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3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allpoetry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掘井解救旱灾
古时候,据说安徽省境内一个名叫「彩石矶」的地方,它的地名
来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当时,那个地方有好长一段时间干旱无雨,井水都陆续干涸了,
连长江也渐渐变成细小的水线。村民们为了取水,必须越过数十里如
沙漠般的黄土路才能取到水,有人因此跌伤了腿或断了手;甚至,有

人想利用牛车运水,可是还没运到水,牛就突然倒地暴毙了。大家觉
得很奇怪,就把牛的肚子剖开,发现牛肚里含有大量的泥沙,因为水
质太差了。可见,当时人畜都受到极大的折磨和戕害。

在当地附近五、六里外的山丘上有一座广济寺,里面有位老师父
带着几位弟子一同修行。其中有一位哑巴和尚,全寺的用水都是由他
负责去担提。

哑巴和尚听到有人为了提水而断手、牛只突然倒地死亡的事件时
,心里很难过。有一天,他提水回到寺院后,就跑到观世音菩萨像前
跪拜、祈求;虽然他无法开口说话,内心却十分虔诚。

不久,他突然感到全身发热,双手不断冒出水珠来。他心里一惊
,赶紧跑到方丈室找他的师父。老和尚听到他吱吱呀呀的声音,又看
到他满手的水珠,知道哑巴弟子的意思,便对他说:「大概是观世音
菩萨在对你启示吧!也就是说,这次的干旱,只有借重你的双手才能
解除。」

哑巴弟子听了,内心有所领悟。于是他跑到寺外,每见一棵树,
就丢一颗石头在树下;后来,发现其中一棵枫树下竟长出一丛草,草
堆中似乎有股绿色的水雾。他想起师父讲过的一句话:「青霞起处心
有泉。」他灵机一动,就跑到草丛旁,插入一根棍子做记号,然后开
始破土挖井;挖着挖着……他回想起自己幼年的遭遇。

他并不是一出生就哑巴。当他是牧童时,还会唱好听的山歌、说
话伶牙俐齿。那时家乡同样发生干旱,有一位大财主却把全乡唯一的
泉脉封锁了。由于乡人都很贫困,对这位大财主也无可奈何。

有一天,小牧童和一群在外工作的庄稼人实在渴得无法忍受,便
四处寻找另外的水源。后来他们找到一口废弃很久的古井,但是里头
的水已经泛黄。小牧童看到水非常欢喜,不管水是清是黄,马上捧水
喝了一口;没想到水一到喉咙,顿时觉得又热又辣,想要喊出来竟无
法出声。从此,他就成了哑巴!

事后,同伴们要他一起回家,但是小牧童坚持不回去。因为他担
心还会有人来喝这口井的水,所以决意要守在井旁,直到百里之内的
人都知道这口井是「哑泉」而不敢取用时才离开。

  哑巴和尚一边掘井,一边想:「如果掘出来的这口井是『哑泉』
,怎么办呢?但是如果不挖这口井,乡人将如何度过干旱呢?」

他心里暗下决定:当这口井掘出水时,他要喝第一口水;若是哑
泉,就算喝了会死也心甘情愿。于是,他继续不断地挖井。就这样,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渐渐地,人变得愈来愈消瘦。

老和尚发现这位弟子日渐消瘦,就开始注意他的行动。有一天晚
上,他看到哑巴弟子又出去,便暗中跟随。当哑巴和尚来到一棵枫树
下,正要拨开草堆进入洞里时,老和尚一手把他拉住。哑巴和尚转身
看到师父,露出憨憨的笑脸,老和尚明白他的意思,深被弟子勤恳的
行为所感动;而后师徒俩就结伴开井,其他人并不知情。

但是,老人的体力总是较差,无法长期负荷沈重的工作。有一天
晚上,老和尚想走出大殿时,全身感到无力,就又回到佛前的坐位。
弟子们发现师父有异样,赶紧围上前服侍师父。这时,老和尚以微弱
的声音对弟子们说出哑巴和尚每天晚上都去掘井的事情,希望大家能
发心帮助他,并祈求观世音菩萨助他一臂之力,说完就安详往生了。

当时哑巴和尚正在洞中掘井,老和尚的弟子们跑到井边喊他,都
没有听到回音,于是就拿着火把进入洞中探看,才发现哑巴和尚倒在
地上不省人事,双手还抱着一块大石头。大家不断地喊他,他无力地
挣开眼皮指着大石头。众师兄们将他扶到外面后,便合力把大石头吊
上来;一看,才发现是一块五彩缤纷的结晶石。于是他们合力继续往
下挖,没多久,果然冒出一股泉水来。顿时,大家欢声雷动!

  哑巴和尚听到大家的欢呼声,强打起精神咿咿呀呀地叫喊着。其
中一位年纪较长的师兄会意地说:「好不容易才挖到泉水,第一口水
先请他喝吧!」哑巴和尚喝下水后,竟然开口说:「这水好甜、好凉
呀!」他奇迹似地恢复说话的功能,大家都感到既惊奇又感动,也都
欢喜地捧水来喝。

传说哑巴和尚挖的那口伏泉,水道通达长江。由于水脉被那块大
彩石压住,所以长江才会缺水。哑巴和尚知道老和尚往生后,为了感
念师恩,就亲手把那块大彩石刻成一座香炉,天天焚香供养师父。后
来当地改名为「彩石矶」,就是为了纪念哑巴和尚挖井的辛劳。

这虽是一则传说,却也带给我们启示:一切唯心造。凡事只要肯
用心、努力付出,将来一定能够获得甘美的果实。

【心得感想】

凡事唯心造,不可枉自菲薄,正所谓要有怎样的收获,就要先怎样栽!



昨日之尘,翳天逐明。
今天之芥,覆地渐生。
明朝之纤,度人晓泠。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6-24 10:5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77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