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01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心情溫度計提醒您重視職場壓力
又到了轉業、求職的旺季,您除了尋覓可以大展抱負的工作場域之外,可曾想過一個可以照顧您心理需求,減少您後顧之憂的優質企業環境?

根據日前媒體報導,專家指出員工因為頭痛、胸悶、疲勞、失眠等憂鬱症生理症狀而請假的人數僅次於感冒,而且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更是上百億的天文數字;而您知道您每天要面對多少的壓力?企業界又應該要如何因應呢?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從去年推廣心情溫度計檢測以來,除了已針對校園學子、一般社區民眾提供檢測服務,自93年10月起,衛生局陸續邀請台北市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專家指導,教授「企業心理衛生種子人員培訓」系列課程及團體輔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更由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邀請重視職場心理健康的企業,共同推廣「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表」企業普測活動,以正向、積極的方式,結合企業關懷員工之宗旨,推廣心情溫度計予職場工作者及其家屬。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期待藉由此次以企業為對象的整體調查結果,協助企業內主管與員工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促進企業領導人、幹部及員工後續重視提升心理健康觀念,及提供企業自行推動後續輔導工作之參考方向。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扮演企業心理衛生資源媒合者的角色,結合專家學者、心理師、社工師等專家共同協助針對企業內部需求,在不涉及員工個人隱私的方式下,以單位部門的整體分析為角度提供回饋報告,並協助規劃、輔導企業內部之心理衛生相關訓練。並透過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家學者與企業幹部的座談,雙向溝通職場現況,減低因職業壓力所造成的心理困境與提昇工作表現,進而共同創造一個心理衛生的優質工作環境。

心情溫度計說明

「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表」主要是協助個人了解心理困擾程度的量表,並不做為診斷之用。本量表共包含五個題目,分別測量「焦慮」、「憤怒」、「憂鬱」、「不如人」與「失眠」等個人主觀感覺自己心理困擾的程度。

臺北市的上班族心情壓力沉重,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

根據此次職場心情溫度計檢測結果顯示,整體的平均分數為5.88分,在有效問卷中有2440人(佔51.8%)表示沒有明顯心理困擾,達輕度心理困擾者有1299人(佔27.6%),達中度心理困擾者有766人(佔16.3%),達重度心理困擾的有205人(佔4.4%)。若與92年7月間台灣精神醫學會針對全台灣地區15歲以上民眾的兩次訪查結果(輕、中、重度心理困擾者總和佔5.9%、10.1%),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3年6月至10月間在社區推廣的樣本調查結果(輕、中、重度心理困擾者總和比例佔27.01%)比較,本次檢測結果的輕、中、重度心理困擾者總和比例達48.3%,顯示在臺北市的上班族背負著沉重的壓力。

若再近一步分析得分狀況顯示,以「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得分最高,其次為「感覺憂鬱、心情低落」。困擾程度比一比:女性、單身、無子女、負責管理工作、服務年資1-10年與擁有高學歷的上班族困擾程度較嚴重。

本次檢測以性別(男、女),婚姻狀況(單身、其他婚姻狀況),子女(無子女、有子女),負責管理工作(需要擔任管理工作、不需擔任管理工作),服務年資(服務未滿1年、1~10年、10年以上)與教育程度(國中及以下、高中職、專科以上)等資料間差異性,分析比較後顯示:女性、單身、沒有子女、負責管理工作、服務年資在1~10年者、學歷在專科以上的職場人士的心理困擾程度顯著較嚴重。而不同的族群分類中,以服務年資在1~10年的工作者的心理困擾程度最為嚴重。

「工作」本身仍是上班族主要的生活壓力來源

對每天庸庸碌碌的廣大上班族群而言,最大的壓力來源仍是「工作」。本次檢測生活壓力來源後發現,職場工作者最大的生活壓力來源是「工作」,其次為「健康」與「社會環境」。

檢定不同個人屬性的平均數差異後發現:男性的壓力來自「子女教養」顯著高於女性;單身者、無子女者的生活壓力源主要來自工作與心理;其他婚姻狀況者來自於配偶與家庭、子女教養、社會環境三方面的壓力都顯著大於單身者;管理者的來自工作、子女教養與社會環境的生活壓力來源顯著高於非管理者。

◆男女上班族壓力解決大不同:男性較常使用「順其自然、過了就算了」,女性則傾向「找親朋好友談一談」!

