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59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上頁  1   2   3  下頁 >>(共 3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ckertuos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selika於2006-10-29 19:10發表的 :
以「認識人生」為題,上述只認識到情緒處理。

請問

人未生時,自何而來?
.......


樓主發的文章值得反覆應證一下閣下的人生....

能看開一切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一輩子求這求那真的很辛苦.

能夠每件事情甘之若貽的接受成果

就算在大的災難也能屹立不搖的走下去.

就算在大的驚喜也能穩如泰山的接受.

能夠如此的情緒控制對人生不也是一種偉大的功課?

既能坦然面對人生.

何來?何去?... 的思考意義又何在?

運好?運壞?...又如何能左右你的人生?

天地法自然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11-06 03:24 |
selika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人生在世,
行當為應為之事,或法天地之自然?
生死得失,自然之道。求明哲保身是也。
仁義則聖賢之道。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者也。

道法自然地走下去吧,然而真正的價值,終究是會遇到的。
錯誤的選擇與正確的選擇,
對自已德格是有絕對意義的。

當我們做了選擇,
大風大浪或平步青雲
那就一切隨緣業吧。

附註,
所謂的道德標準,
是自已人性的價值實現。
當拿來衡量他人時,
不僅一點意義都沒有,還造罪業。

子曰「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
做好自已,你看待天下、國家、社會就順眼了。


[ 此文章被selika在2006-11-06 04:29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6-11-06 04:21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看用什麼度量衡尺度去量
聖人尺度凡人尺度?
寬窄各不同
寬以待己或嚴以量人?
滿招損謙受益
反省是最重要的.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06-11-07 02:18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11-07 02:09 |
onegi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雲飛陽於2006-10-31 23:25發表的 :
--------------------------------------- ------------------------------------------------------------------------------------------
下面是引用moder97於2006-10-31 00:18發表的 :
你的問題本人能解..答案因人而異


阿哈~~說說吧!!
我想知道儒釋道三家如何談人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人生有無目的性可言??尊嚴價值為何??如何談投胎的問題??如何談運氣的問題??
.......

----------------------------------------------------------------------------------------------------------------------------------
三教源同又何必分...大我至三教源同....
人生從何處來??
1命
2運
3自己如何活
以上自己想..不悟我也沒辦法

死往何處去??
活者怎麼做.就怎麼去

人生有無目的性可言??
人生有目的.才能達彼岸
人生無目的.如行路無月光.無頭蒼蠅.事難成又滿頭包

尊嚴價值為何?
輕如毛.重如山

如何談投胎的問題??
在世怎麼做死後怎麼投胎

如何談運氣的問題??
1命
2做人如何

這些問題因每一個人而定....這問題有什麼好問

.......
人家問什麼你回什麼啊!
Moder97問「我想知道儒釋道三家如何談人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人生有無目的性可言??尊嚴價值為何??如何談投胎的問題??如何談運氣的問題??」
你回你自己的想法。
整個回文,答非所問,不知所云。還回「這些問題因每一個人而定....這問題有什麼好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3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11-07 05:01 |
onegi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雲飛陽於2006-11-1 20:01發表的 :
--------------------------------------------------------------------------------------------------------------------------------------
下面是引用moder97於2006-11-1 00:59發表的 :
白問了
因為三教同源的想法完全不符合學術研究的說法,而且同源在哪哩??
好吧,就算用三教同源的想法,那我不能說明三教在談論這樣問題的內容嗎??他們絕對有不同的想法,我透過他們的說法去選擇我最能夠接受的教派,這樣也不行嗎??實在不能隨隨便便就呼嚨過去吧!!
而且你回答的答案完全是等同於解消掉我的問題,搞得好像我問的問題一點用處都沒有,那這樣兩漢儒者、宋明理學家、道教葛洪、佛教思想完全在你的想法中幾乎是沒有意義的知識。
照這樣推下去,知識是無用的,只有直接實踐才是有用。
---------------------------------------------------------------------------------------------------------------------------------------

