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2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ighb0925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转贴] 如何看待错误
只要肯学习的人难免会犯错,学走路的Baby会摔跤,学游泳时会呛到水,
学电脑会下错指令........
这些几乎都是大家共同的经验。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想过,错误在学习中
该如何定位?为什么有些人会因错误而丧失了学习意愿?为什么又有些人却因
错误而学的更好?到底我们该如何看待学习中必然会出现的错误呢?这些都是
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九八五年,以三十六岁的「高龄」去亚洲管理学院(AIM)攻读EMBA,那
段时间让我收获最多的不是一个学位,而是学会了如何与错误相处。

 AIM的EMBA班每年五月开学,许多台湾去的学生常会在六月收到「Love
Letters」,这封信是系上教授对学生的警告信,警告什么呢?警告学生没有积
极参与Case Study,在AIM 的每一堂课都是Case Study,一般而言美国、星加坡、
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国家来的同学都会积极参与讨论,反倒是来自印度及台湾
这些文明古国的学

生常座壁上观,是英文不好吗?不见得,那么为什么几乎每一年台湾及印度籍
同学收到Love Letters的比例都会比较高呢?依据教授的观察,这种文明古国薰
陶下的学生,对「错误」十分敏感,深怕言不及义或者说错话,所以大部分都
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成为教授眼中不肯积极学习的问题学生,所以才要用
Love Letters提出警告,如果再执迷不悟,就会用退学大刑来伺候。

 收到Love Letters之后,照例会被指导教授私下约谈,

我的指导教授劈头就问「您知不知道,在AIM有两种学生可以毕业?」

「愿闻其详」

「答对者与答错者」

答对者可以毕业,这是理所当然,但是答错者也可以毕业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于是反问教授──「为何答错者可以毕业呢?」

「请问一般人会故意答错吗?」

「No Sir」

「所以如果他不是故意要答错,但却答错了,那就表示他对这个问题的逻辑
不严谨,或者推理有问题对不对?」

「Yes Sir」

「而如果他不回答,他有机会发现自己思考上的这些盲点吗?」

「No Sir」

「如今透过错误,他发现了自己的盲点,请问这是不是一种收获与进步呢?」

「Yes Sir」

「既然他有了收获与进步,那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不是就已经达成了呢?
如果这个最重要的目的达成了,为什么我们不让他毕业呢?」

好啊!原来这些心胸开阔的长者对错误居然别有见地........。指导教授并不
就此罢手,他却继续追问──

「您们从台湾来的同学是不是常常会觉得答错很丢脸?」

「Yes, Sometimes」

「答错跟丢脸有什么关系呢?」

「在老师与同学面前答错了,会让别人觉得我程度不够,当然是很丢脸的事!」

「那您认为要回答就一定要答对啰?」

「Yes Sir」

「所以,这是不是就是在过去一个月里您不轻易参与Case Study的原因?」

「Yes Sir」

教授真是明察秋毫,教授既然能了解我们这种希望「言之有物」的苦衷,
应该不会再苦苦相逼了吧!正在暗自欣慰之际,教授又换了一波攻势──

「请问如果所有问题都答得对,那么您还需不需要来上这堂课?」

教授虽然是老外,但居然也懂孔老夫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套,厉害!
厉害!在用摇头回答他的问题之后,教授马上打蛇随棍上──

「既然您知道值得上的每一门课都是因为您有不懂的地方,那么在学习中答
错了岂不是理所当然吗?所以答错了和丢脸又有什么关系呢?」

「No Sir」

「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在AIM 我们对教室的定义是什么?」

「No Yet」

「在AIM 我们的定义是──教室是理所当然可以犯错的地方,您可否猜猜看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教室?」

「我可否从学生的角色猜起?」

「Go Ahead,Please」教授的语气十分温和,眼神中还充满了鼓励之情,我不
觉信心倍增。

「学生会去上学,就是为了求知,而在知识求到之前,他一定会有许多仍然
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他的原始想法可能漏洞百出,所以如果
他说错了其实并不奇怪,因此,教授们才会把学生在教室内说错话,视为理
所当然,不知这种想法是否恰当?」

「Wonderful,you got it!」原来教授不但老谋深算,而且面恶心善,我开始有
一种被释放的感觉,教授似乎也察觉到了,于是顺势再推一把──

「既然您明白了教室是理所当然可以犯错的地方,那么以后是不是可以用轻
松的心情,更积极地参与 Case Study呢?」

「I will, and Thank you very much !」

从那一刻起我不再顾忌错误;不再明哲保身,在课堂中开始坦然地畅所欲言,
也欣然地接受老师与同学对我的指正,慢慢地我才体会到教室不祗是理所当
然可以犯错的地方,我也更明白错误才是成熟理所当然的起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4-09 15:4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84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