在壓力解決策略方面,男性較常使用「順其自然、過了就算了」的方式解決壓力(76.3%),女性則較常「找親朋好友談一談」來解決壓力(87.4%),表示女性相對較男性較常會使用社會支持。

在找專業的諮商人員尋求幫助方面,雖然心理困擾程度越嚴重者尋求專業服務的比例顯著較高,但整體而言,曾經使用專業諮商服務者僅有405人,僅佔8.6%,顯示具心理困擾者尋求專業服務的比例仍然偏低,且具有重度困擾者僅有13.66%尋求專業協助。

◆「工作生涯發展」是員工最需要公司提供的協助項目

企業內部員工最需要公司協助的項目,在工作協助需求方面以「工作生涯發展」(68.1%)最高、其次為「工作調整協助」(63.6%)、「工作勝任評估」(59.7%);在心理健康管理需求方面,以「緊急事件處理諮詢」(55.4%)、「壓力管理」(54.2%)、「情緒控制課程與輔導」(48.8%)為前三名;而值得注意的是被一般社會大眾認為涉及個人隱私、比較不良的習慣或癖好的標籤化行為的協助需求,亦有二成三的參與者認為有「性騷擾問題協助」的需要,近兩成的參與者認為有協助精神疾病治療的需要,可見有進一步心理諮商或治療的需求。

針對企業心理衛生的推廣

根據這一次的評量結果,衛生局針對企業主,提出實務建議如下:

一、建立員工心理健康預防推廣機制:企業可能無法立即建立企業內部員工輔導機制,但可以先推廣心理健康的相關講座、活動或資源轉介,協助員工及早紓解心理壓力,避免員工因壓力過大而影響工作效益、同仁關係與個人生活品質。

二、建立企業內部緊急事件處理諮詢機制:企業可建立內部緊急事件諮商服務或結合外部資源提供諮詢服務,俾使員工在遭遇個人或職場緊急事件(如火災、偷竊搶劫、喪親、職場事故等)時,能及時獲得適當的協助,儘早回復生活與職場步調。

三、積極協助員工職場生涯規劃:工作生涯規劃為職場員工最需要獲得的協助,企業除了定期評估之外,提供必要的工作技能訓練、工作調整協助,使員工承擔適當的工作負荷、協助個人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將有助於整體工作效能的提升。若能進一步協助員工規劃其職場生涯,可使得員工較能與企業的發展同步,並增進對企業的向心力。

四、協助員工調適壓力與情緒、提供具體實作課程:適度的工作壓力可有助於工作表現與績效提升,但是過低或過高的工作壓力均不利於工作表現。企業提供壓力管理方案,可激發員工潛能並促進組織發展。在組織策略上可改善人事甄選安置、設計適切的工作目標、重新設計工作內涵、改善組織溝通、規劃身心保健措施;在個人協助部分,可安排壓力管理訓練方案,使員工有系統地獲得知識、技巧與態度,以改進個人因應壓力的決策能力。

五、適時引用外部專業資源:企業可與本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其他專業諮商機構﹝如張老師、生命線、觀音線等〕合作,提供緊急事件諮詢服務、壓力管理、情緒管理課程。協助員工減輕心理壓力。

針對員工紓解壓力的建議

職場工作者在感覺壓力沉重、負荷不了的時候,不妨利用下列方式重新調整腳步再出發:

一、轉換空間,讓自己喘口氣,或找個隱蔽的角落讓心情好好發洩。
二、不刻意與人交談,但要找個信任的人把心事說出來。
三、建立自我檢視的習慣:想一想壓力的來源是什麼?是工作造成的嗎?
四、與上司談談、考慮工作減量或調整,隨時給自己一個熱情的鼓勵。
五、試著肯定與喜歡自己的表現,別太在意他人的批評與競爭。
六、允許自己一時的失誤,再接再厲。
七、找出讓自己放鬆的方法,例如:考慮休個假。
八、規律健康的飲食與充足的睡眠。
九、如果自己處理有困難,請尋求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協助檢視與調整壓力負荷。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持續宣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若要遠離憂鬱、克服工作壓力,仍然需要每一位職場工作者做好心理衛生的自我保健工作,而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將持續提供心理健康促進活動,為職場工作適應困擾之民眾提供相關的諮詢與輔導服務,此外,社區心衛中心也將協助企業建立初步的心理健康篩檢制度,提供心理諮詢相關資訊與資源連結。

相關的活動訊息與心理健康資訊
網站查詢 http://mental.health.gov.tw/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3-15 12:2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46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