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119 個閱讀者
 
<<   1   2  下頁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宏星小雄丸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家知道中國省份名稱的由來嗎?
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西漢即有河南郡,為河南得名的開始。唐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的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為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併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併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和蘇南行署,後合併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漢即設雲南縣,為雲南得名的開始。唐為六詔,後為南詔;宋為大理國;元置雲南行省及雲南諸路道;明置雲南省,後改雲南布政使司;清改雲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貴州: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乾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唐屬關內道;宋時屬西夏;元滅西夏后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治所為寧夏路,為寧夏得名的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衛;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建國後撤消併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衛藏,衛即前藏,藏即後藏;後正式定名為西藏,為西藏得名的開始;清設西藏辦事大臣;民國初西藏地方;建國後仍之,後改西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為突厥地;宋時出現蒙古部落;後建元朝,其地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分達靼韃及瓦剌;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後均改省;建國前中共以今內蒙古東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新疆: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元明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准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其時貴州新辟疆土亦稱新疆);清未設新疆省,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後改新疆維吾兒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
北京市   京   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天津市   津   天津
安徽省   皖   合肥
上海市   滬   上海
福建省   閩   福州
重慶市   渝   重慶
江西省   贛   南昌
山東省   魯   濟南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河南省   豫   鄭州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湖北省   鄂   武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湖南省   湘   長沙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東省   粵   廣州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海南省瓊   海口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貴州省   貴或黔   貴陽
山西省   晉   太原
雲南省   雲或滇   昆明
遼寧省   遼   瀋陽
陝西省   陝或秦     西安
吉林省   吉   長春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青海省   青   西寧
江蘇省   蘇   南京

每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簡稱,各有由來:



1.京: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

2.天津:明朝,燕王為爭奪皇帝位,在這裡發兵渡河南下,打敗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為紀念在這裡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過的渡口,簡稱津。

3.上海:北宋初期,這裡已形成居民點,從這裡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4.黑龍江省:由黑龍江而得名。因為江水呈黑綠色,蜿蜒地流著象條遊龍。簡稱黑。

5.吉林省: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滿語吉林是『沿』的意思,烏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後來建省時,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簡稱吉。

6.遼寧省:由於它在遼河流域,取遼河永久安寧之意,簡稱遼。

7.河北省:相對於黃河為北。唐朝時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為河北道,1928年稱河北省。因代屬冀州地區,所以簡稱冀。

8.河南省:相對於黃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為古代屬豫州地區,所以簡稱豫。

9.山西省:相對於太行山為西。明朝設置山西省,春秋時是晉國領土,所以簡稱晉。

10.山東省:相對於太行山為東。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稱魯。

11.湖南省:相對於洞庭湖為南。由於湘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湘。

12.湖北省:相對於洞庭湖為北。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13.浙江省:境內的浙江盤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簡稱浙。

14.江西省:唐朝為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清朝時改為江西省。因贛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贛。

15陝西省: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陝縣西南陝陌以西的地區稱陝西。簡稱陝。古代時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16.安徽省:以清朝時的安慶府(今安慶)和徽州府(今歙縣)的頭一字組成。因境內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簡稱皖。

17.江蘇省:是以清朝時的江寧府(今南京市)和蘇州府(今蘇州市)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蘇。

18.甘肅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長掖),肅州(今酒泉)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甘。境內的六盤山又叫隴山,故又簡稱隴。

19.貴州省:明朝設置貴州省。簡稱貴。因古代屬黔中郡,所以簡稱黔。

20.四川省:唐朝初年現在的四川省劍閣以南設東川,西川。這裡的川,是平川廣野的意思。宋代分設益州,榨州、利州、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元朝設四川省,簡稱川。三國時是蜀國領土,所以簡稱蜀。

21.雲南省:因為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裡,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22.廣東省:五代時叫廣東。明朝設廣東省,因為古代是百越(粵)地區,所以簡稱粵。

23.福建省: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25.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 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26.寧夏回族自治區:這裡原為古代西夏地區。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 1928年設寧夏省。 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27.廣西壯族自治區:明朝初年建廣西省,1958年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簡稱桂。

28.西藏自治區: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 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2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因為是新開闢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清光緒年間設置新疆省,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0.內蒙古自治區: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蒙古。 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所有簡稱中最長的一個。




轉帖與百度百科

生活了這么久,還不知道省份是怎么取名的,今天才發現其中的奧秘,還滿有意思.......


[ 此文章被宏星小雄丸在2008-01-23 14:04重新編輯 ]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韓國 | Posted:2008-01-23 12:40 |
我女兒叫曉馨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嗯,中國地大物博,省份很多,看上樓上貼子收益非淺,謝謝收下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河南 | Posted:2008-01-23 23:01 |
ren77136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你还真照顾台湾人民的感受,你不觉得少了一个省吗??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四川 | Posted:2008-01-24 10:16 |
宏星小雄丸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ren77136於2008-01-24 10:16發表的 :
你还真照顾台湾人民的感受,你不觉得少了一个省吗??

我确实照顾了他们的感受,

你的眼睛还挺尖的~

呵呵.....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韓國 | Posted:2008-01-24 10:25 |
jayjungeol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台灣呢 台灣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8-01-25 01:48 |
garlic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社區建設獎 創作大師獎-2
頭銜:^^                 ^^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數位造型
推文 x235 鮮花 x102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jayjungeol於2008-01-25 01:48發表的 :
台灣呢 台灣呢?


臺灣在清國時倒是有建過為時10年的省,然後隨即割讓日本,現在的中國則是從未統治過1秒鐘.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8-01-25 10:50 |
宏星小雄丸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garlic於2008-01-25 10:50發表的 :



臺灣在清國時倒是有建過為時10年的省,然後隨即割讓日本,現在的中國則是從未統治過1秒鐘.


你理解的中國太狹隘了~

呵呵


【国名各种词义详解】
1.[capital]: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或直接指京师(首都)。
例a.《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
例b.《大雅·民劳》首节:“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与第三节“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对文。
例c.《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西周人对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
例d.《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我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
例e.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central plain]:指中原地区.
这里的中国,已变成一个地域概念,且随时代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西周初特指关中;到东周时,“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例a.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例b.《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例c.《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其中“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 也全称为“中国”。
例d.《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例e.《资治通鉴》:与中国抗衡。

3.[Hans' territory]:指华夏族居住的地区.
例a.《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例b.《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例c.《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例d.《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

4.[central state]:中央之国,含有正统、正宗一类的褒义。
例a.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
例b.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華民國簡稱不也是中國嗎?

呵呵呵~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韓國 | Posted:2008-01-25 10:57 |
garlic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社區建設獎 創作大師獎-2
頭銜:^^                 ^^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數位造型
推文 x235 鮮花 x102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宏星小雄丸於2008-01-25 10:57發表的 :



你理解的中國太狹隘了~

.......



當然了,全世界也就中國人會把中國給廣義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英國以前也叫日不落國,夠廣義了吧.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8-01-25 11:00 |
宏星小雄丸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garlic於2008-01-25 11:00發表的 :




當然了,全世界也就中國人會把中國給廣義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


可以推出來,

你最近有聽蔡依林的日不落哦 XDDD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韓國 | Posted:2008-01-25 11:03 |
garlic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社區建設獎 創作大師獎-2
頭銜:^^                 ^^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數位造型
推文 x235 鮮花 x102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宏星小雄丸於2008-01-25 11:03發表的 :



可以推出來,

.......

只是臨時想到罷了,搞不好韓國人也會對中國人說:"你理解的韓國太狹隘了"


表情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9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8-01-25 11:06 |

<<   1   2  下頁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44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