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82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上頁  1   2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示修淨土法門曰。佛說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門。惟有念佛求生淨土。最為切要。經云。心淨則佛土自淨。故娑婆穢土。乃惡業所感。眾苦充滿。西方極樂。乃淨業所感。故但受諸樂。惟今修行淨業。必以淨心為本。要淨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淨。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惡業。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須三業清淨。則心自淨。若身不殺、不盜、不淫。則身業清淨。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則口業清淨。意不貪、不瞋、不癡。則意業清淨。如此十惡永斷。三業冰清。是為淨心之要。於此清淨心中。厭娑婆苦。發願往生。以立念佛正行。然念佛必要為生死心切。先斷外緣。單提一念。以一句阿彌陀佛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斷。二六時中。行住坐臥。拈匙舉箸。折旋俯仰。動靜閒忙。於一切時。不愚不昧。並無異緣。如此用心。久久純熟。乃至夢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則功夫綿密。打成一片。是為得力時也。若念至一心不亂。則臨命終時。淨土境界現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感阿彌陀佛放光接引。必定往生之驗也。然一生專念。固是正行。資以觀想。更見穩密。佛為韋提希說十六妙觀。故得一生取辦。今觀經現在。任自志願。於十六觀中。隨取一觀。或單觀佛及菩薩妙相。或觀淨土境界。如彌陀經說蓮花寶地等。隨意觀想。若觀想分明。則二六時中。現前如在淨土。坐臥經行。開眼閉眼。如在目前。若此觀想成就。則臨命終時。一念頓生。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此唯心淨土之妙指也。若行人如此用心。精持戒行。則六根清淨。永斷惡業煩惱。則心地清淨。觀念相繼。則妙行成就。淨土真因。無外此者。若但口說念佛求生淨土。而淨戒不持。煩惱不斷。心地污穢。佛說是人永不成就。是故行人第一要持戒為基本。發願為助行。念佛觀想為正行。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則佛墮妄語矣。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09 10:3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示淨心居士曰。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情根固蔽。日用未嘗返省。今欲以虛浮信心。斷多劫生死。所謂滴水焉能救積薪之火。豈有是理哉。若當人果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頭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難復。要將此一聲佛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牽纏遮障。如此下苦功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告訴不得他人。全在自己著力。若但將念佛做皮面。驢年無受用時。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09 10:3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示盛蓮生曰。圓覺經云。我今此身。四大合成。當觀身中。堅硬歸地。潤溼歸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如此諦觀。此心久久純熟。身相忽空。種種煩惱。皆從妄想顛倒而生。本來不有。當煩惱時。近觀此心。妄想從何處生。追到本無生處。則妄想不生。妄想不生。則念頓空。身心忽空。則一切煩惱。當下消滅。應念即入清涼極樂國矣。此觀喫緊。乃脫苦之妙藥。然初心觀未易成就。但將阿彌陀佛。審實話頭。切切不忘。若妄想起時。提起話頭一。則妄想自滅。以尋常無有正念。故專逐妄想流轉。攀緣不停。以滋苦耳。一切諸法。皆自心生。若不觀心而求脫苦之路。猶卻步而求前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09 10:3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示慧鏡心禪人曰。吾說佛法。以一心為宗。無論百千法門。無非了悟一心之行。其最要者。惟參禪念佛而己。參禪乃此方諸祖。創立悟心之法。其念佛一門。乃吾佛開示三賢菩薩。總以念佛為成佛之要。而末法妄人。乃敢謗念佛為劣行。是缺多聞。不知佛意。妄生分別耳。若約唯心淨土。則心淨土淨。故參禪未悟之時也。非念佛無以淨自心。然心淨即悟心也。菩薩既悟。而不捨念佛。是則非念佛無以成正覺。安知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耶。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煩惱消除。了明自心。即名為悟。如此則念佛即是參禪。參禪乃生淨土。此是古今未決之疑。此說破盡。而禪淨分別之見。以此全消。若捨此別生妄議。皆是魔說。非佛法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09 10:39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示優婆塞結念佛社曰。惟吾佛出世。說法利生。四眾人等。各皆得度。隨機教化。各有方便。普令教益。是故法有千差。源無二致。然以佛性而觀眾生。則無一生而不可度。以自心而觀佛性。則無一人而不可修。但眾生自迷而不知。又無善知識開導。故甘墮沈淪。枉受辛苦耳。余蒙遣雷陽。復來五羊。有善士某某輩十餘人作禮。願乞教授優婆塞五戒法。余欣然應請。即為羯磨。自是歸心日誠。聽法彌篤。余哀其未悟。愍其不達造修自度功夫。因授以念佛三昧。教以專心淨業。痛厭苦緣。歸向極樂。月會一期。立有規制。以三時稱名禮誦懺悔為行。欲令信心日誠。罪障日消。必以往生為願。果能此道。雖在塵勞。可謂生不虛生。死不浪死。豈非真實功行哉。然佛者覺也。即眾生之佛性。以迷之而為眾生。悟之即名為佛。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彌陀。所求淨土。即唯心極樂。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極樂家鄉。所以道心淨則土亦淨。心穢則土亦穢。一念惡心起。刀林劍樹樅然。一念善心生。寶地華池宛爾。由是觀之。天堂地獄。又豈外於此心哉。諸善男子。各諦思維。應當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況日月如流。時不可待。倘負此緣。當面錯過。大限臨頭。悔之何及。各宜努力。珍重珍重。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09 10:39 |

<< 上頁  1   2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40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