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29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上頁  1   2   3   4   5   6  下頁 >>(共 6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起信四



儒者或以釋氏之徒無戒行。故輕其教。而因以不信淨土。是不然。豈可以道士不肖而輕老

子。士人不肖而輕孔子。智者尚不以人廢言。況可以其徒而輕其教乎。釋氏之教。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其世法與吾儒同者。不可以縷數。姑舉其大者言之。釋氏之所以孳孳訓世人者。無非戒惡勸善。而吾儒何嘗不戒惡勸善哉。且以目前言之。佛以殺生偷盜邪婬為身三業。而子言勝殘去殺。詩人言文王德及鳥獸昆蟲。是豈不戒殺哉。盜固不在所言矣。孔子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詩人刺不德而悅美色。是豈不戒邪婬哉。佛以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口四業。孔子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豈不戒妄言也。謂巧言令色鮮矣仁。豈不戒綺語也。書稱爾無面從。退有後言。豈不戒兩舌也。惡口謂之惡怒之聲。尚未至於穢語。荀子謂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是未嘗不戒惡怒之口也。佛又以貪瞋癡為意三業。孔子謂見得思義。是則戒貪矣。謂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是則戒瞋矣。謂困而不學。民斯為下。是則戒癡矣。由此言之。儒釋未嘗不同也。其不同者。唯儒家止於世間法。釋氏又有出世間法。儒家止於世間法。故獨言一世而歸之於天。釋氏又有出世間法。故知累世而見眾生業緣之本末。此其所不同耳。欲知釋氏之所長。須看楞嚴楞伽圓覺。與無蓋障菩薩所問經。及曉金剛經之理。未能如是而遂非之。則孔子所謂不知而作之者。而作之者。可不戒哉。誠如是。則釋氏為可信矣。其言淨土。烏可以不信哉。所謂出世間法。淨土尤其要者。不可以不勉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4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起信五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惟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惟心淨土矣。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哉。人人可以成佛。所謂自性阿彌者。固不妄矣。然猝未能至此。譬如良材可以雕刻物像而極其華麗。必加以雕刻之功。然後能成。不可據指良材。而遂謂極物像之華麗也。是所謂唯心淨土而無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者。非也。又信有淨土而泥唯心之說。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佛越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甚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變無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變無嗔無癡乎。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飢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群動惱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則繫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到也。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當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而得道則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佛越祖為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薄淨土而不修也。大阿彌陀經云。十方有無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彼菩薩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勝於諸菩薩乎。由此言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誤人多矣。不若腳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虛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4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起信六



佛眼見無量劫事。故自古及今。無所不見。又戒人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又戒人有我。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誠可師法。按楞嚴經云。有十種仙。皆壽千萬載數盡復入輪迴為不曾了得真性故。與六道眾生。同名七趣。是皆輪迴中人也。世人學仙者。萬不得一。縱使得之。亦不免輪迴。為著於形神而不能拾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想。非為真實。故寒山詩云。饒汝得仙人。恰似守屍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無所拘也。近自數百年來。得仙者。唯鍾離呂公。而學鍾離呂公者。豈止千萬。自予親知間。數亦不少。終皆死亡。埋于下土。是平生空費心力。終無所益也。欲求長生。莫如淨土。生淨土者。壽數無量。其為長生也大矣。不知修此法門。而學神仙。是捨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必得之碔砆。豈不惑哉。或云。淨土乃閉眼後事。有何證驗。答云。淨土傳備載感應。豈無證驗哉。況神仙者。有所得。則甚祕而不傳。以謂泄天機而有罪。佛法門唯恐傳之不廣。直欲度盡眾生而後已。是其慈北廣大。不易測量。非神仙之可比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0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起信七



人有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夫因果烏可以不信乎。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若不信此語。何不以目前之事觀之。人生所以有貧富。有貴賤。有苦樂勞逸。有榮辱壽夭。其禍福種種不同。雖曰天命。天豈私於人哉。蓋以人前生所為不同故。今生受報亦不同。而天特主之耳。是以此身謂之報身。報身報我前世所為。故生此身也。天何容心哉。譬如人有功罪於外。當受賞罰於官府。官府豈私於人哉。特以有功當賞。有罪當罰。而主之耳。豈以賞罰無故而加於人。世間官府。猶不以賞罰無故而加於人。況天地造化。豈以禍福而無故加於人乎。是知以前世所為有善惡故。以禍福而報之也。以其不能純乎善。故不得純受其福報。乃有富貴而苦夭者。有貧賤而壽樂者。有榮寵而悴辱者。其為果報。各隨其所為。如影從形。如響應聲。纖毫不差。故云。種桃得桃。種李得李。未有種麻而得豆。種黍而稷者。唯種時少。收穫時多。故作善惡時甚小。受禍福之報其大。故云。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蓋造化自然之理也。此理可信。則淨土之說必可信。何則二者皆佛言。佛誠言於因果。必不妄言於淨土。故因不信因果。從而不信淨土者。此可以解其惑矣。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1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起信八



