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29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上頁  2   3   4   5   6  下頁 >>(共 6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大菩薩修淨土法門五



早晨面西然香禮拜祝云。弟子某。謹為虛空界一切眾生。敬禮西方聖眾。十稱念四聖號。仰惟聖眾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眾生。各各自十稱念。盡拔濟生於極樂世界乃念四聖號各十聲禮拜。



又祝云



弟子某。謹為盡虛空界一切眾生。讚阿彌陀佛。懺罪迴向。發願敬禮。仰惟如來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等眾生。各各自讚佛懺罪迴向發願敬禮。盡拔濟生於極樂世界。乃念大慈菩薩全偈一遍(在卷首第一段。)禮拜。



又祝云



弟子某。謹為盡虛空界一切眾生。敬禮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切菩薩聲聞諸上善人。仰惟大慈大悲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有出期。特展威神。遞相勸勉。分身於此震旦國。為卿相臣。共佐吾君。治教眾生。使不相爭相殺。不相食相陵。變世醇和。共躋仁壽。及於此南閻浮提。盡此娑婆世界。及十方濁惡世界。身為國王大臣百僚庶尹。以次有位之臣。教化眾生。同修佛道。脫離苦海。即變吾國。以至十方濁惡世界。皆為清淨極樂世界。禮拜。



古本云。延祐乙卯四月十四日。命工刊板。至十月初一夜。刊至此板出舍利一顆。初七日刊至法字上。又出舍利一顆。下元日刊至聖字上。又現舍利一顆。見存板中。留以供養云。伏望觀此文者。睹此靈驗。同生深信堅固之心。請遵熏修。必生淨土。是即龍舒居士所謂自古及今修持者眾。豈無感應。斯言倍不輕也。



如不食肉。此為大善。如有疾病。不免食三淨肉。即祝云。



弟子某。為身在世網。宿業深重之故。腑臟身體怯弱不免有時食三淨肉。謹為昨日所食之肉之眾生。念誦南謨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七七遍。仰惟如來大慈大悲。特展威神。一如此眾生。自捨身命。以與念誦者。乞為念誦。資薦其身。定拔濟生於極樂世界。某誓願所食之肉。所資氣力。所為善業願與此等眾生共之。願此等眾生先生極樂世界。俟某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證六神通。來此南閻浮提化度眾生之時。此等眾生。皆隨逐而來共化眾生。同升佛道。禮拜。



如不食肉則為平生所衣之衣為絲為綿之蠶。及與已交加之綿帛所為之蠶。念誦如前。



又祝云



弟子某。謹為此南閻浮提。今日所殺所食之眾生。念誦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聖號。一百二十遍。仰惟如來。大慈大悲。以某念誦如來名號。一聲一如來度一眾生。盡其念誦之數。(古板此處出舍利) 亦復如是。盡度眾生於極樂世界。禮拜。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0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6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六(釋迦佛親以此聖號教二老人。無可疑者。若人至心持念。及誦往生真言。解冤延壽。得大福報。證無生忍。不退地豈不偉歟。呂元益謹勸。)



釋迦佛在世時。(古板此處出舍利) 有翁婆二人。用穀一斗記數。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佛云。我別有方法。令汝念佛一聲。得多穀之數。乃教以念南謨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出寶王論。嘗之秈穀校之。一合千八百粒。此數乃二千石之數。佛自以此二老人。其功德甚有可知矣。若愚人不能念者。且單念亦可人全念。得大福報。或兼持誦小阿彌陀經。或大阿彌陀經。或其他佛經。隨數多少。迴向願生西方。皆可拔一切業障根本往生淨土真言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多地夜他 阿彌利都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 毗迦蘭帝 阿彌利哆 毗迦蘭哆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加利 娑婆訶



真言字。本非佛國字。乃譯經者所用。人多以其字難識而不讀。佛初說時。止有聲音。今其聲音。用識之字代之。不失佛之本章。更不須疑。又世間點句多差。今用藏經兩處點句一同。亦不須疑。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不令冤家為害。現世安穩。命終任意往生。若滿二十萬遍。即菩提芽生。三十萬遍。非久面見阿彌陀佛。晉時遠法師誦咒。此有神人從西持一白銀臺來云。法師壽終。當乘此往生阿彌陀佛國。眾人聞空中如奏音樂。異香數日不歇。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6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七



佛問阿難云。汝欲見地獄人否。阿難云。欲見。佛云。身行。口言。意念惡。此地獄人也。蓋謂人生善惡。不過身口意三業。今三業俱惡。是為純黑業。所以入地獄。若三業俱善。則為純白業。乃生天堂。若三業中。有一業善。則為業。亦不入地獄。故身意雖惡。而口念佛名。亦一業善。遠勝於三業俱惡。況口念佛時。又能心想佛像。則意業善端正其身。而手提數珠。則身業善。常能善此三業。以修淨土。必上品生。予嘗於鎮江聞賣蝦者。叫蝦一聲。而知其三業俱惡。何則。身荷蝦擔。則身業惡。意欲賣蝦。則意業惡。口叫賣蝦。則口業惡。是知叫蝦一聲。而三業俱惡。此佛之所謂地獄人也。以此觀之。則目前所謂地獄人者多矣。可不畏哉。眾生以愚癡不知因果。陷於罪惡。深可憐憫。知其說者。為開導化諭。此名法施。法施為布施之大者。其為福報。豈易量耶。或曰。人誦佛名。一向稱誦。正如呼一人。一向呼之。其人必怒。故一向誦佛名者。未足為善也。是不然。眾生自始以來。口業過惡。積如山海。多誦佛名。以滌蕩之。猶懼不足。豈可以稱呼常人之名為比也。況諸佛自開此念佛法門。所以誘掖眾生。善其口業。以漸善其身意。故謂一向誦佛名。未足為善者。世俗之言。非諸佛誘掖眾生之言。無足取焉。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八



