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79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如何讀經?如何拜佛?

圖 1.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Chao Chao Huang:
如何讀經?如何拜佛?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即一切法離了一切法的相,您能不執著,您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因法身徧一切處,
那一切法不就是法身嗎?所有懂得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
如果您不用功,起惑,造業將來墮落三悪道,那還不算冤枉,但您很用功,不了解佛法,天天在拜佛,
念金刚经,结果得不到眞實利益,那才是寃枉。
您⋯⋯不贪名利,天天拜佛,天天念金剛經,结果不了解,不了解您拜的那一尊佛是什么佛?
您拜的是木頭或泥塑的嗎?那尊是法身如來嗎?您天天拜他幹什么?「金剛經」是白纸黑字,
白纸黑字是生滅法,您天天念他幹什么?
其实拜佛是要透过泥塑和木雕的佛像,不要去執着,因此世尊問須菩提「可以身相見如来否?」
须菩提悟到這個道理,答説不可以。
您説泥塑木雕的佛像不是佛嗎?不是佛,但佛的法身徧一切處,难道不徧到那泥塑木雕的佛像嗎?
您懂得這個道理,您所拜的泥塑木雕的佛像,就是法身佛,這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则見如來」,
因众生都執著一個相,所以藉由相去悟入,【所謂眞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
诸相非相即是真空,眞空不是斷滅空,不是沒有,因为见到法身如来,怎么可以说断滅没有了,
但我們要了解,法身如來不是報身佛或應化身佛。因報身應身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法,
而法身如來就是妙有,妙有不有就是眞空,就是在「诸相非相」那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15668258630938&set=a....0005633024917&type=3&theater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5-10-22 19:07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0-22 18:51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禮佛時,須身心恭敬,至誠專注,
觀想「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
頭面接足歸命禮。」如此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禮至無有能禮所禮,
最後能所一如,進而契入空性,本具的清淨心現前,
即是禮敬自性佛,亦是禮佛的最高境界──實相平等禮。
http://www.ctworld.org.tw/...02_b12.htm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0-22 18:52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慧律法師:
打個比方,我們凡夫就好比吃了迷藥,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迷惑。
所以佛在《心經》上把實相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
有時我想一想,這個真相真的很可怕,
“智”也沒有,“得”也沒有,那我們究竟有什麼呢?
可喜的是佛告訴我們:佛性是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
縱然現在有惡夢,努力一點,從這個惡夢中走出來,
真的是很有希望。
最後再說“事、理”,事理是一切法的二個端點,
我們剛剛開始學佛教,常常會有偏向,不是偏事,就是偏理,
比如有人喜歡拜佛念佛,他從來不去想一想拜佛念佛的道理;
而有人喜歡探索佛理,卻不願拜佛念佛。 這個就是有了偏向,
其實理事應該是一,而不是二。 如果你喜歡拜佛念佛,
那你也應該懂的拜佛念佛的道理;如果你懂得了佛理,
你就應該把佛理落實於生活。 這才叫理事圓融無礙。
“事”是現象,是力用,就是三分裡面的相與用。
相與用都是屬於事,“理”就是體,
還是三分裡面的理體、事相、事用。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990741&keyword=%E5%85%AB%E9%9D%A2%E8%A7%80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0-22 18: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3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