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13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nowfuture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国文]
1.孟子主张国君与臣子的关系是相对,而非绝对,臣子没有义务绝对尊崇国君。下列文句不符合此一观念的是:
A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B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
C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ANS:B

2.下列各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 此文章被nowfuture在2009-06-20 08:09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9-06-20 07:27 |
fogflower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nowfuture 于 2009-06-20 07:27 发表的 国文: 到引言文
1孟子主张国君与臣子的关系是相对,而非绝对,臣子没有义务绝对尊崇国君。下列文句不符合此一观念的是:
A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B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
C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ANS:B

2下列各组「」内的词义,那一组最为相近?
A在淚光中,周遭的景物「迷離」了起來/再扑朔「迷離」的案件,终
也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B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日「浸淫」书中,气质自然出众
C不少人对这个社团的性质仍是不甚「了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尽了东坡「踌躇」满志的气概/他处事一
向优柔寡断,「踌躇」不决

ANS:A


我就我了解的部分回答,如有谬误请高手补充

第一题,翻成白话文的话原po就知道错在哪里了

A  君王如果有大过失就劝谏他,如果反覆的劝谏还不听的话,就夺取他的位子。
B  君臣之间的位置就如同天与地般不可变动,应当严守君臣之间的分际至死亡为止。
C  伤害「仁」的人叫做贼,伤害「义」的人叫做残,残、贼的人,我们会叫他「那一个人」只听过杀了一个叫纣的独夫,
    没有听过人家说杀纣这个君王。

选项A,这一看就知道是叫臣子造反的,直接跳过去。
选项C的部分,光看这一段会让人不知其意,要从前面的文段来看才会知道本意为何,
拜了GOOGLE大神以后,找到此段原文如下,以助原PO茅塞顿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白话翻译】
齐宣王问说:「商汤放逐了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有听过吧?」
孟子回答说:「流传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齐宣王接着问说:「身为臣子的人杀国家元首可以吗?」
孟子回答说:「伤害「仁」的人叫做贼,伤害「义」的人叫做残,残、贼的人,我们会叫他「那一个人」。  
                   只听过杀了一个叫纣的独夫,没有听过人家说杀纣这个君王。

第二题

选项A   两个都是模糊之意,所以是正解。
选项B   前面是形容水坑的面积,后面是形容沉迷被某样东西而被影响,当然不对。
选项C   前面的意思是「不了解」,后面的意思指的是聪明伶俐,当然不对。 
选项D  前面是「自得」的意思,后面是「犹豫」的意思,当然也不对。

有关「踌躇」满志,解释如下:

[/td][td]躇[/td][td]
[/td][td]满[/td][td]
[/td][td]志[/td][td]
[/td][/tr][/table]



第三题

选项A  原PO看的懂,所以省略。
选项B  这是适用于医药行业的对联,诗眼在「济世」二字,因为「悬壶济世」。
选项C  这是适用于书店,盖以古代爱书人皆文人雅士之故,也间接称赞来买书的客人亦为此流。
选项D  这是对联没错,但是并没有使用在有关酒的行业,而且这也不是本来就有的诗句,
          而是后人在作对联的时候把前人诗句中的句子摘下并为一联,要求与一般对联无异的做法。
 
          附带一提,这对联的前半出自王维谓城曲,后半出自李白将进洒,有兴趣的话可以考证一番。
       


[ 此文章被fogflower在2009-06-20 09:13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大丽丝) | 理由: 谢谢解答!


献花 x5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HiNet | Posted:2009-06-20 08:3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66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