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6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ropen9066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8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癌症,伴隨器官移植而來?
年近七十的詹先生除了慢性腎衰竭而接受規則洗腎四年外,身體還算硬朗並無其它的重大疾病。在朋友與家人的勸說下,終於鼓起勇氣到中國大陸接受腎臟移植,本以為幸福的日子就此來臨,不料惡夢隨之而來。就在移植後的三個月,詹先生因為突發性急性腹痛被送至本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卻發現詹先生竟然已經是癌症末期,在腹腔內、頸部淋巴腺、骨頭其至大腦中都存有轉移的腺癌細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距離接受腎臟移植不到五個月)詹先生便離開人世。

在這個個案身上,癌細胞的來源頗令人玩味。從臨床醫師的角度來想,最有可能的來源便是在大陸腎臟移植時,捐贈者本身帶有癌症,但在無適當篩選的情況下,癌細胞便從捐贈者的血液中被帶入受贈者體內,並且在免疫抑制劑的助長下,癌細胞快速滋長。當然大陸的所謂"器官捐贈者"都是以死刑犯為主,加上資訊的封鎖,想要追查癌細胞來源似不太可能,所以此推論是很難獲得證實的。

"癌症,伴隨器官移植而來?"似乎是個聳動的標題,但有上述案例的印證,它卻是事實。與器官移植相關的惡性腫瘤,大致有兩種形成機制。第一種是原先存在於捐贈者身上,經由移植的手術過程被帶入至受贈者身上,經由對捐贈者適當的篩選,此種和捐贈者相關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避免的。另一種移植後癌症發生機制則更普遍,也更難以預防,所有移植患者術後都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來使體內免疫力降低,以防止器官排斥的情況發生,而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一是感染,另一則是惡性腫瘤的產生。

移植後自身所長出之癌症也有特定性。例如:皮膚癌的發生機率最高,約為正常人的一百倍;另外像淋巴癌、肝癌、會陰部及泌尿道癌症發生之機率也比正常人高出數十倍之多。綜合來說,移植後自身所長出的癌症發生率從4%到40%不等,世界各國的統計不一,這和每家醫院採用的免疫抑制劑劑量有密切相關,所用的免疫抑制劑劑量愈強,將來病人得到惡性腫瘤的機會就愈高。成大醫院自從民國79年完成第一例腎臟移植後至今已13年,目前的移植物存活機率並不遜色於歐美國家,而移植後癌症發生率為5%,則低於世界各國的報導數據,主要的原因是本院所使用的免疫抑制劑劑量較國外低。如此一來,不僅用藥成本下降,病人感染與癌症風險下降,而且所移植的器官並未因此而容易發生排斥的現象。

傳統的免疫抑制劑(例如: 環孢靈…)使人的免疫力降低,因而有致癌的風險,而依據"自然醫學"雜誌最近的報導,新的免疫抑制劑-斥消靈(sirolimus)卻有抑制腫瘤生長之效用。本院於民國90年即開始用此新藥,並致力觀察與研究其抑制腫瘤生長之功效。有此新藥做為武器,加上良好運用傳統免疫抑制劑的藝術,相信能為移植患者提供一安全、信賴的用藥哲學。

癌症,雖然可能伴隨器官移植而來,但如果洗腎患者能慎選大陸的移植醫院,而移植的患者能配合並定期於移植門診追蹤,必能將移植後的癌症發生機率降至最低,而且有最高的存活機率與生活品質。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主治醫師陳明鎮



THE TRUE TEST OF A MAN'S CHARACTER IS WHAT HE DOES WHEN NO ONE IS WATCHING.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4 19: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12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