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60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licecc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熱昏頭天旋地轉是中暑? 醫師提醒有可能犯眩暈別大意
【來源出處】 https://healthmedia.com.tw/blog/per...il.php?id=2804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2020-10-30


近年來台灣夏季室外溫度動輒37、38度,由於今年暑假期間無法出國,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戶外遊山玩水,造成中暑比例大幅提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今年度熱傷害人數創下新高。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感到頭暈、想吐不一定是中暑,也要當心是否「眩暈症」上身。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有時即使平躺在床上休息,也無法緩解這種暈眩感,還可能伴隨噁心、想吐,患者極度不舒服,無法正常工作。然而,許多患者在眩暈感消失後就得過且過,沒有積極治療,而下次發作的時機卻又毫無徵兆,若情況嚴重到無法站立,萬一又正處於有危險或是尖銳物品的環境中,後果不堪設想。


李宏信指出,夏季中暑很常見,但如果時常感到頭暈務必要就醫,曾有中年眩暈症患者,才50歲左右,卻因洗澡時眩暈症發作,在浴室跌倒撞到馬桶而腦出血,住院了1周,由於平時未妥善治療眩暈症,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也有眩暈患者在大熱天騎車,突然眩暈發作而昏倒摔車,所幸沒有危害性命。以上這些案例,都是在具危險性的環境中發生眩暈,患者不可大意。


眩暈的治療黃金期通常是7天內,很多患者在初次發作時不以為意,因此錯失治療良機,可能需要花上更多時間治療,且發作頻率會增加,讓患者處於隨時復發的恐懼之中。由於眩暈是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所造成的阻塞,使血流不通,加上生活壓力大,使血管過度收縮,導致組織缺血而壞死,演變為內耳神經萎縮。因此許多患者都是因壓力、作息不正常而引發眩暈,想要改善症狀,首要調整作息,並找出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


眩暈是每個人都有發作的機會及經驗,根據症狀的不同對人的影響可大可小,嚴重程度不一,李宏信醫師在臨床經驗上,以期別來說明。其1為急診期的眩暈,嚴重程度是躺在床上起不來,若持續躺著休息也沒改善需要送往急診,迅速治療,以排除心臟病、腦中風之可能。其2為急性期,此類型病人經常感到搖晃數日,常在不平衡及暈眩的狀態,必須稍做休息並服用藥物治療約2周,則可感到改善。其3為慢性期,此類病人的症狀經常發作,有約5成患者在無預警情況發生,防不勝防,必須長期服藥半年至1年,才能達到完全治療且不易復發的目的。


李宏信說明,急性期的治療,臨床上通常給予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用以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後,再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一般而言患者只要耐心服藥控制,病情都能獲得極大的改善。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眩暈患者除了保持愉悅心情、定期運動之外,更要注意飲食清淡,最好戒菸戒酒,刺激性食物少吃,避免膽固醇過高,才能保持內耳血管血流暢通,減少眩暈發生機率。
---------------------------------------------------------------------------
關鍵字:中暑、眩暈、耳鼻喉科、李宏信醫師

【心得感想】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今年度熱傷害人數創下新高。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感到頭暈、想吐不一定是中暑,也要當心是否「眩暈症」上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0-11-06 11:0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701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