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70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權教對任何機都是用回他的東西

圖 1.



華藏上師:權教對任何機都是用回他的東西,
在這裡面使他 就地還家,就他的習慣來指點他修心養性。
甚至教他唸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都可以,使他先修得一心不亂,這是初步。 到了這步,
好像教小孩子,一年級的功課教完就要撇掉,⋯⋯
教完一步抹一步,不能死梗一步。
好像唸一、二、三,首先唸得定,又要由定轉入慧,
就是撇掉這個方法,用第二個方法再進一步....
華藏上師(吳潤江):六祖壇經講義
1961年蓮華金剛藏吳潤江上師
在美國舊金山講授 六祖壇經講義 緣 起
西元一九六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蓮華金剛藏聖者吳公潤江上師應美國舊金山
「正善佛道研究會」諸信眾之恭請,遠渡重洋,
赴美弘法,時年五十五歲。 駐錫大埠十閱月,
脩大超度法數十壇,傳法無數。 並屢為大眾講述經文,
明示佛理,觀機逗教,多方取喻,令聽者頓開茅塞。
其時在座有大德謝實之居士,乃諾那祖師弟子。
每值師尊升座宣講佛法,即親予錄音並善存之。
一九七九年四月師尊示寂香江,同門頓失依怙,
無不愴悲難抑。 因群集謝師叔室,共展拜師尊法照,
並恭聆所錄之師尊法語,覺其音色宛然,若共一室,
聞之倍增孺慕之思,益添失師之痛。 次年,為求法澤廣被,
旅美師兄崔百川先生特懇商謝師叔選其錄存之要者,
包括師尊講解《八大人覺經》、《藥師經》和《六祖壇經》
等三經之錄音轉錄寄台,交予清華大學王守益教授。
然因當年師尊係以粵語講述,為利本地同門師兄研讀,
師尊女公子吳瑞瑛女士與編者二人遂發心筆錄,
並請林慧莊師兄及其尊翁修訂,前後歷經數月之久,
始成定稿,名之為《吳潤江先生講經集要》,以紀念師尊圓寂二週年。
一九八九年,旅美師兄陳法俊先生又發心,
將昔日師尊在舊金山演講之另卷《佛說阿彌陀經》
錄音帶寄贈編者,遂再煩請吳瑞瑛女士忙中抽空寫出。
為慎重故,稿成後又再轉寄美國,
懇請謝實之師叔與陳法俊師兄共同校訂,
再由編者做最後之整理──合美、台兩代同門之心血,
始得完稿,其珍貴可知。
多年來,此二書雖前後再版兩次,如今早已送罄。
現趁出版《華藏上師全集》之際,而重新編排,
並納於《華藏上師講經集要》之首。 凡我同門,
可藉之體會華藏上師早年講經之風采與神韻,與所開示佛理之精湛淵深。
編者左慧玲謹識 佛曆三O二五年西元一九九八年一月八日
-------------------------------------------------- -----------------------------

時 間:西元一九六一年春天

地點:美國舊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會講堂

講述者:蓮華金剛藏聖者吳潤江上師

六祖本來姓盧,法名惠能,他的歷史常見經裡頭的序,不必多敘,現在將經中精華略略點睛一下就得了。

六祖大師實是古佛乘願再來的,也可說是達摩祖師再來,示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完全不立,所以示現不識字之相。

六祖在少時,聽人講經,已經有多少開悟;後來參見五祖之後,就已作修心養性工夫。 直至五祖點睛,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後即刻悟道。

當時五祖見時候到了,預備傳祖位,請各和尚獻偈。 神秀大師獻偈曰:「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偈身是菩提樹之根,心是明鏡台,時時將明鏡台抹乾淨,莫使塵埃污染心。 「心」是指「自性」。 此偈陀本來亦可以,不過是慢慢漸修頓證,不能直指人心。 所以五祖認此偈未見性,只可使根器小之人慢慢漸修就可以得,如果頓證就不可能。

