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開箱過常見的萬元以下電競椅,採用PU皮革用料,隨著電競風潮逐年上升,後續有更多知名品牌推出型號多到眼花撩亂的電競椅。
曾看過不少網路討論網椅較為透氣與舒適,去大型連鎖賣場看到展示網椅時,也經常會過去試坐看看。
本篇開箱主角為Power Master所推出的人體工學椅GM37系列,共有3款型號,皆通過BIFMA美國辦公傢俱製造商協會標準測試,針對產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結構穩定性做多方面的驗證。
GM37-A線控版、GM37、GM37-S,主要差異在於線控或操控桿,以及外觀配色。
照片中為GM37-A線控版外箱,網路先前看到通路活動加贈限量GM37專用泡棉坐墊,目前1月活動看到的是加贈電競耳機。
外箱尺寸為74 X 65 X 42公分、重量約21公斤,整箱體積相當大且重量也不低。

拆箱後看到內部採用大量泡棉搭配厚塑膠袋做保護,確保運送過程中零件不易因擠壓而受損。

GM37需用戶自行DIY安裝,內附組裝指南,組裝步驟不至於太過複雜。
如果是第一次安裝單人大約20分鐘內可安裝完成,其中拆封與去除泡棉過程需花費不少時間,組裝過程算是順暢。

分享快速安裝步驟,第一步滾輪與氣壓棒安裝到五爪盤、氣壓棒;第二步扶手鎖上坐墊;第三步椅座底部上鎖操控桿(線控版拆封時已安裝);第四步椅背與椅座連結處;第五步椅座放上氣壓棒與椅背鎖上頭枕並安裝品牌銘版。

GM37-A線控版人體工學椅組裝完成的全貌,尺寸為68.5 x103 x 51公分,重量為18.82公斤。
手邊價位相差不大的PU皮革電競椅重量約24公斤,此外安裝過程也較為費力。
試坐過市面上通路萬元以下人體工學網椅,因用料與設計不同經常感覺到差異頗大,當然價格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台幣五千多到八千多來區分,在於外型設計、功能性、用料等等會有所不同。

鋁合金五爪盤搭配直徑6公分靜音PU滾輪,外觀烤漆同時兼顧質感與耐用度。
靜音滾輪滑動起來相當順暢,比起身邊電競椅輕快許多,對需要常移動的環境會更加方便。

坐墊採用透氣網布,最大承重可達120公斤,雖然這幾年胖了好幾公斤,不過這個數據實際上還是可以坐兩個風大都還有找了…XD
3D扶手支援多段式高低與前後調整、左右旋轉,手臂放置處設計材質略為偏軟,但長時間使用可能還是會覺得略硬。

椅背同樣採用透氣網布,PU皮革腰靠為固定式,依體型不同可能需坐姿稍微往後時較容易完全服貼。

頭枕也標榜可3D調整,搭配2段式關節調整至合適的肩頸位置。

頭枕後方PM品牌銘版安裝是組裝的最後一個步驟,可遮住內部固定螺絲來達到外觀完整性。
看到這個PM銘版第一時間會誤以為專門設計給PM專用…XDD

椅背支援3段式後傾,線控版角度為90~121度,照片中是最大後傾的設定,雖看起來角度不大,其實是坐墊與靠背傾角連動。

線控版調整設計在坐墊左右兩側,照片中為坐墊深度調整,算是很實用的設計。

另一側調整分別為椅背傾角與座椅高度,此處近看尼龍框架搭配透氣網布的坐墊。

背面外觀在扶手以下那區塊,金屬烤漆骨架搭配中央曲線設計還不錯看。

同場加映另一款GM37-S操控桿版,外觀以黑色為主搭配藍色點綴,部分區域增加PU皮革,設計在較少摩擦與承受高壓的位置。

GM37-A與GM37-S坐感與功能幾乎差不多,主要是外觀設計與線控或操控桿的差異,另外GM37-S後傾角度為90~118度與重量18.22公斤皆略低一點。

GM37-S操控桿尚未安裝前外觀,透過兩根操控桿來達到與GM37-A線控版一樣的調整功能,比較後覺得線控在操作會比操控桿來得更為便利許多。

先前某通路活動加贈限量GM37專用泡棉坐墊,採用冰絲彈力布搭配30mm高密度泡棉,專椅專用牢牢包覆在原本坐墊上不移動,適合喜歡泡棉坐感搭配涼感網背的使用者。

若與GM37差不多價位或略低價位的網椅來看,GM37擁有通過美國BIFMA標準測試、豐富的調整功能、順暢的靜音滾輪、提供線控選擇、較大外型設計等優勢。
舒適度依每個人身高體重不同而有不同的體感,長時間比較使用身邊價位相近的PU皮革電競椅對比,GM37坐椅網狀具彈性與曲線設計讓透氣性與舒適度較佳,明顯可坐比較久的時間。
先前坐椅不會特別注意使用姿勢,坐太久有時會後背不適的感覺,GM37坐墊曲線設計最有感,個人體型不論是淺坐或坐滿都會不自覺較為直挺,最近已經鮮少有這樣的狀況,當然注意坐姿也可以得到部分改善。

GM37系列人體工學椅在台幣八九千元的市場中屬於較大外型設計,對於身形較大者提供更好的貼合度。
如果是身形較為纖細者對於椅背距離會較遠,可能要身體微後傾或透過坐墊進行調整,這樣的坐姿用於娛樂玩遊戲或觀看影片會有不錯的舒適度。
基本上每個人體型、身高、坐姿習慣都有所差異,選擇座椅除了預算之外適合身形也相當重要,若有展示試坐的場所還是建議先體驗後再作決定會較佳。
本篇Power Master GM37系列開箱,希望能提供更多資訊讓有興趣的網友了解這個價位帶的人體工學椅,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