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70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达摩血脉论>开示录
达摩大师在历史上,是禅宗在东土的第一个祖师。
在西天, 也就是古印度,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算,
他是第二十八个祖师。他的师父叫作「般若多罗」。
当时释迦牟尼佛传法给大迦叶尊者,这个「叶」的发音为「社」。
然后大迦叶尊者再传法给阿难尊者,也就是佛陀的侍者。
一直往下传,其中也传给马鸣大士、龙树大师,这些伟大的修行人。
一直传下来,直到般若多罗,再传给达摩大师,这是第二十八代。 ­
般若多罗告诉达摩大师:「我们这个法将来要传到震旦,
(也就是我们以前的唐朝)」,还说了一个偈子。
然后达摩大师大概跟了般若多罗大师三、四十年。
你们想: 达摩大师那么高的水平了,还要跟般若多罗大师三、四十年!
咱们没有开悟的人就不说了,开悟的人还要向上,
慢慢地一层一层的剔除自己的业、惑、苦,
也就是去除自己的烦恼习气的一种过程。这个磨练过程很重要! ­
­所以一般人不知道,以为开悟了就好了。好多人开悟后就离师远行,
也就是离开师父。离开师父以后,到别的地方去了。
很快的就出了问题了,然后又不知道怎么办?
于是又怀疑自己所悟的是不是真的? 然后就没落了,隐覆了,
也就是搞不清了,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于是,
本来一个很好的修行人,由于没有珍惜自己的因缘,
离师远行,所以进步就很慢。 ­
­达摩大师跟了般若多罗尊者三、四十年,直到般若多罗尊者往生了,
他就飘洋过海。当时唐朝已经有商船了,
沿着现在的南沙群到一直到越南、新加坡,然后到印度。
所以当时坐船是可以来东土的。 ­
­当然,来东土是有几条路线的。从西藏那边走,
要经过帕米尔高原。从古印度的西北方向,到现在的喀什米尔,
再到阿富汗,直到现在的新彊,这么传过来。
基本上古时候那些大部头的经典,以及法的传承,
都是经过新彊这条路线走过来的。那么达摩大师是从海路来的。
他从海路过来以后,先上了羊城,也就是现在的广州。
在广州没什么意思,所以就往北边走。到了现在的建康,
也就是南京一带,当时梁朝偏安于南京。就是梁武帝的梁氏王朝。 ­
­达摩大师觉得梁武帝是一个很爱好佛法的国王,
于是从广州走到江浙的南京,去见当时的梁武帝。
因为达摩大师是一个印度人,眼睛大大的,头发又黑又长,
梁武帝觉得这是一个圣贤僧,一个伟大的修行人,
可能有神异之处,于是就演出一段公案。
梁武帝问他:「我度了这么多出家人,建了这么多寺院,
有没有功德呢?」达摩大师说:「没有功德。」
梁武帝又问了其他事,比如说:「既然没有功德,
什么是第一义谛?」达摩说:「没有第一义谛!」 ­
­最近我在电脑上讲法时,有人问我:「谁在讲法呢?」
我说:「我不认识!」他们就答不出来了。难道我不知道我自己吗?
退一步说,我是谁啊? 我也不认识。
禅宗里面有一位禅师问学人:「第一义谛是什么?」
学人说:「不识(不知道)」。禅师就说:「不知道最亲切! 」 ­
为什么说「不知道」最恰当? 因为究竟的第一义谛,
也就是我们的心性,本来是无知无觉,而觉知一切的。
你如果起心动念,了知一切的话,那你反倒乱了套了,
所以无知无觉,啥也不管最好。 ­
­那么落在世俗谛的话,你的是非是你的事,我才不管你。
你爱怎么样,那就去吧。这并不是说没有是非的概念,
而是说世俗的「是非」无非是生死啦,纠缠在「是非」当中,
那是没完没了的。天下本来没有对、错的,
你心里面生了一个「对、错」的念头以后,世间就有了对、错了。
今天这样,明天变成那样,在世俗意义上倒来倒去,
那就不是修行了。当然,就胜义谛来讲,站在空性的角度来说:
你一起心,一动念就错了,所以啥也不懂还更好! ­
­所以这个公案很形象的,恰当的表现出来: 佛性是不必主动出击,
去了知什么。安住本位,便知一切,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会懂。
如果你想要了解什么,这已经是起心动念了。
当然起心动念也没关系,只要不执着就好了。
但是往往世俗的凡夫一起心动念,他就开始执着,所以就错了。 ­
­所以当时梁武帝问达摩大师什么是「圣谛」,
达摩大师就说:「廓然无圣!」没有第一义谛啊!
