小,必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因為它能通過孔隙最小的過濾器而得名。通常由蛋白質及核酸組成,為絕對寄生性病原體,可寄生於細胞中而侵害寄生主。常見的濾過性病毒除了傳染性肝炎之外、有感冒、犬瘟熱、嚴重下痢。

二、犬腺病毒也是一種DNA病毒:病毒可分為DNA病毒與RNA病毒﹐<像B型肝炎病毒就是一個很小的DNA病毒。>當DNA病毒感染細胞後﹐其DNA可以嵌入宿主之DNA並進行轉錄、複製﹐以壯大聲勢;RNA 病毒感染細胞後則須要先將其RNA反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成 DNA後﹐嵌入宿主之DNA﹐因此RNA病毒又被稱為反轉錄病毒 (Retrovirus)。→電子顯微鏡下,肝細胞的病毒顆粒

三、何謂腺病毒Adenoviridae科:

以下為5種常見DNA病毒形態

1. Adenoviridae 腺病毒科

2. 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科

3. Parvoviridae 小 DNA病毒科

4. Iridoviridae 彩虹病毒科

5. Poxviridae 痘病毒科


腺病毒科的病毒,不具封套(nonenvelope),其蛋白衣(capsid)由250個次蛋白衣(capsomers)構成,次蛋白排列顯著為其特色,蛋白衣包裹著DNA形成核蛋白衣(nucleo capsid),核蛋白衣呈現有角度之20面體對稱結構,病毒直徑約70 nm~90 nm,有12個頂端稱為五角體基(penton base),從頂端伸展出去有一個約2 nm寬10 nm~25 nm長末端具結節狀的突出物或稱為纖維(filament),此纖維具特異性抗原,即血球凝集素,但在負染色法觀察下,此纖維結構常因斷裂而無法被觀察到。

從犬傳染性肝炎病毒,可以見到明顯的次蛋白衣排列顯著整齊,形成有角度之20面體對稱結構。

除了犬類傳染性肝炎病毒外,很多病毒是正20面體(icosahedron),例如:皰疹(herpes)病毒,水痘(chickenpox)病毒,人體疣(human wart)病毒,腺病毒(adenovirus)等。     

 
貳、流行病學

1947 年,此病由瑞典的Rubarth 首先出現報告。之後,世界各地都有犬和狐的報告。牠的傳染性很高,事經由與發病動物接觸而受到感染,因為病犬的唾液、呼吸道排泄物、尿、糞都含有病原體,甚至病癒以後,最長的經過六個月,牠的尿液裡面仍然含有病毒的存在。

參、致病機制

ICH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病犬排出的尿、糞便、唾液傳染。病毒侵入健康犬隻體內,會先在扁桃腺的淋巴濾泡中增殖,而後經淋巴循環道淋巴結,再由胸導管到達血液中,感染4-8天就產生病毒血症。
CAV-1從口腔、口咽上皮傳播到局部的淋巴結,然後發生病毒血症進一步散佈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尤其是肝、腎、淋巴結,及血管內皮。
病毒對於內皮細胞及肝細胞具有很強的親和性,此等細胞經常可見嗜酸性核內包涵體,病犬粘膜有出血現象,原因可能是病毒對於血管內皮細胞直接的傷害,造成血管的受損或是由於肝細胞壞死,無法製造足量的凝血酵素原 (Prothrombin),使得血液無法凝固。
此病毒在肝臟的病害,以肝細胞的壞死為主。在急性的發燒階段達到眼睛的病毒,可能引起眼色素層炎(附圖1),或者葡萄膜炎(uveitis---即包括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等的炎症)。我們可以在一部份病例看到:角膜水腫和深部的間質性角膜炎。
抵達腎臟的病毒,首先定位在腎小球(glomeruli)的血管內皮,結果引發血中蛋白質的漏泄,而致蛋白尿,然後在腎小管上皮出現,引起間質性的腎炎。病毒再腎臟會生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隨時地隨尿液排出體外,成為對其他犬隻的感染源。
如果病毒經由噴霧或飛沫進入呼吸道,雖然會引起壞死性病灶(necrotizing lesions),但不至於侵害如肝臟等其他器官。