至於六祖誦的偈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是從法身立場講,神秀的偈是從應身立場講。 講法有應身的立場、報身的立場、法身的立場,三個講法。 從應身的立場可以講得通,但無法到達法身的境界。 現在六祖所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菩提是大覺悟,若能覺悟,那裡還要直覺呢? 一切法空,哪裡有樹? 明鏡亦如夢如幻,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幻泡影,哪裡有台? 本來無一物,法性裡頭常清淨,哪裡惹塵埃? 「本來」當「法性」講,法性中時常清淨,一樣東西都無,是不會惹塵埃的。 這個偈已講到將近入門,將近見性,已經到了門檻,所以後來五祖一點就成功了。

五祖曾對徒弟講:「若迷自性,福何可救?」因徒弟各各求福,不知修行。 若迷不知返自性,最多得人天福報,不能跳脫輪迴。 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一切天人師,為天人師表。

當時本師釋迦牟尼佛傳法,最初在靈山開個法會,世尊拈花,人天百萬參加此法會,無人懂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只有頭陀迦葉尊者微笑。 他體會之後,釋迦牟尼佛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傳授。」傳授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傳給阿難,一代代傳了二十八代。 第二十八代分達摩祖師,還有兩師兄弟。 由第一代傳至二十七代,一代傳一人,到了二十八代傳了兩個人,一位是達摩祖師來震旦,一位在印度。 由達摩祖師傳來,一路傳至二祖慧可,慧可傳道信,道信傳僧璨,僧璨傳弘忍,弘忍傳慧能,都是一代傳一個。 由六祖一開,四十幾人得法,中國算是大乘果初初成熟。

關於成佛的法,《六祖壇經》所講與《金剛經》實在一樣,都是由修心養性至明心見性,所講的是一心三觀之法。 《壇經》所講有兩個法門,一個「中道法門」,一個「心印要門」兩個法門。 什麽是「中道法門」? 即是不二法門。 六祖大師對印宗講:「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慧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當時印宗還未聞如何是「佛法是不二之法」,即未明不二法門。 什麽是「不二法門」? 就是要離二邊:相與無相、高與矮、肥與瘦、黑與白,總總相對就是二邊,離二邊直達中道實相,即是「不二法門」。 《六祖壇經》第一講「不二法門」,第二講「一心三觀」。 這個中道法門就是屬直覺的。 直覺現前,離開二邊,直達中道實相。

此外還有三個三昧:一行三昧、一念三昧、一相三昧。 何謂「一行三昧」? 集中精神一點,專修一個法,直達真如本性,謂之「一行三昧」。 「三昧」者,正定也。 何謂「一相三昧」? 攝一切相而離一切相,謂之「一相三昧」。 「一念三昧」呢? 不著有念,不著無念,直達真如本念,謂之「一念三昧」。 有三個三昧,即三個正定,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念三昧。

何謂「一心三觀」? 若就天台宗,第一講止觀。 一個即「奢摩他」。 「奢摩他」即「止」,息一切妄念。 「觀」指假觀、中觀,共三個。 「奢摩他」屬止,亦稱淨觀;「三摩缽提」屬觀,亦即假觀;「禪那」即中觀。 三個觀在《圓覺經》、《愣嚴經》中講得清清楚楚。 天台宗取之,實際禪宗也是一樣,只是名稱不同,同是一個方法,改了名字罷了。 《六祖壇經》怎樣講呢? 第一「無念三昧」,第二「無相三昧」,第三「無住三昧」。 「無念三昧」即是法華宗(天台宗)的「奢摩他」,即止,是淨觀;「無相」是假觀;「無住」是中觀──也就是空、假、中三個觀。 什麽是「空觀」? 觀一切皆空,空、無常。 什麽是「假觀」? 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什麽是「中觀」? 觀一切法非空亦非有,這是三個觀。