梁武帝就抓住达摩大师的尾巴了:「面对朕的是谁啊?」
达摩大师说:「我不认识啊!」梁武帝听了不开心。
达摩大师一看,语言上的接引不契机,
(就像我跟你们讲法,如果你们听不清楚的话,我就不往深的讲。)
他一看不对,就渡江而去,往长江北方走。 ­
­你们都知道,在梁武帝身边还有一个圣贤僧,
他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叫做宝志公禅师。
宝志公禅师就对梁武帝说:
「唉呀,你可把一个伟大的修行人赶走了!」梁武帝赶快派人去追,
但是达摩大师知道因缘已经过去了,不必回头了。
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在他渡江时,船师看他没钱,
就不给他坐船。达摩大师就在河边采了一片芦苇,丢在江上,
芦苇就变成一艘船的样子,他踩在芦苇上,飘飘悠悠的过江了,
把船夫吓了一跳。 ­
­他走到河南,就在嵩山的少林寺落脚。
当时的少林寺是一个比较小的庙,也有一些出家人,
那时还没有练武的人。达摩大师就在少林寺后面的一个山洞闭关,
每天就在那里打坐。从这里你们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
从古至今的大修行人都是等待因缘! 缘不锲即散。我以前在闭关时,
没想过开一个禅堂,但是信徒一定要开。
那没办法,缘起来了,我只好开了。那么禅堂从三楼搬到四楼,
不也是因缘到了吗? 修行人从来不急着想:「我要怎么样做…」
因缘来了,我就努力的做。努力也不是执着,只是看眼前能不能作成。 ­
­这很简单,人人都可以选择这种方法。但有的人不是这样,
他一直要弘法。也不知道自己的弘法因缘够了没有,
所以执着了弘法,也就执着了一堆苦。在家人也是这样,
才刚了解了一点佛法,就四处去讲说。讲说也说不清楚,
别人一跟他说:「这里讲错了,那里讲错了。」他就不开心,
心里就生烦恼! 学习佛法,本来是为了解除烦恼,解除痛苦的,
但是他由于自己的执着,反而给自己找了麻烦。 ­
­这和我们和尚开庙一样。
如果我这个时候担心圆通禅堂三年以后怎么样,
我每天都过不好日子。我现在就是有人给我三十万美金、
五十万美金,我还是琢磨着:「怎样买一栋大楼? 这笔钱又不够供房子
(还房屋贷款)…」,来了一大堆烦恼! 老实讲,我没有烦恼。
你们大家今天来听法,我也是这个样儿; 你们没来,
我也是这个样儿。你们没来,
我还可以在电脑上看看<瑜伽师地论>,了解更多的教义。 ­
­达摩大师当时也是采取这种态度:
「了知天下万事万物无非是缘起缘灭」,
「有」也是缘生缘灭,「没有」也是缘生缘灭。
当我们既然已经证入一种「本不生灭」的境地时,
看世界的一切生灭犹如幻化。幻化的东西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
既然没有实际的意义,他又何必急急忙忙的找一个人来讲法呢?
佛法有这么简单吗? 像佛法这么珍贵的东西,
随便找一个人来讲,他能听懂吗? 听不懂的! ­
与其找一堆饭桶又听不懂,那么累,还不如坐在那里,
等待一个伟大的人来! 对吧? 他知道有一个伟大的人要来接法。
没来,他也不急,每天在那里等。
于是有很多人用许多形容词来说他,譬如:「面壁十年图破壁!」 ­
­他面壁九年以后,二祖神光就来了。他后来改名「慧可」,
意思是说智慧还可以啊! 你想想: 他怎么换来「慧可」
这两个字啊? 他用一条胳臂换来的! 开玩笑啊!
