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大棗
禁忌:多食損齒,中滿證忌之。
性味:甘溫。
歸經:脾經血分藥。
功能:(1)補土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營衛。緩陰血。(2)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
助十二經,和百藥。(3)傷寒及補劑加用之,以發脾胃升騰之氣。
性狀:北產肥潤者良。懸壺子按:資料僅供參考。
配伍:殺烏附毒,忌蔥魚同食。
備註:(1)「多食損齒」:齒屬腎,土剋水。
(2)「中滿證忌之」:甘令人滿。大建中湯,心下痞者減飴棗與甘草同例。
(3)成無己曰:仲景治奔豚用大棗者,滋脾土以平腎水也,治水飲脅痛有十棗湯,益脾
土以勝妄水也。
(4)昂按:金華南棗更勝於北徽寧所產,亦有極佳者。
本草求真 清 黃宮繡
大棗〔五〕
{補脾胃中氣血}
大棗〔耑入脾胃〕味甘氣溫,色赤肉潤,為補脾胃要藥。經曰:裏不足者以甘補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大棗甘能補中,溫能益氣;脾胃既補,則十二經自通,九竅利
〔九竅,口、耳、鼻、目、前後二陰。〕,四肢和也;正氣足則神自安。
故凡心腹邪氣心下懸急者,得此則調,得補則氣力強,腸胃清;
身中不足及病見腸澼者,用此則安。甘能解毒,故於百藥中,得甘則協;
且於補藥中風寒發散,內用為向導,則能於脾助其升發之氣。懸壺子按:資料僅供參考。〔仲景治奔豚,用大棗滋土以平腎;治水飲痛,用十棗益土以勝水。〕不似白朮性燥不潤,耑於脾氣則補;山藥性平不燥,專於脾陰有益之為異耳。但多食損齒〔齒屬腎,土燥水〕,及氣實中滿切忌。〔甘令中滿,大建中湯減餳棗,與甘草同例。〕
北產肥潤者良,金華南棗亦佳。殺烏附,忌蔥、魚同食。
中草藥入門學
大棗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脾經。
【功效】補脾胃,養營安神,緩和藥性。
【臨床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氣虛不足、倦怠乏力等症。本品功能補中益氣,用治脾胃虛弱等症,每與黨參、白朮等配伍,可加強補中益氣的功效。
2.用於臟躁症。大棗又能養營安神,臨床上常與甘草、小麥等同用,以治臟躁症。此外,本品與甘遂、大載、蕪花等峻瀉藥配伍,既能緩和藥性,又能補脾和胃。如與生姜同用,既能協調營衛,又可和理脾胃。懸壺子按:資料僅供參考。
【處方用名】大棗、紅棗、大紅棗(劈開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枚至十枚,煎服。
【按語】
1.大棗即平日供食用的紅棗,性質平和,能培補脾胃,為調補脾胃的常用輔助藥。民間常用作為補血的藥物,治療血虛的病症;因此近年來臨床上用它補血以止血,治療過敏性紫癜,可單用或配合其他藥物同用。
2.本品配合甘草、小麥,即為甘麥大棗湯,前人用治臟躁。臟躁的發病原因,多由情志抑鬱或思慮過度,心脾受損,致臟陰不足而成。其臨床表現為無故悲傷、精神失常、坐臥不安、心煩不寐等症。此種症候,類似現代的[病意]病。
【文獻摘錄】《本經》:「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濃,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別錄》:「補中益氣,堅志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除腸僻。」《大明本草》:「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澼氣。」
===========================================================
轉貼自
http://www.fengshu...se.com[不好意思, 未注意註名轉貼出處, 造成大家困擾, 下次會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