這三個觀本來在千年多以前由佛傳出來,他是要人止靜,怎樣打坐,自己將妄念止息。 因為至唐以後人心複雜,沒法從止觀開始修。 南宋以後,修止觀、禪宗方法,如老鼠拉龜,九百年間幾乎無人識入門之法。 所以宋以後,改為參話頭,愈擴愈大,擴成一千六百多公桉。 搞來搞去皆是一樣的,參來參去,都是最初方便,不能到究竟的地方。 關於這點,我現在略略講幾句話,大眾就可明白了。

什麽是「無念三昧」、「無相三昧」、「無住三昧」呢? 先講「無相三昧」。 「無相三昧」即對外境一切不動,是對境的。 要你守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守六根不動,對外境一切不動。 舉個例說:如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好,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也好,一面念佛,一面守六根,對外境我不起心,這樣就是「無相三昧」。 一面念佛,一面修心,使六根不動,對外境不起心。 即是不起憎愛取捨,一面念阿彌陀佛,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不動於衷,這個境界修成就是「無相三昧」。 大眾明白嗎? 這就是講不動心。

什麽是「無念三昧」呢? 念阿彌陀佛時,過去的念頭、現在的念頭、未來的念頭,都置之不理,由他起,一直念阿彌陀佛。 若打妄念,不好理妄念。 知而莫隨,知妄念,心不要隨他走。 即是你集中精神念佛,久而久之,不給妄念束縛住,你就脫離了妄念。 英文叫做: free from illusion 。 念阿彌陀佛時,過去、現在、未來的妄念都知道,但不好跟他走,也不好給他牽住,也不好壓制它。 你一心念佛,將過去、現在、未來置之不理。 置之不理,也就是諾那師父所云「奉持無著」。 這是文言講法,因為師父是西藏人;若用國語講,就是「拿住不管」。 怎樣拿住不管呢? 「拿住」就是文言「奉持」之意。 拿住、抓住,而實不是抓住,是要你受持。 念阿彌陀佛,一心受持,不管一切,拿住「不管」。 奉持阿彌陀佛佛號,對過去、現在、未來無著,不管不理,這裡明白嗎? 久而久之,經相當時候,「無念三昧」成功,將過去、現在、未來妄念消除了,你也恢復你的心性。 我們的法性等於月光明亮,妄念等於烏雲,烏雲將月亮遮住,永遠出不了頭。 猶如金藏沙中,被沙蓋住不出;現在將妄念消除,法性就現前。 「無念三昧」屬一切智,「無相三昧」屬道種智,「無住三昧」屬一切種智。

最後講「無住三昧」。 「無住三昧」分兩個門,一個住世,一個出世。 住世,念阿彌陀佛要離開相對二邊,最緊要的是要離開是非,離開成敗、得失、勝負。 因為念佛要集中精神念,念經修行時要將得失心撇開;不修行時,行住坐臥亦要將勝負、成敗、得失心撇離。 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將得失、是非相對心脫離,這樣「無住三昧」才成功。

所以「一心三觀」配合三個智:「無念三昧」配合「一切智」,「無相三昧」屬「道種智」,「無住三昧」屬「一切種智」,三個智。 「無念三昧」、「一切智」屬於小乘之方法;「無相三昧」、「道種智」屬菩薩境界;「無住三昧」、「一切種智」屬一乘佛的境界。 尤其是修「一行三昧」,這是講最重要須直心。 「直心」怎麽講? 據丁福保所講是俗義解法:「心不曲,心即心」。 這是俗義解法,並不是勝義解法。 勝義解法是一心念佛,不著有念,不著無念,有無二邊皆不著,直達真如本性,這就是直心。 「直心是道場」是說念佛不著有,不著空,直達真如本性,這就是菩提道場。