他来了就立刻要求法,达摩大师就说:「这么千古难逢的佛法,
你在那里磕磕头,就想得到我的法?」当时的河南是大冬天,
大雪纷飞。这个神光也是一个汉子,他站在门外求法,
雪已经下到膝盖那么厚,他还是不肯动。
后代传下了「程门立雪」这个典故,也就是儒家的宋明理学,
有一对姓程的兄弟,两个都很厉害。他们有一位学生来到门口,
怕惊动老师,所以就站在门口等,一直到雪下到膝盖为止。
这个典故就是源自二祖慧可的故事,
只不过他并没有把胳臂送给老师罢了。 ­
­二祖的这个见面礼是这么送的呢? 他站在门外那么久,
冻得抖抖缩缩,达摩大师还是不肯教。他就问:「到底要怎么样,
师父才肯教呢?」达摩大师就说:
「除非雪地能够遍地开花,而且还要红花。」
神光就想:「到底要怎样才能开红花呢?」他也是一条汉子,
而且已经出家了,当时随身带着一把戒刀,
于是就拿着刀把胳臂砍下去! ­
­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 达摩大师难道是个杀猪的肉贩子?
他要这条胳臂作什么? 烤肉吃? 不会吧!
那为什么要给一条胳臂? 从古至今都是「用以言志」,
也就是「表示我的决心」。神光是要表明:「我不是一个小器的人,
不是一个承担小法的人。我这么大老远的来这里,
不是为了要感动你而感动你。我真是的条汉子!
是个承担天大第一大法的人。我是为法而来!
既然是行大法的人,不在乎小节。我连身体都可以抛弃!」
砍胳臂是表示他这种胆量,这种志向! 可不是说:
「达摩大师,你饿了。我砍条胳臂,你烧着吃!」没有这回事! ­
­ 当然经书也不会写得这么详细啦,肯定会对神光的手臂一番包扎。
然后达摩大师才慢慢问他:「你想要求什么?」
神光说:「我的心不安!」达摩说:「你把心拿来!」二祖找了半天,
找不到心。达摩说:「你找不到心,那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 ­
­达摩大师就这样,把禅法从西方的印度传到汉人的土地上。
据说达摩大师后来又去西藏传了一个大手印去了。
很多人都知道西藏的大手印和我们汉地的禅宗是极其相似的。
西藏的大手印有三种: 一种是显教的大手印,
一种是密教的大手印,还有一种是胜义谛的大手印。
他们的修行次第和方法,基本上和禅宗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我一般是比较推崇禅宗,因为它的手段和方法是比较究竟。
为什么呢? 因为大手印也好,大圆满也好,
通通是在有相的境界上着墨。它们讲究次第,
例如大手印的四个性戒,大圆满的心性的四种特色。
大圆满最究竟的就是龙钦巴的七宝藏。
这些内容用语言表达得很好,传承也很特别,
修行成就的也很多。可是就是有一个缺陷: 把究竟的东西说出来了。 ­
­相比之下,禅宗有一个伟大之处: 它就是不说。不说最妙,
说出来还很麻烦! 禅是一种在极顶尖的法身见的修行方法中,
又巧妙、又简捷、又直接,
又能表达我们汉人对学问态度的一种智慧。
达摩大师把禅宗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
禅宗又慢慢传到日本、美国。 ­
­现在来讲「达摩大师血脉论」的意义。
「达摩」的梵文是「法」意思;「血脉」在人身上是很重要的,
它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对一个种族、家族来说,是指它的传承,
也就是父子的血缘关系。这里的「血脉」类似于父子的血缘关系。
因为达摩大师所说的是直指心性的语言,
记录下来的文字就叫作「论」。 ­
­所以<达摩大师血脉论>的意思就是说:
这个论是直接传承于达摩大师的语言,是独一无二的纯正血统,
纯正的指示,纯正的代表达摩大师的佛教思想。
「血脉论」表示它的精髓,表示传承的正确性,
表示纯正的第一义谛,所以叫做「血脉」。 ­
­ 比如说我现在讲法,将来我死了以后,有一天有人会说
「那一天在电脑上讲法,曾经讲过这段话…。」生活中讲法时,
徒弟又录音下来,打成文字。然后我在博客上还讲了一些开示。
后来的人慢慢把它整理成一本书时,可能会发现书中这里一段,
那里又一段,零零散散的。 ­