肆、症狀

口腔粘膜出血及黃疸現象

初生嬰犬,可能不顯示任何症狀而死亡。但這種情形很少見。此病多發生於未滿一歲的幼犬。傳染性犬肝炎的臨床症狀包括:劇渴、食慾不振、扁桃腺炎、腹部因肝臟腫大而有觸痛感,急性患犬並會有結膜炎、畏光、眼睛分泌物增加;此外,由於病毒會在虹膜睫狀體內大量增殖,而引起角膜水腫及混濁,造成『藍眼症』(Blue eyes),是本病的特徵。

(1)   潛伏期:5-7天
(2)   輕症病例:可能有厭食、沉鬱、發燒。感染數天或數週後,也可能會因葡萄膜炎而藍眼。

(3)   重症:除了精神很差之外、厭食、口渴、黏膜充血、還有嘔吐、下痢、扁桃腺腫大、腹痛、短暫性的41°C等。不一定有黃疸,因肝腫大而引起腹痛,肝臟區的按壓痛很明顯。甚至站立時因疼痛而拱背,不願走動。

(4)   急性型:是最嚴重的病例,病犬可能在12-24小時內死亡;有激烈腹痛和高燒高達41°C,粘膜有點狀出血,有時會吐血和血痢,此外有可能會出現漸進性的神經症狀。這種病例常被主人誤以為是中毒。

經過4-7天的病程,大多數的病犬會很快的復原。在病癒後約1星期內,有一部份動物會呈現暫時性的、單側的、偶而是兩側的角膜混濁。但是在臨床上傳染性肝炎的病例有可能會併發青光眼、免疫複合物所引起的絲球體性腎炎、散播性血管內凝血等等併發症。

伍、臨床病理學所見

(1)   在發燒期的血檢:主要變化是Leukopenia、ESR增快、clotting time延長。

(2)   肝實質的損害嚴重時,血清中的ALP、GPT( orALT)、GOT( or AST)、GGT、BUN、Crea、LDH的活性質都會上升;T.P.Glucose可能下降。

陸、診斷

一、臨床診斷

(1)   本病常發生在一歲以下預防不全的幼犬。

(2)   利用Fatest檢出血液裡或生體裁料裡的病毒:此法最快速而且可靠。

(3)   恢復期的動物血清裡,會有ICHV的抗體出現。

(4)   血檢時發生白血球和淋巴球減少。感染初期有嗜中性球減少症,恢復期可見嗜中性球增多症和淋巴球增多症。

(5)   生化檢查則可發現ALT、白血球圓柱和AST等肝臟酵素活性上升、膽紅素尿(註)、尿蛋白、膽酸分泌增加、低血糖以及凝血機制異常等檢查結果。

(6)   如在發病後的2-3週內出現一時性的角膜混濁,則可追溯診斷為此病。


註:尿的尿膽素原測定(Detection of urobilinogen in urine):膽汁經分泌後到腸道,經過細菌作用將膽汁中的膽性膽紅素轉變為尿膽原素,小部份尿膽素原在腸道重被吸收經肝門靜脈而入肝。正常時肝臟可將其再分解但往往有少量經尿而增加,被重吸收的尿膽素原份量也隨著提高。由於肝細胞忙於處理膽紅素無法及時再分解尿膽素原,所以尿中的尿膽素原是有增加的,在這種情形下肝的功能則是正常的。相反的,在毒性黃膽或稱肝源性黃膽時,肝組織與功能則有損害。肝臟無法處理被腸重新吸收的尿膽素原,所以尿中也有較高的尿膽素原。因此在尿中測定尿膽素原偏高時,應該進一步鑑別究竟是溶血性或是肝源性的黃膽,如屬於肝源性則肝臟機能有損害。
尿膽紅素測定(Urinary bilirubin test):尿中若有膽紅素就表示肝臟有病害。正常情形下動物尿中沒有膽汁也沒有膽紅素,血中的膽紅素或稱血膽紅素是不會通過腎小球而排出的,更何況肝組織可將血膽紅素轉變為膽性膽紅素,經膽汁而分泌入腸道。在毒性或阻塞性黃膽時,尿中可發現膽性膽紅素,亦即尿中有膽紅素稱膽汁尿(Choloria),在這兩種情況下肝臟都是有害的。