現在講〈般若品〉之「般若三昧」:「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無念即一切處無心,無念即「於心無事,於事無心」,此是內境。 先要將外境修好,「於心無境,於境無心」,心不為外境所奪,這是外境。 現在無念是心不為內妄念所奪,無念是一切處無心,無一切境界,無意念事,對於六根六塵不動念,六根不動,不為六塵所污染。 「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見一切法心不動,不為外境所染,此是無念。 「知見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最重要是這幾句)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融無礙,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三昧清淨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動,使六識出六門,來去自由。 六識一出去,對六塵不染,不取不捨,守住六根。 六識一出,從六門出去,對於外境不取不捨,不被外境所污染,久而久之,六根清淨,般若三昧就漸漸成了。 修般若三昧最重要的就是這幾句話。

現在講〈懺悔品〉。 有句很緊要的地方:「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稱自己名)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稱名)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善知識,以上是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著,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懺悔最重要的是將前念、今念、後念,即過去、現在、未來的念都要止。 心要先入定,清淨了,將貪、瞋、痴、慢、妒的以前的念、現在的念、未來的念都止息住,以後不再做。 這樣由懺悔入手,即可見性。 來來去去不斷地息這個心,將前念、今念、後念,過去、現在、未來懺悔這個念,使不再起,不再作那個念。

現在講「四弘誓願」。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盡誓願斷」,什麽是「自心眾生」呢? 大家要知道一念清淨即佛,一念煩惱即輪迴;所以一念心起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 妄念一起,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故先要將妄念的眾生度盡,我息止妄念,心不起,我自心的眾生自然息滅,自然可以度。 因為由禪宗、密宗講,一個念一起即犯戒,顯教則殺生還要做出才是犯戒。 好像殺生,殺隻雞,有這個事實,這樣才是犯戒。 禪宗和密宗則不是,若心一想即犯戒,一動念即犯戒。 所以戒律有「毘尼」與「尸羅」二種:「尸羅」是條文,要先做出來才是犯戒;「毘尼」則不是,你一動念即是犯戒。 所以這個無相密宗,動一個念都不得。 心不動念,久而久之,心清淨了,即湛如止水。 因為凡夫的腦海打個妄念,妄念是永不停的;色、受、想、行、識的「行」就是打妄念,不斷地來來去去。 妄念像長流污濁的溝渠水,修法要將妄念止息,就好比將溝渠水止住;止住之後還要使溝渠水澄清,變成清水,不動的清水。 心不動,自心眾生不起了,即自心煩惱不起,這是「前念不生」。

「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自性佛道無上誓願成」,以前屬於「寂寂」,寂寂的心是不動的。 以下屬於「惺惺」,惺惺的心明瞭,有靜有定,而心不迷,不迷謂之「惺」。 寂寂屬「前念不生」,惺惺屬「後念不滅」。 所以寂寂裡頭不許有無記,惺惺裡頭不許有妄想。 寂寂而無記,完全無想,就像是木頭。 寂寂中不可有無記,惺惺中不可有妄念。 故心時常要保持佛心,一面寂寂,一面惺惺。 寂寂是不動的,惺惺是動的。 一個動,一個靜。 成佛是靜的,度眾生是動的。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寂寂惺惺,惺惺寂寂。 寂中離無記,惺中離妄想。

再講「皈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佛者覺悟,性也;法者正也,智慧也;僧者淨也,即妙用也,此是「勝意皈依」。 什麽是妙用呢? 假借四大幻化的和合僧來用,來普度眾生。 僧者,俗義當「和尚」解;若依勝義解,修行人借四大和合之身來入世普度眾生,利用四大和合體入世來普度眾生,乃佛的八萬四千種妙用。 「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這就是「三皈依」。 所以「皈依」怎樣解呢? 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一切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兩足尊」即是福智俱足,福慧雙修,此即兩足意,這就是「皈依佛」。 「皈依法」是自心皈依正,皈依智慧,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就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一切欲,此是「皈依法」的意思。 「皈依僧」是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明白了三皈依,才是「真皈依」;不明白了解,則是「盲皈依」。