­当时达摩大师有十几个徒弟,除了慧可之外,
还有「总持」比丘尼、道育…这些人。
他们都会记录达摩大师平时传授给他们的内容。
大家把言论汇集起来,就形成这个小册子。所以你们会发现:
这个小册子的内容老是经常在重复。踪然它已经形成体系了,
该讲的都讲了,可是有时候重复太多,显得很繁杂。
禅本来是脱离语言相、文字相的,所以从这个小册子可以知道:
反正就是在讲这个心,把这个心描述完后,它就讲完了。不
过在重覆当中,也会有一些内容。
在<达摩大师血脉论>的一开始有一段<序>,
是一位「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写的。
他是绍兴人,前面这一段文字是他的官名,咱们不管它。 ­
­ <序>的一开头说:「原人至心,皆具佛性」,
这一段话就把佛教讲完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探本溯源,
真正的追求,每个人的本来面目都具足佛陀当时
证悟到的那个真如本性、佛性,如来藏。 ­
既然每个人都有佛性,所以每个人都是佛。不管证悟或没证悟,
佛性都是没增没减。既然没增没减,我们都不缺少什么,
与佛都是一样的。当然,我们一般人的心,
可不是这里指的佛性的那个「心」啊! 我们一般人的心是污染的。
其实这个污染也是幻化的污染,本来没有污染。
如果本来已经有污染了,这个污染已经变成心的一部分,
那么你怎么样也没办法修成了。现在我们的心,是幻化的污染,
有因果,有因缘,使我们的心体现出幻化了,
可是心的本身还是清净的。 ­
­譬如这一杯水,滴了一点儿黑墨汁就变成黑色的水;
滴了一点儿红墨汁就变成红色的水了。水性有变化吗?
水分子有变化吗? 没有! 所以究竟的来说: 佛性从来没有变化过,
可是体现出来的是这样子。 ­
­譬如太阳光照进屋子以后,我们看太阳光里面有灰尘飞来飞去,
可是光线本身有污染吗? 灰尘飞来飞去,没有防碍到光线。
我们站在光线的角度,才知道光线本身没有被污染。
如果光线有污染,它照进来的时候,就带着污染来了。
等到灰尘散去时,它就呈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显现为污染」,
就证明它本身没有污染。 ­
这是很关键的观念。这也是学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
一个很大的误解。你如果转不了这个观念,
你就一直认为有佛可成,要修行,把那些脏的东西去掉!
其实,你不必去掉!这才是第一义谛的法。 ­
­「去掉(烦恼)」是一个方便。所以在禅宗的究竟义理来说,
是不需要修的。修什么? 有修行吗? 不需要修! 为什么不需要修?
佛果不是修出来的! 佛是怎么搞出来的? 悟出来的!
把观念翻转过来就行啦! ­
­ 所以,我们这个色身,一般人都认为是五蕴所聚集的身体,
是肮脏的,甚至采取白骨观,来厌弃这个身体,
认为这个身体不好。但是在密宗来说,这个身体是好的,
是五方佛的体现。所以只要观念一翻转,一切就变成好的。 ­
­譬如以前想侵略这个国家,认为这个国王不好,一直反对我,
我一定要把这个国家荡平! 等到你侵入这个国家,
把国王赶走了,自己坐上王位了,
这时你还会不会杀这个国家的人民? 不要了,
因为这时他们都已经成为你的子民了。 ­
­你真正的了解自己本来具足了佛性时,你会发现: 周围的一切,
都是你心性的一种反应。这个心性的反应,就是佛性的作用。
既然周围的一切都是佛性的作用,这证明了你就是佛,
正好历练自己的佛性,证明你自己佛性的存在啊!
这不是好事吗? 所以周围的一切也就不妨碍你了吧!
所有的一切反倒变成你的化身!(佛有法、报、化三身)
这个时候你的心性自然显现外在的一切东西,
这本身不具足任何实际的意义,只是你心性的一种自然显现,
这就是佛性的自然作用。 ­
­所以外在的一切,在没有开悟之前,是烦恼的,
贪、瞋、痴、慢、疑的。当你开悟以后,
外在的一切由以前的胡乱造作,变成一种微妙的作用。
以前是厌弃的,现在变成是可爱的。
这是一个极大的思想转变的过程。 ­
­以前觉得:我们要修行,我们要增加福慧资粮。当你开悟了以后,
才发现:你根本就没增加什么! 修也是白修! 什么叫「修也是白修」?
