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9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密闭机舱 疾病温床?新研究:风险不高
【编译钱基莲/路透伦敦电】

一般人往往担心,搭机时密闭的机舱和舱内循环使用的空气,会传播流行性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但新研究显示,这个担心绝大部分没有根据。

麻州拉黑医学中心(Lahey)的研究显示:「商业客机上的环境适合散播旅客和机员身上带有的病原体。然而,飞机使用的座舱环境控制系统,会限制经空气传染的病原体散播,实际危险并不如一般想像的高。」

研究撰稿人说,机舱内的接触传染危险,不会大于其他任何密闭的空间。这项研究报告刊载于英国《刺胳针》医学期刊。

在飞机上,加压的座舱会把舱内空气吸出,空气经过引擎后变热,然后压缩、冷却,再由通风系统传入座舱循环。大部分商业客机都会使座舱内50%空气再循环,以节省燃油。

主持研究的拉黑医学中心急诊部耿卓说,机舱空气再循环后,散播病毒或细菌的潜力会因几个因素而减低。首先,再循环的空气通常会经过高效能的细微粒子滤清器,滤除99.7%灰尘、烟雾、细菌和霉菌,并可有效捕获病毒粒子,因为病毒粒子通常是因为咳嗽或打喷嚏所喷出的黏液散播。

此外,通风系统的设计也限制了这些粒子在座舱内经由空气散播。因为,座舱内空气更换的次数比一般办公室还频繁,而且只进行区段循环;气流是从一边流向另一边,由头顶进入,从门出去。换句话说,气流很少前后交流,亦即后排旅客不太可能因前排旅客打喷涕而被传染。

研究小组同时研究了以往商业客机疑似传染肺结核、SARS、流感的病例。

在肺结核(最常被研究的机舱病原体)方面,唯一已知的重大传染事件发生在1992年,一名染病的空服员在5个月期间,把病菌传染给212名机员和59名经常搭机的旅客。其他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可能传染给前后两排的旅客,且是在8小时以上长途飞行才可能发生。

2003年爆发SARS期间,据信5个航班37人遭感染。大部分遭传染者都是坐在病人前后5排内。唯一例外是中国航空一架从香港飞往北京的航班,传染范围扩大到患者前面7排和后面5排,至今难以解释。

在流感方面,调查发现,遭传染危险只限于遭感染者前后两排。病毒在机舱内肆虐的情形虽曾发生,但那是因为通风系统故障,或是旅客已上机,但飞机停在地面,并未开启通风系统之故。

不过,研究人员提醒大家还是小心为上。他们指出,目前座舱内传染疾病的危险仍在研究中,并呼吁全球对机舱的通风系统做出较严格规定。目前并无规定要求航空公司使用高效能的粒子滤清器。美国现有载客数在100人以上的航空客机,只有85%装置这种滤清器。

【2005/03/13 民生报】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曜正科技 | Posted:2005-03-13 10:0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30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