全持齋戒。又禮佛念佛。讀誦大乘經典。解第一義。以此迴向。願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謂齋者何哉。不食肉。不飲酒。不淫欲。不食五辛。所謂戒者何哉。殺生。偷盜。邪淫。是為身三業。妄言。綺言兩舌。惡口。是為口四業。貪欲。瞋恨。邪見。是為意三業。總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為十善若犯而持。是為十惡。全持十戒。乃生天上。持前四戒。加以不飲酒。是為五戒。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淨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淨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也。若又不能持五戒。豈可以不戒殺生乎。殺生為五戒之首。又為十戒之首。亦為比丘二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殺則為大善。殺則為大惡。故曰。凡欲殺生者。但將自己看。自身不可殺。物命無兩般。所以不殺則大善。殺則短命報。蓋謂己欲其命長。物亦欲其命長。乃殺物命而欲己之命長。烏有是理。故殺生不可不戒也。凡殺生以資口腹。則口腹之欲何厭。放箸之後。滋味己空。而殺業具在。若殺生以得賓客。則以平日不殺。人亦無可言者。況其罪己自之。經云。來而獨自來。去而獨自去。輪迴獨自行。果報獨自受。觀此。則豈可為人而殺生也。若殺生以祭先祖。豈無素食清羞。孔子曰。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如是。何有不可哉。若然香誦經。仗佛力以為薦拔。必遂超生。故皆不在殺生也。若止能持此不殺 之一戒。以修淨土。已不在下品生矣。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九



齊戒潔己。清心靜慮。面西安坐。閉目默然。觀想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寶池中大蓮華上。坐其身長丈六。兩眉中間向上有白毫一條。八稜中空右旋轉五匝。光明照金色面與金色身。次停心注想於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當令閉眼。悉皆見之。蓋欲念念不忘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怠應見佛全身。此法最為上。謂心想佛時。此心即是佛。又過於口念也。身後必上品上生。唐啟方圓果二人。作觀想只五月。自覺身到淨土。見佛聞法。載在第五卷。所謂十六觀經者。詳說諸觀想法。又不止此而已。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十



想阿彌陀佛身極高徹天。所坐蓮華亦相稱。及注想眉閒白毫。一一如前篇所言之法。此法最為上。以心想佛時。此心即是佛。其想極大。則其念極大故也。若未能如此。且想小像亦可。唯要專精。不得散亂。據觀經云。觀想阿隬陀佛身相光明。如百千萬億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閒白毫。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以無緣慈攝取眾生。閻浮檀金者。極大極美之金也。那由他者。萬億也由旬者。十六里也。據此所說。豈可窮盡。只一恒河沙由旬。其大己不可言矣。況六十萬億之萬億恒河沙由旬乎。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5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十一



兼觀想觀世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以此寶手接引眾生。次觀想大勢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舉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次想自身生於西方極世界。於蓮華中結加趺坐。作蓮華合想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6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十二



發救度眾生心。發至誠心。發堅固心。發深心。加以禮拜念佛。如此則現世蒙佛加祐。身後必上品上生。救度眾生心者。願生淨土。見佛得道後。度苦海眾生。非獨度其身也。至誠心者。至誠歸向。無苟且也。堅固心者。堅固修進。更不退轉也。深心者。用心深至。直透淨土。如探海底珠也。三世諸佛。與法界眾生。皆由心造。吾心如是。焉得不上品上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7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0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十三



齋僧供佛。燒香獻華。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崇奉。以此功德。迴向願生西方亦可。或為世間種種利益方便善事。若為子而養父母。為兄而友愛昆弟。為弟而欽順其兄。閨門之內。無不盡善。宗族之間。無不和睦。鄉黨鄰里姻親。相接以禮。相與以恩。以至事君則赤心為國。為官則仁慈利民。為長善以安眾。為下則勤以事上。或教導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濟急難。或惠貧窮。或修橋砌井。或施藥散食。或減己奉養以利他人。或臨財饒人以自省約。或教人為善。或讚善止惡。隨力所作世間一切善事。以此回向願生西方亦可。或為世間一切利益。不拘大小。不拘多少。若止以一錢與人。或以一盃水與人。下至如毫芒之善。亦必起念云。以此善緣回向願生西方。常使一念不斷。念不斷。念念在彼必上品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8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10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修持法門十四



佛言。欲生淨土。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歸。謂歸依佛法僧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9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1:11 |

<< 上頁  2   3   4   5   6  下頁 >>(共 6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516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