因为你修了半天,没有去掉什么东西,也没有增加什么东西,
只是现在一下子转了观念。开悟之前,以为自己念了多少佛号,
持了多少咒,增加了多少功德力。等到开悟时才知道:
从来没有增加任何功德!
因为你心性中的真如自性的功德从来没有减少过!
所以你的功德和佛陀的功德是一样的。佛陀的功德还需要再增加吗? ­
­所以你以前修了那么多,以为已经增加了,
现在才知道:本来就没增加。因为本来就没减少过,
所以也没增加过! 佛性本来就是不增不减的,你还要增加功德吗?
这是<达摩血脉论>里面极其关键的要点。这在密宗里面,
是极其殊胜的知见; 在禅宗里面,也是很重要的观念。 ­
­了解了这一点,你修行起来就不会苦了,不会紧张了,
不会觉得自己很弱了。为什么? 因为这样心就坦然了,
这就好办了。要不然,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
一想到就通通死心了!本来我们每天都是在家里面归家稳坐的,
我们本来每天都是个国王,却老把自己搞成个乞丐。
当你一旦发现自己每天都是国王,那不就好了?
只是你以前不知道自己是个国王,所以老把自己搞成个傻子,
每天受穷、受饿,受人欺负! 觉得自己可怜死了,老是要饭。 ­
­那么有一天,国王来了,找你回来,
向大家宣布你是王位的继承人,从今天开始登基。
你这才知道:「原来我拥有一切,拥有这个国家。
所有人不都是我的子民? 还敢欺负我!」观念一变,
立刻就拥有了一切,对不对? 你以前还得跟人家乞讨,
现在不管走到那一家,都任你吃喝,谁还敢欺负你! ­
­修行也是这样,当你还不知道佛性时,
心里会急着:「我还没开悟!」等你开悟以后,
又会想:「神经病啊! 我本来早就开悟了,我还这么麻烦的修行!」
就是这样。所以这个法义一定要通达,你才能讲<法华经>。
我只是不用<法华经>的语言表达而已,其
实我也是在讲<楞严经>,也是在讲<圆觉经>,
也是在讲<华严经>。其实我只是不讲出经的名字,
只讲这些经的义理。讲了这么多经,其实我讲的是「禅」!
所以我始终讲:「禅能够摄一切的经!」 ­
­ 电脑上有人问我:「师父,你说禅宗是直指人心,教外别传。
这是什么意思?」「教外别传」是说: 佛陀说了那么多的法会,
记录下来就叫做「三藏十二部」的经典。
「教」是佛陀用嘴巴讲出来的法。
可是禅不是佛陀用嘴巴讲出来的。禅是佛陀以心印心,
以「心法」传给迦叶尊者的。
所以禅宗的传承是在言教之外,别有传承。 ­
所以我以前常跟你们讲「佛的身、语、意」。
佛的身体作出来的一切都叫作「戒律」。
行仪规范都合乎法度,一切都是自然、无造作的。
佛的语言所讲出来的,就是记录下来的三百多会的经卷,
又称为「教」。佛的心表达出来的,就是禅。
禅是不透过语言的。当时佛陀传给迦叶尊者时,
他只是拈花。拈花是一个动作,他并没有说。
这个动作是心的表示,迦叶尊者就懂了,心印的传承就完成了。 ­
所以从古至今,一切禅的法义不一定是靠语言,
它的传达不一定靠着特定的方式,才表达出来。
那个接受的人一下子领悟了,就击碎他内心的执着了。
那一层执着一被打破,他自己就恍然了悟自心的佛性。
并不是传法的人有一个心可以给他,
而是以他的心来点亮那个接受者的心,就像传灯一样。
传灯的时候,原先的那个灯并没有灭,
可是它所点亮的第二个灯的光明,
跟它原先的光明不都是一样的吗? 所以这个「以心传心」
可不是有一个「心」可以传,
而是以一个人的心来启发另一个人的心,
点燃那个人自己的智慧光明。 ­
­佛陀的这个禅宗,就是用「以心传心」的方式,以心来印心,
以心来认可心。用这种方法一直传下来,
所以现在就传到智空这里。
因此这个论说「原人至心,皆具佛性」,
就已经把禅的法义全说完了!
其实<达摩大师血脉论>的<序>的第一句话,
就已经把整部论讲完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

 http://www.zgyqs.com/Article/Sho...rticleID=2448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6-11 10: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35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