一切的四身五智皆由心出的,分為法、報、化三身。 法身猶如樹之根,報身猶如樹之幹,化身猶如樹之葉,實際是三身一體的,猶如一棵樹。 所以法、報、應三身,法身是體性,報身是智慧,應身是妙用,都是我們的菩提心裡頭流露出來的。

再講〈機緣品〉最後一個偈,即無上大涅槃的偈,有幾句很重要的:「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六根一起用而不起用想。 眼所見,耳所聞,種種用處,不要著相。 分別一切法,不要有憎愛取捨。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劫火指天崩地裂之時,我性不動,劫火將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燒燬,我法性不動。 但凡夫識動,然其法性亦不動,到了法性不動即涅槃境界。 識動性不動。 凡夫六識動,一有感覺就動,但法性不動。 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化為微塵,自性動都不動,這是講「識動性不動」,這個境界就是涅槃了。 將識撇掉,歸返覺性,即使三千大千世界燒掉,於我法身都無損。

至於〈咐囑品〉講了三十幾個相對,是要顯中道實相的。

此品有個偈:「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這是講心地含一切種智。 「普雨悉皆萌」,是以菩提甘露來灌注,一切種智就顯現出來了。 「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花開,菩提心一開,菩提果就成了。

最後一個偈:「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這是講四個門,第一個「空門」,第二個「有門」,第三個「亦空亦有門」,第四個「非空非有門」。 「兀兀不修善」是講空門,自性不動。 「兀兀」是不動意。 不動,我出世成佛自性不動。 「不修善」,即是說修善而不著相,心不動。 雖然人在肉眼中所見是善,但我不當他是善。 即是修福不望報,不住於善相,心不動,這是「空門」。 做一切善相,離開一切善相,不要住於有相,這是「空門」,是出世法。 「騰騰不造惡」是入世法,屬「有門」。 入世度眾生亦不作惡事。 「兀兀不修善」是任運,「騰騰不造惡」是騰騰。 任運騰騰,騰騰任運,這個出世、入世,入世、出世,是佛的神通,一種遊戲神通的定。 要來也自由,要去也自由,這是「空門」和「有門」。 「寂寂斷見聞」這是「亦空亦有門」,是大菩薩境界。 「寂寂」是一切法空,「斷見聞」是雖然見聞覺知樣樣有,但我不著相。 我六根所感雖樣樣有,然我不著相,寂然不動。 不動,見聞覺知都不動,這是「亦空亦有門」。 「蕩蕩心無著」乃「非空非有門」,這是匯歸毘盧性海的境界。 所以是四個門,一個「空門」,一個「有門」,一個「亦空亦有門」,一個「非空非有門」,這已將佛法的門徑完全講完。

最後講講結論:《六祖壇經》最初講的是「中道法門」,最後也講的是「中道法門」。 「中道法門」即中觀法門,亦是不二法門。 最初至最後,都要你的心離開是非,離開相對,無勝負、成敗、得失之心來唸佛,這樣修心,就是這個法的要門。

第二是「一心三觀法門」,無念、無相、無住。 無念是對內的,是內覺;無相是外覺;無住是直覺。 一個內覺,一個外覺,一個直覺。 現在先講外覺。 唸佛時對外境不動於心,六根不動,色聲香味觸法現前,不動於衷,對六塵起滅不理,此是外覺不動心,即「無相三昧」。 第二「無念三昧」,是內覺不起妄。 我一心念佛,妄念起時,不要被妄念奪了我的心。 知道妄念是個壞東西,知道妄念,不要跟妄念走,集中精神念佛。 唸佛時提起正念,將一切妄念消除,這是「無念三昧」。 「無住三昧」即直覺,是對一切過去、現在、未來之妄念不著,對二邊的不著,這是「住世三昧」。 至於「出世三昧」連空有是非皆跳出、雙超。 「無住三昧」分兩個境界,「住世三昧」和「出世三昧」。 住世空有圓融,色空圓融,是非圓融,樣樣圓融;出世則兩樣雙超,超出二邊,這是第二段。