二、病理學診斷:在感染的組織細胞中可以發現核內包涵體,也可以從腎臟、眼睛和扁桃腺分離到病毒。
→肝細胞內有嗜酸性核內包涵體(箭頭所指)

三、類別區分:依據病史、症狀、臨床病理學所見:此病須與CD、leptospirosis鉤端螺旋體、warfarin中毒區別(WARFARIN是一種抗凝血性的化合物,作用機制為抵抗我們體內的維他命K,藉此干擾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主要用在心臟血管有阻塞。)。有發燒、極度沉鬱、腹痛、扁桃腺腫大、Leukopenia時,ICHV(or CAV-1)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柒、治療

(1)   對甚急性的病例,無有效療法。

(2)   對不那麼嚴重的病例:

(A) 施以支持療法:等張溶液的輸液治療。

(B) 投以廣效型的抗生素:可以控制細菌性二次感染。

(C) 對眼疾,應避免投與含有腎上腺皮質賀爾蒙的眼藥。

(D) 此外,還需預防散播性血管內凝血(DIC)和肝腦症候群的發生。

(E)   患有 ICH 的病犬,在恢復期常出現角膜混濁現象,此現象是病毒於眼前房液中,會引來抗體的作用,形成抗原一抗體複合物,沈積在角膜上而後引起補體反應,造成角膜損傷,乃屬於第三型過敏反應,外觀上角膜呈現混濁的現象,即所謂的 "藍眼症"。混濁會由角膜周圍逐漸向中央擴散,此過程使犬隻有疼痛的現象,通常不予以治療,但必要時可給予 Atropine (含纇固醇的眼用藥物)滴眼以減輕疼痛感 。

(3)   例行監控體液和酸/鹼平衡、營養的狀態和治療反應



捌、預防

福德士幼犬專用疫苗
冠狀病毒腸炎、小病毒腸炎、副流行性感冒、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犬肝炎、犬瘟熱(犬麻疹)。

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定期注射疫苗。因為此病專攻幼犬,因此6~8週齡幼犬專用疫苗中不必施打犬鉤端螺旋體症、出血性黃疸,但一定要施打傳染性犬肝炎的疫苗。若幼犬以 Canineadenovirustype 1 (CAV-1) 製成的疫苗接種,約有 2% 的幼犬會有藍眼的副作用,故臨床上都以 Canineadenovirustype 2 (CAV-2) 來取代。用腺病毒第II型(CAV-2),不但可以預防此病且對犬舍咳的預防有所幫助。

(1)   ICHV (or CAV-1)活毒疫苗:免疫效力好,但是有時會引起注射後1-3週的,暫時性的角膜混濁和眼色素(葡萄膜)層炎。此外,注射後的腎損害也有可能發生。

(2)   ICHV (or CAV-1)死毒疫苗:免疫效力較差,但是不會有不良的注射後反應。

(3)   CAV-2活毒疫苗(如在CD的預防項下提到的DA2或DA2L:可以同時預防CAV-2和CAV-1的感染,而且不會引起腎臟和眼睛的損害;從1980年代初期以來,已經被廣泛採用。

幼犬如果在12週齡以前接受上述的疫苗注射,則需要在15週齡時再補強注射一次,才能獲得1年以上的免疫力。為了維持高度的免疫性,成犬應該每年接受一次的補強注射。



玖、參考文獻

1. 小動物內科學SMALL ANIMAL MEDICINE ˙何昭堅編著˙2000/8 藝軒

2. 組織病理研討會報88年度˙國立嘉義技術學院獸醫學系李政清、羅登源

3. 犬疾病診斷與防治˙劉振軒等人編著˙2001/8˙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4. 小動物眼科學˙林正毅主編˙2000/6藝軒

5. 獸醫病理學˙李崇道著˙民國74年 國立編譯館˙

這是有關狗狗肝病的文章,為預防狗狗得到肝病請大家每年都需帶狗狗施打預防針喔!



*..-痛苦使人沉思,沉思使人智慧,智慧使人對生活比較易於忍受-..*

強力推薦☆五歲的心願(OSEAM)☆[影片]美麗畫面描繪如同抒情
      散文,勾勒自然和生命循環,贏得全世界觀眾的淚水與掌聲!!

助讀書之經咒(心經+記憶咒)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固網 | Posted:2005-06-30 16:5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44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