人有見目前善未有報者。遂不信因果。而因以不信淨土。殊不知善惡未有報者。非無報也。但遲速耳。佛嘗謂阿難云。人有今世為善。死墮地獄者。今世為惡。死生天堂者。阿難問何故。佛言今世為善死墮地獄者。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惡己熟也。今世為惡死生天堂者。今世之惡未熟。前世之善之熟也。熟處先受報。譬如欠債急處先還。左氏謂欒武子有德。可以庇其子。故其子黶。雖為惡而可以免禍。黶之子盈為善。而黶之惡乃累之。故盈雖善而及於難。止於世間目前可見者言之。善惡之報。尚有如此者。況隔世乎。書曰。天道福善禍淫。老子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是三教皆言此理。但有遲速耳。豈可以目前未見果報。而遂不信因果。因以不信淨土乎。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1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起信九



或者疑之云。人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如何便生蓮華一朵。予告云。此不難知也。譬如大明鏡。凡有物來。便現其影。鏡何嘗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彌陀佛國中。清淨明潔。自然照見十方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是故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自然生蓮華一朵。無足疑也。或者又疑之云。念往生真言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衛護其人。若無量世界。有無量眾生。念此真言。阿彌陀佛豈能一一遍住其頂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月。普現一切水中。豈不自然哉。或者修行精進疑之云。又有臨終之時佛與菩薩來迎。且如十方世界。有無量眾生精進。烏能皆知其期而往迎乎。曰。亦自然耳。譬如天上一日。普照無量境界。豈不自然哉。況佛之威神。不止如日月乎。則遍住其頂。遍知其期。何足疑哉。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5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2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阿彌陀經脫文



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又藏本此經亦名諸佛攝受經。乃十方佛在養字號。今本脫四方佛



備說



晝必有夜。必為夜備。暑必有寒。必為寒備。存必有去。

必為去備。何為夜備。燈燭床蓐。何為寒備。衾裘炭薪。

何為去備。福慧淨土。



梵語阿。此云無。梵語陀。此云量。省文稱之寧稱阿彌。不可稱彌陀。若稱彌陀。則是量。乃與無之意相反。若稱阿彌。猶有無量之意存焉。



龍舒淨土文卷第一終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6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2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龍舒淨土文卷第二

宋國學進士王日休譔



大藏中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阿彌陀過度人道經。無量壽經。無量壽莊嚴經。四者本為一經。譯者不同。故有四名。其舛訛甚多。予久已校正。亦板以行。今按此經。及餘經傳。為淨土總要。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7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5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要總要一



統言。大藏不止有十餘經言西方淨土事。其大略謂彼以七寶莊嚴。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常清淨自然。無一切穢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長生不老。衣食宅宇。隨意化成。其景序長春。無復寒暑。大受快樂。無一切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名阿彌陀者。梵語也。此云無量。以此佛光明照見十方三界無有限量。凡念佛眾生。無不知之。故又名無量光佛。此佛壽命。與其國中人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恒河沙劫。亦無有盡。故又名無量壽佛。此佛有大誓願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念其名號者。現世必消除災難。禳卻冤鬼。安靜形神。增延福壽。西方七寶池中。則生蓮華一朵他。日其中託生直脫輪迴之外。若此者皆有事跡非虛言也。其說甚易行。盡大藏中八萬四千法門。無如此之要捷者。而人或不知。可痛惜哉。知而不行。尤可痛惜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8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6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淨土總要二



大阿彌陀經云。釋迦佛一日容顏異常。侍者阿難怪而問之。佛言善哉。汝所問者。勝於供養一天下聲聞緣覺。及布施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雖至累劫。猶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因所問而得度脫之道。以此觀之。是釋迦佛初欲說阿彌陀佛之時。其存於心而形於色者。已異於平日。則阿彌陀佛所以感諸佛者。固已非常況於感一切眾生者乎。及阿難問而告之。則謂諸天帝王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是上自諸天下至蠕動之類。皆同在三界之內。故不出輪迴。是以未為得度脫者。阿彌陀佛大願大力。無所不度。故皆度脫之也。觀其初發願偈云。我至成佛時。名聲超十方。人天欣得聞。俱來生我剎。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是則凡在三界六道輪迴之內者。無所不度可知矣。是以此經云。阿彌陀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無央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莫不得超度解脫者。蜎飛謂微細飛蟲也。蠕動謂微細蛆蟲也。若此者佛尚化度。況於人乎。是其所以廣度眾生。無有窮極。而人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無足疑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9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56 |

<< 上頁  1   2   3   4   5   6  下頁 >>(共 6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92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