笑話此版意義跟本不是在談學術研究. (修行&武術)中文寫的很清楚.為什麼硬掰
誰跟你在談這個.這學術研究只是思想與知識探討
三教同源是眾多人認同.為什麼要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回答是事實為什麼
三教源同又何必分...大我至三教源同....
修行就是人向上走.方法不同目的一樣..為什麼以知識為本

兩漢儒者、宋明理學家、道教葛洪、佛教思想思完全在你的想法中幾乎是沒有意義的知識

這種憶測..完全是以管窺天.自曝其短

修行的人沒有實踐(知行)跟本無法成就..跟電腦硬碟一樣是存放資料地方
萬物無實踐是空談廢物...科學不實踐就不是科學
--------------------------------------------------------------------------------
.......
的確,實踐沒有知識是盲目的,知識沒有實踐是空洞的。
但雲飛陽你談修行不談知識,可見你的實踐是盲目的。
用你的話說:「無頭蒼蠅.事難成又滿頭包。」
因此,學術研究不是只作思想與知識的探討。

再者,「三教本同源,何必分你我?這是眾多人認同的」,
呵呵...原來道教、佛教本一體啊!
你去跟聖嚴法師說看看!跟他說他死後不是進入輪迴而是會成仙喔!

說Moder97臆測你,看你自己之前說過些什麼,
完全沒說出「兩漢儒者、宋明理學家、道教葛洪、佛教思想」的意義何在?

最後,「修行就是人向上走.方法不同目的一樣..。」
只談實踐,難道就不會墮落?雲飛陽你又怎麼區分上、下?
當你談方法、目的時,難道不是在談知識?
你說「修行......方法不同,目的一樣」
火車難道能在沒有鐵軌的地方行走?
難道自強號會停在你家門口?

我想你的修行真有趣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4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11-07 06:38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onegin於2006-11-7 06:38發表的 :

的確,實踐沒有知識是盲目的,知識沒有實踐是空洞的。
但雲飛陽你談修行不談知識,可見你的實踐是盲目的。
用你的話說:「無頭蒼蠅.事難成又滿頭包。」
因此,學術研究不是只作思想與知識的探討。
.......

修行不談知識

開什麼玩笑.無知怎能修行
修行本來內含知識..只是當今人重知識少修行
空談一事無成


[ 此文章被雲飛陽在2006-11-12 01:13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5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11-12 01:06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onegin於2006-11-7 05:01發表的 :

人家問什麼你回什麼啊!
Moder97問「我想知道儒釋道三家如何談人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人生有無目的性可言??尊嚴價值為何??如何談投胎的問題??如何談運氣的問題??」
你回你自己的想法。
整個回文,答非所問,不知所云。還回「這些問題因每一個人而定....這問題有什麼好問」

連回答核心都看不懂.怎回覆你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6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11-12 01:07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adamlee9於2006-11-7 02:09發表的 :
看用什麼度量衡尺度去量
聖人尺度凡人尺度?
寬窄各不同
寬以待己或嚴以量人?
滿招損謙受益
.......

如果滿是_福杯滿溢.是手段.您說如何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7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11-12 01:09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selika於2006-11-6 04:21發表的 :
人生在世,
行當為應為之事,或法天地之自然?
生死得失,自然之道。求明哲保身是也。
仁義則聖賢之道。

.......


附註,
所謂的道德標準,
是自已人性的價值實現。
當拿來衡量他人時,
不僅一點意義都沒有,還造罪業。

子曰「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
做好自已,你看待天下、國家、社會就順眼了。

回答:道德標準不是自已人性的價值實現
是眾人之無私至正為準.當然最終取決於自然法則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8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11-12 01:12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雲飛陽於2006-11-12 01:09發表的 :


如果滿是_福杯滿溢.是手段.您說如何

滿的水搖起來總比半桶水安裕不浮躁
這觀點是對的

當然造作,積福修福有好的果報.
見地上不要太多的我見情見就比較好.包容不同吧!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06-11-12 08:52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9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11-12 08:41 |

<< 上頁  1   2   3  下頁 >>(共 3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733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