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8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sa001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8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說][分享] 髒話只是語助詞和多變化的情緒符號?
髒話只是語助詞和多變化的情緒符號?


「髒話」無不保存於在各種語言文化中,而語言之所以存在就表示有人使用,並且隨著時代變化出現獨特的用法。對於許多七年級生來說,許多聽起來粗俗的話卻變成不論時ˋ地限制,是慣用的語助詞。

在台灣,最容易被定義為出口成「髒」是「三字經」,還有經常罰以重金的那個「ㄍㄢˋ」字。或許是狡猾的投機者學會了一種換湯不換藥的竄改,硬是把「ㄍㄢˋ」唸成「看」以滿足講髒話的慾望。為什麼要講髒話?有人認為,一開始是受同儕影響,好像不說幾句就不上道。現在對他來說,只是語助詞罷了。

有人說,講髒話對有些人是情緒發洩,有的則是為了挑釁、污辱對方,甚至還有壯聲勢與驅邪一說。但是並不認為髒話就代表髒,寧可說是俗,是當時的人直接的表達方式。不過,若你現在經常出口成髒,不免被人認為是低級、粗俗、沒修養。

有人在網路上用「˙ㄎㄣ」與「ㄎㄠˋ」,但算是語助詞,平常並不會脫口而出。用什麼語氣唸很重要,同儕間通常很容易分辨出是不是惡意傷人,所以也不會覺得是髒話。除非氣到控制不了,不會為圖一字之爽拿來人身攻擊或挑釁。

經常聽到的粗話還有「屌」、「機車」、「王八蛋」等,仔細想想,要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耳根清靜真不容易。所以只要有人說,小孩就可能學。看來這一部髒話史還會繼續寫下去。

還是要提醒各位,是不是語助詞得考慮問候對象的接受度,「公然侮辱罪」正驗證「一字千金」的道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26 14: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64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