第三段是一行、一相、一念三昧。 「一行三昧」者是集中精神修一個法門,直達真如境界,這是直心。 不住有念,不著無念,直達真念,這是「一念三昧」。 一個三昧得了,一切三昧都成就。 一即一切。 一法通,則萬法通。 「一行三昧」通,行行都通;一不通,一切皆不通。 你若通禪宗,則密宗、一切宗都通:你不通禪宗,一切宗都不通。 淨土也一樣,你通淨土,一切宗都通;你不通,一切不通。 所以禪宗可以說是佛最嫡傳的,是正宗的。

因為佛住世時,只有禪宗同小乘,小乘還未曾有分開為俱舍、成實二宗。 小乘分兩宗,是哪兩宗? 第一是俱舍宗,俱舍講我是空,法是有,法有我空。 小乘借個法來修,但無我,這是俱舍的境界。 成實宗則是法也空,我也空,又比較高些。 當時佛住世只有大乘、小乘二宗;直至龍樹菩薩出世,多了法相宗、般若宗及密宗三宗──整個印度只有五宗,沒有六宗。 印度大乘只有四宗,大眾要知道:第一禪宗;第二般若宗,即法性宗;第三是法相宗,即唯識宗;第四是密宗,只有四宗。 加上小乘,只有五宗。 直至中國則開出十三宗,多了八宗。

最後,就佛所講,完全是由修心養性,直至明心見性,這是大乘的講法。 千篇一律這樣講,只有一個法門,沒有兩個法門,這是實教。 實教是眾生就佛,權教則有無量數多。 可由一個法門開至八萬四千法門,由八萬四千法門開至無量無數都得,是佛就眾生的習慣而設。 即是依機設教,見一個人根器不同,就依回其習慣方便來度他。 是什麽樣的方便呢? 如度婆羅門教,則用回婆羅門教來度他;如是耶穌教,則用回耶穌教來度他;若是回教,則用回回教的東西來度他──此是權教。 權教對任何機都是用回他的東西,在這裡面使他就地還家,就他的習慣來指點他修心養性。 甚至教他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可以,使他先修得一心不亂,這是初步。 到了這步,好像教小孩子,一年級的功課教完就要撇掉,教完一步抹一步,不能死梗一步。 好像唸一、二、三,首先唸得定,又要由定轉入慧,就是撇掉這個方法,用第二個方法再進一步。

逢到學佛,教一步必定要抹一步,教完一步必定要脫胎。 學一步法,撇一步法。 你如果是抓住一個法永遠不成功,所以要在法裡「脫穎而出」,學完一步要撇一步。 好像「參話頭」是第一個方便,中國祇有第一個方便,第二個方便現在可以講沒有了。 但只有第一個方便絕對不能成功,不過初步可以稍微定一點;由定一點,再用第二個方便轉入慧門。 一個定門,一個慧門。 所以權教依機立教,對任何根器都可以教得。 像孔夫子是儒教的,可用回儒教的方法來度你。 依眾生根器,任何根器都可以度得。 所以權教可以由一個法門,開到八萬四千法門,甚至無量無數之多,都是佛的依機設教。 《六祖壇經》講得清清楚楚,一切佛經都講得清清楚楚。

