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ndalite

|
分享:
x0
|
[推荐][硬碟] 【开箱】GEN 5 便宜 TLC 舍我其谁!美光P510 SSD Micron Crucial 固态硬碟
 ▲不要以为P系列就是 QLC,这只可是货真价实的美光自家 TLC 颗粒啊!
读取/写入速度高达 11,000 / 9,500 MB/s!!
破万速度、TLC、竟然如今下放在P系列...终于这种甜甜时刻终于是来临了吗...?
从最高旗舰级到平易近人小资也负担的起,美光都有非常齐全的产品线在供应,而且更新速度还超快!每一次的更新都令我感到惊讶,真不知道他们这么勤劳疯狂挤爆牙膏这样卷是在干嘛!但这必然是玩家之福!以至于现在连最最最亲民的P系列,也升级到破万速度的GEN 5 世代,而且不马虎你给什么QLC,而是TLC颗粒!
除了本次新上市的P510,美光还有哪些?到底出了哪几只??
▼不啰嗦,直接一表来看2025年8月最新出炉版本表!

真是大逆不道,居然超过T500~
所以这次开箱的美光 P510,直接就是把最新一线主流规格用超亲民的系列来给玩家了!大家都知道P系列CP值有多高,先前大家最强首选,最高旗舰可能嫌太贵,最低等级可能嫌规格不好。那么通常最优选择肯定是T系列,但现在连P系列都来到了GEN 5 世代。破万读取速度一样5年保固,简直是超级CP值之作啊。
温馨提醒: 要注意一下自己的主机板M.2是否支援GEN 5 x 4,如果晶片组还是在例如B560、Z690…等这些世代,有可能最高支援顶多到GEN 4 x 4,那样的话速度就会限速到7千多左右。所以买的时候要留意一下自己电脑的其他零件是否也有对应的上才能享有最好享受喔~
▼上一下 P510 的规格数据

主要特色 • NVMe PCIe 5.0 M.2 (2280)
规格尺寸 • 5 年有限保固 • 动态写入加速 • 多步骤资料完整性算法 • 适应性过热保护 • 整合式断电保护 • 主动垃圾收集机制 • 向下相容 • TRIM 支援 • 自我监控分析与报告技术 (SMART) • 错误更正码 (ECC) • G9 NAND3 • 装置休眠支援
其中1TB的数据比2TB的更优一些喔!
接下来带大家一起进入开箱环节= =+分享一下买这支大概的样子
 ▲简单包装、简单拆法,从侧面切掉贴纸就可以取出囊中物
 ▲P510 是 2280 的长度规格
2280同时也是常见标准长度,属于SSD非常主流的市场规格。
PS. 2280是指它的尺寸,意思是宽22mm、长80mm唷!
 ▲美光有提供 P510 长达5年的有限保固,很不错!
有些竞品仅提供3年保固来说,美光不愧是大厂,给的很足够。
 ▲资讯书与本体。其实那资讯书没啥意思XD,可以直接丢
 ▲本体有塑胶包壳维持SSD四周不受碰撞影响
 ▲脱壳而出!
 ▲从金手指的地方来拍
有个老问题也在这边跟大家分享:
「贴纸到底可不可撕掉?」
结论:不要撕。如果主机板有随附散热片,或者你想用自己买的他厂SSD散热器,直接压在贴纸上面就好了。因为一方面撕掉贴纸有失去保固的风险,二方面贴纸也有散热、均匀受热的作用。第二方面我不是很确定每个厂商是不是都有这样设计,但基于第一方面的问题,就够足够让人不要动手去撕掉它了。
 ▲背面来一张,右方可扫QR码认清产品资讯
 ▲上主板!
 ▲跟她老大哥T500可以打招呼~
以上开箱与安装结束!接下来来到电脑实测环节~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5-14500 GPU:ASUS Dual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B GDDR6X MB:ASRock Z790 Riptide WiFi Storage:Micron Crucial P510 Gen5 SSD M.2 NVMe SSD RAM: Micron Crucial DDR5 32GB(16GBx2) Cooler:Fractal Design Celsius+ S36 Prisma PSU:ASUS TUF GAMING 850W ATX3.0 OS:Windows 11 专业版 64 Bit
想说趁这机会,顺手做个详细步骤的心得纪录
对于有经验的老手这些可能太简单,就请跳过了XD
SSD装上去后不是马上就能够使用,所以我们得进入系统后进行硬碟启用。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Win11,那应该几乎一样的流程~
 ▲Windows视窗处,点右键就会跳出这列表单,选「磁碟管理」
 ▲黑色那个就是未配置的硬碟,而正是我们P510
 ▲在该格上,右键点看看就可以跳出新增简单磁碟区的选项
 ▲一般人直接选GPT(预设也是直接GPT)
为何不选MBR?这个讲起来有点复杂,但相信我真的大多数一般人不需要考虑到那种复杂情况。如果真的很有探究精神就Google搜一下,M01上也有很多讨论跟大神解说。
整个流程真的很简单,没有任何特殊要求的话,就是一直全选确定不会有问题。
 ▲直接说,如果有人还有以前机械硬碟分割磁区的观念大可不必了,就直接下一步就好
虽说是个人习惯,但我建议2025的现在不用刻意在做磁区分割。以前老观念是有当时的考量与规格上跟现在有满大的差距。所以我才这么说。
至于为何数字这么奇怪不是1TB满的?也是硬碟的常见问题到处搜都有,简单讲就是计算方式不同。所以这问题也是无须担忧的点唷。
 ▲档案系统选用NTFS格式也是最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情况唷
如果没有考虑把此碟当随身SSD,需要在苹果MAC上使用。那照原始预设继续设定下去就可以啰。
 ▲就这样完成啦,全都是确定确定下一步的原始预设照着跑
 ▲安捏回来就可以看到正常启用啰
那么就回到测试环节噜!
 ▲Crystal Disk Info 验明环节
 ▲用 Crystal Disk Info 作跑分测试
 ▲用 AIDA64 作的 Read Test suite
 ▲用 AIDA64 作的 Linear Read
其实现在CPU、RAM、SSD都随着技术的世代突破,越来越高速下,发热量也越来越夸张。不过P510我有问到一个很棒的资讯,就是即使是无散热片版本的。美光也有写入安全防止过热机制,所以如果真的在高速运转导致发热真的越来越烫时,P310也会自动调节效能与发热量的权衡机制,让电脑保持在安全的状态。
其实有没有散热片也是个人选择的部分罢了,例如PS5的外壳设计,或者应该所有的笔电,都无法使用散热片。所以出这样的款式就是为了让不同的使用情境下,都有最好的选择。
而美光的P510也考量到越高性能导致的发热问题,真的是很有替玩家考量的好厂商捏!
后续T系列还会出更凶更猛的...美光真的出不完欸...但是基本上可以预料的到这只根本就是拿来强压市场份额的霸权之选!绝对是价格与性能上的最棒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