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94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ao456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135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经卫生署核可的健康食品仅58种 民众别当冤大头
去年因多起食品广告宣传不实而传出许多争议,台北市议员潘怀宗今日表示,坊间充斥许多「貌似」健康食品的瓶瓶罐罐,其实都只是一般食品而已,然截至今年3 月为止,有通过卫生署审核通过之健康食品仅有58种,而市面上却充斥着数以百计的伪健康食品,除使荷包缩水外,更担心其安全性。

潘怀宗表示,根据食品卫生管理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对于食品、食品添加物或食品用洗洁剂之标示,不得有虚伪、夸张或易使人误认有医药之效能。」然而无论是这些食品的品名「补体X」、「优X腱」,或是包装上的标示「养颜美容、青春永驻」,抑或是包装上似有疗效的图形,都极易令人误认有医药之效能,卫生单位应加强查核取缔,并教导民众。

他强调,由于许多制造商或进口商已经习惯利用卫生署食字公文字号,作为误导民众以为该食品已通过检验的一种工具,使现今大部分民众误以为食品均应有字号,其实若配方为一般传统食品原料,并无申请之必要,许多不肖业者是故意利用卫生署食字公文字号,误导相信民众其实食品具有特殊疗效的伪身分避免这些困扰,卫生署规定从94年4月1日起,食品广告不得引用卫生署食字公文字号作为误导消费者的工具,7月1日起不得在产品包装上标示,杜绝这种合法掩饰非法的情况出现。虽然卫生署这样的规定,防范了厂商利用字号掩护产品违法的问题,然而大部分的食品不准标示卫生署食字公文字号后,民众如何选购食品,将成为另ㄧ个话题。

潘怀宗指出,消费者要避免上当,应该要有几个正确观念;第一、目前经卫生署审核通过的健康食品仅58种,这些食品都必须标示出卫署健食字第XXXX号,才能标榜出被核可的医疗功效;第二、其他的食品仅为一般食品,将来不得在包装上标示卫生署食字公文字号,也不得标榜或误导他人有任何医疗的功效;第三、许多的营养素,其实只要透过均衡的饮食就可以得到,坊间所贩卖的食品或健康食品,若是吃的过量并没有好处,甚至会危害健康,例如维生素E每日15毫克的建议摄取量,15毫克的摄取量由食物中即可满足。但市售维他命E多为400国际单位(约为267毫克;1毫克=1.5国际单位),根据国外针对维他命E是否有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功效的实验当中,竟然意外的发现,服用维他命E的人因为心脏病住院的反而比未服者多40%。民众与其花大把钞票去食用过量的营养素,不如三餐正常均衡的饮食。

健康饮食并非药物,何况冒充的食品,还是平常好好保养身体比较重要
新闻来源:华视生活新闻


[ 此文章被bao456在2005-03-22 16:42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21 19:5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7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