現在講講原始佛教是怎麽樣的? 是注重精神而不注重形式的。 後來中國傳到唐代,一代不如一代,變成注重形式而不注重精神,和古來佛教剛剛相反。 古來佛教重精神,不重形式;現在的重形式,不重精神。 所以只有得其末,不能得其本。 現在若將重形式的毛病撇除,則可以得返其本。 若人人只就形式來作,得其末,是永不成功的,所以大家學佛必定要找回最古的佛教。 最古的佛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頓宗。 漸宗是由修心養性,直至明心見性,這是漸宗。 頓、漸兩派都是以最古為最好,如果就後世的方法就會變到形式去了。 所以往往有幾種毛病,如蒙古、西藏一派喇嘛所犯的毛病是注重儀軌,種種壇式,注重外相,注重外而不注重內,所以做十世的喇嘛都是唸經而已,要成佛是不可能的。 大概蒙、康、藏都是這一樣,都一味注重壇式,擺得壇天這麽漂亮,擺得千燈供啊,什麽供啊,外表做得冠冕堂皇。 但是從前做外功的人對修心養性都漠然不知,這個是事相境界的毛病。

因此,如果只從名相上理解,一味咬文嚼字決不會成功。 因為佛法是注重實行,不重言說;若依文字而能成功,無有是理。 所以龐公有個偈:「名相本來無,迷人意欲須。須時權為說,迷過患須除。般若無是非,無實亦無虛。八萬四千法,總歸同一如。」一切的名相皆從文字講解。 本來上根上器的人是不需要的,心中領悟就得;一了就百了,不需文字講解的。 但根器低的人需要講解,我也姑且同其講解;一旦他覺悟了,這個毛病也就可以不要了,所以依古法就是由心悟。 六祖的特點在本達摩祖師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見性成佛,因此六祖示現不識字,可以不識字而能明心見性。

因為當時達摩祖師來中國對講解家排斥,一般講解佛經的人把達摩祖師當作仇人一樣。 所以達摩祖師來中國並沒有度到幾個人,度到三幾個人,一個得皮,一個得肉,一個得骨,一個得髓。 當時達摩祖師臨走的時候問幾個徒弟:「你的境界如何?」一個和尚講:「我所見的是這樣。」達摩祖師說:「你得我皮。」再一個師姑來說:「我見五蘊本空。」師說:「你得我肉。」第三個和尚來,他的見解高些,師說:「你得我骨。」最後慧可來了,他先不講,不出一點聲音,向達摩祖師拜三拜。 達摩祖師說:「你得我髓,得我精華。」實在達摩祖師來中國祇度了四個人,一個得皮,一個得肉,一個得骨,一個得髓,一共只度了四個人。 所以佛法東來,由西方來到東土,初初度人度不多,只有到了六祖然後才發達。 六祖在人間示現不識文字,不識文字都能成佛,這是最大的特點。 因此梁任公說:「中國最偉大的人就是六祖慧能,是五千年來中國最偉大的人。」以梁任公的眼光講是絕對無錯誤的。 今天趁這個機緣傳傳六祖的咒,這個秘咒是:

唵。 啞。 咕嚕。 別炸煎炸。 沙爾瓦悉地。 吽。

大家記住:如果念《六祖壇經》,先唸這個咒,定一定,靜一靜,多唸一段時候,自然會得六祖指點,就可以悟道。

現在獻曼達。

最後講講全世界佛教的情形。 在蒙古西藏一帶,都是向外表形式做工夫。 在西康裡頭有一老派(舊派)是向內做工夫,不過現在不多了。 中國是在名相、形式做工夫。 南洋一帶是在「三十七道品」、「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做工夫。 所以各各境界不同,大眾應該循返古來的佛法。 古來的佛法分兩種:一種漸法是由修心養性,直到明心見性;一種頓法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佛法只可由心悟,要修心。 除了修心之外,都是一種方便,如唸阿彌陀佛都是對初機而設的,並不是對上根而設的。 大眾以為唸阿彌陀佛是究竟的,其實只是初步、起點,不是究竟,大家要省悟。 初機的人唸佛應該由起點發心到終點,不要認為起點是究竟,這點是中國學佛的人應注意的。 因為中國人學佛只知起點,不知終點,其實起點與終點相差遠之又遠。 今日圓滿。

弟子左慧玲記錄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11-30 07: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478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